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大事记

中国历史大事记

工业。 6. 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丝
绵麻纺织品比例。 979年,北宋消灭南方割据政权,基本统一全国。 1125年,在北方与北宋长期对峙的辽国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灭 亡。 1127年,金军攻陷汴京,虏走北宋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南宋(1127—1279) 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1142年,抗金名将岳飞被宋高宗和奸臣秦桧杀害。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明朝(1368—1644)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明军攻占大
都,元朝结束。 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达今东南亚和印度等地。
1,明太组实行“海禁”。 2,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 税。
实行“海禁”政策。 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出现风力水车。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 奇斗艳。 明宣德年间制造青花瓷为珍品,江西景德镇为著名 瓷都。 明清时期,苏杭织造局生产丝织品精湛细密。 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占得地位。 明清时期,海禁进一步发展,瓷器制出量进一步扩 大 实行专卖制度。 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1420年,北京皇宫即故宫营建完成,次年明成祖下令正式迁都北 京。 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于印度古里去世。 1561年,戚继光在浙江台州大败倭寇。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25年迁都沈阳并开始建设沈 阳故宫。 1630年,明崇祯帝中皇太极反间计,将名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后金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生。 出现
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秦国时郑州渠。 民间手工业在春秋战国至秦汉初步发展。 公元前551年,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
“士”阶层得到统治者重用,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出现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出现帛画,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戏曲中出现优伶。 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
南北朝时期(420—589)
420年,刘裕取代东晋,建国号宋。南朝开始。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北魏至唐朝前期,政治实行均田制。 北魏
1,贾思勰《齐民要术》,它是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2,出现了志怪小说。 3,书法进入自觉阶段,追求以形写神,出现楷书,行书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 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出现的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出现采用耕 耙技术。 2.水利工程出现翻车。 3.南北朝出现灌钢法。 4.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5.魏晋南北朝民间手工业遭受摧残。 524年,云冈石窟建成。
得运 耕作技术。
实行井田制。 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 出现殷历。 汉字出现完整体系,发展过程由繁到简。 国家开始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出现青铜农具,普通使用木制,石制农器具,懂
集体耕作,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 官府垄断青铜铸造。 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已有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永吉四中三年十八班历史知识点整 合
指导老师:张敏 编辑成员:田晓玲 张英明 张梦 钟珊 谢文馨 陈曦
张丹 沙浩
历史朝代歌 尧舜禹, 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远古时期
约50万年前,今天的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他们被称为“北京
人”。
发明《司南》。
发现楚辞。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
高,出现了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公元前260年,秦国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秦将白
起坑杀赵军40万。此战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秦朝(前221—前206)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大帝国。
秦汉,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西汉(前202—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建立汉朝, 史称西汉。
西汉赵过推广藕梨【二牛三人】。 西方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西汉时实行代田法。 东汉二牛一人抬杠式的耕种方式。 耕作制度,西汉一年一熟。 水利工程,西汉出现曹渠,白渠,龙首渠等。 西汉武帝后,盐铁,铸铁等行业收归官办。 秦汉,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汉初吸取“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 策。 董仲舒改造就入学体系,形成新儒学体系,并提 出“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正统。 范胜之著“范胜之书”。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奠基之作。 创作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追求写意传 神。 出现汉赋。 出现织室。 出现丝绸之路。
208年,曹操大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曹操大败,退回北 方。
三国时期(220—280)
220年,曹丕称帝,废汉献帝,建立魏国。
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
222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
263年,魏军攻破成都,蜀汉灭亡。
265年,司马炎篡夺魏国皇位,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西晋(265—316)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于白登山,被迫实行和亲政 策。 汉,长安洛阳既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西汉初年,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 条丝绸之路。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率军攻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率军攻击匈奴,打通了西域通道。
690年,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称帝,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帝。
712年,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他使唐朝达到了鼎盛,史 称“开元盛世”。
755年,安史之乱开始,唐朝逐渐走向衰落。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
907年,朱温废唐朝皇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五代开始。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47年定国号为辽。
北宋(960—1127)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汴京。 两宋,商品种类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 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成为四大商业名镇。受官府直 接监管。
海外贸易发达,贸易税收成为重要财源。 1. 更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制,一年三熟制。 2. 宋朝出现高转筒车。 3. 宋朝出现五大名窟。 4. 宋朝吸收花鸟写真风格。 5. 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在艰难中发展,生活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
元朝(1271—1368) 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正式称帝,次年定都大都(北 京)。 元朝,
1,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2,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 大港。 1275年,马可波罗到达大都,开始在元朝17年的旅居生活。 1279年,元朝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残余势力,统一全国。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从此商朝又被称为殷或殷商。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井田制。
国家开始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为栗稻黍,稷麦桑麻
等。人们走向定居。
西周晚期,中国出现铁器。
西周时期已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隋朝(581—618)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隋唐 1. 中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2. 水利工程唐朝创制筒车。
隋唐时期,出现柜坊和飞钱。市与坊严格分开,时间地点严格限制。 “三教合一”局面出现。
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589年,隋灭南朝陈,统一全国。中国进入又一次大一统时期。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至610年,大运河全线开通,北 起涿郡,南到余杭。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覆亡。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 朝。
夏朝时,有了历法《夏历》。 夏商西周时期官府垄断 青铜制造。 实行“井田制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1662年,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 1683年,清朝平定郑氏政权控制的台湾,次年设台湾府,隶属福 建省。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朝签订《南京条 约》,割让香港岛。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 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被起义的国人赶走,由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政,史

“共和行政”。这一年被称为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 开始。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 期。
井田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594,鲁国进行税制改革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耕作方法实行垄作法。
280年,晋灭吴,中国出现了短暂的统一。
316年,匈奴攻陷长安,西晋灭亡。
东晋(317—420) 317年,西晋王室后裔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史称东 晋。
353年,王羲之写就千古名篇《兰亭序》。
383年,东晋与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在淝水决战,东晋获胜。这是中 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它确定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格局。
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与匈奴呼韩邪单于成婚。
东汉(25—220)
25年,西汉皇族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两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利鼓风治铁工具。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秦汉,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汉,长安洛阳既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