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A4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整理)
A4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整理)
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掀起 “师 1872 年李鸿章招商筹办轮船招商局
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走出近代化(经 1881 年修筑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铁路
济工业化)的第一步;
1893 年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民族工业产生;
19 世纪 60-70 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
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开始传入;
国,政治黑暗,政局动荡,军阀混战, 发二次革命。结果为袁世凯以武力压服,孙中山等流
民不聊生;袁世凯专制独裁和失败;革 亡日本。)
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斗争。 1914 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并且废止《中华民国临
经济: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迅速发 时约法》
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1915 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重大事件
制度:国家产生和完善,以宗法制为核心实行王 约公元前 2070 年 禹建立夏朝
位世袭制和分封制,国家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 约公元前 1600 年 汤建立商朝
彩;
公元前 1046 年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经济:实行井田制和集体耕作;刀耕火种。
公元前 771 年 西周灭亡
文化:是青铜文化的繁荣时期,文字逐渐成熟。 公元前 770 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
挽救统治,清政府进行了“新政”和“预备立 1909 年,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
宪”。
1911 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
资产阶级组建革命政党,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辛亥革
进行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 命爆发。
现了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1912 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思想: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指导思 1912 年 2 月 12 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
想,与实业救国思想并存。西方民主思想得到 灭。
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发展 阶段 1912 年
北 中
洋 华
思想:西方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维新思潮兴起。
(1901—1912 年)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 1905 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是近代中国
制度: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标志,清政府 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矛盾与阶 1905 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定军山》
级矛盾合流,清政府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为 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义革命时期;新的阶级力量尚未产生,农民阶 1853 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级承担起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1856 天京变乱
经济: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1859 年颁布《资政新篇》
把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封 1864 天京陷落)
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建 1856—1860 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
开始 。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大 前 770 年,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变革时期:
春秋:齐国管仲改革;
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争霸战争、兼并战
前 594 年,鲁国“初税亩”。
争频繁,各国纷纷变法,加强中央集权;
战国:魏国李悝变法;
经济:铁器和牛耕使用并推广,生产力提高,小
楚国吴起变法;
立
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思想文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开眼看 了。
世界
1858 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
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 条约》。
日益对外开放。
1860 年,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
订《北京条约》
1861 年总理衙门成立
(1864—1894)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进一 19 世纪 60-90 年代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兴
发展 阶段 前 2070 年 奴夏 隶商 社 西周 会 前 770 年 前 770 年 奴隶 社会 向封 春秋 建社 会过 战国 渡大 变革 前 221 年
前 221 年
封建 社会 秦 初步 汉 发展
220 年
220 年 封建 国家 三国 分裂 民族 两晋 大融 合时 南北 期朝 589 年
阶段特征
思想: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三教合一 713~741 年 开元之治
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辉煌,兼容并蓄 8 世纪前期 渤海国建立。南诏首领皮罗
对外:开放的对外政策;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盛; 阁统一六诏
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 8 世纪中期 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755~763 年 安史之乱
581 年 隋朝建立
制度: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 589 年 隋统一南北
央集权制度的(创新)完善时期。国家统一,国 605~610 年 开通大运河
力强盛;科举制度兴起。
618 年 隋亡,唐朝建立
经济: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 627~649 年 贞观之治
济空前繁荣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 7 世纪前期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生
近代民主思想开始产生,地主阶级提出中学为 1883-1885 年 中法战争
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1894—1901 年)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1894 年,孙中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
社会:
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制度:甲午战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5 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制度: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北方 280 年 西晋灭吴,统一南北
长期分裂战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被封建化; 316 年 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灭亡
经济:北方经济被战乱破坏,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317 年 东晋建立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83 年 淝水之战
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繁荣,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 420 年 宋朝建立,南朝开始
1368 年 朱元璋建立明朝。 1405~1433 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421 年 明成祖迁都北京 16 世纪中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1616 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7 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 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 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 京,明亡。清军入关
出现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没落文学作 品;文化专制进一步发展。 对外:由较为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 略势力矛盾尖锐,发展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会:
1842 年 8 月,《南京条约》签订
制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1842 年,魏源编撰《海国图志》。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 1851—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
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 1851.1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
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旧民主主 1853 定都天京、北伐西征
的挑战并相互吸收借鉴。
439 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朝开始
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94 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发展 阶段
581 年
封建 隋 社会 繁荣 时期 唐
907 年 907 年
五代 辽 宋 夏 金 元
1368 年 1368 年
明
清
1840 年
阶段特征
重大事件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的鼎盛时期:
政 民 1919 年
府 国
时
期
1927 年
阶段特征
重大事件
(1912—1919 年)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没 1913 年 二次革命(1913 年 2 月,根据《中华民国临
落:
时约法》的规定,进行首次国会选举,国民党得票最
制度: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统治中 多,预备由宋教仁组阁。3 月 20 日,宋教仁遇刺,引
思想文化:激进民主主义者进行新文化 1915 年,袁世凯被迫同意日本对华二十一条。
运动,使人们的思想思想得到空前的解 1915 年,护国运动开始(1915 年 12 月 12 日袁世凯称
放;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帝。1915 年 12 月,蔡锷等人发动护国战争反对袁世
外交: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列强 凯称帝,取得成功。1916 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制度: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公元前 209 年 陈胜、吴广起义
制度确立并得到巩固;
公元前 207 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经济:推行“重农抑商”,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 公元前 202 年 西汉建立
经济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公元前 138 年 张骞首次出使西域
重要作用;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 1125 年 金灭辽
是这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族 1127 年 靖康之变,北宋灭,南宋开始
文化进一步交融。
1206 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 1234 年 蒙古灭金
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1271 年 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步加深:
起,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
制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1861 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于 19 世纪末登上政治舞 62 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台。
1865 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经济:
1866 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福州船政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局;
农经济形成,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