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书目(2015年,加星号的重点阅读)
一、专业研究著作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三卷),《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中心
*钱理群等《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晓明:《所罗门的瓶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思和:《新文学整体观续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或三联书店
*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人民文学出版社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人民大学出版社
*洪子诚著《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2年版
*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义勤:《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晓明著:《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帆主编:《二十世纪文学批评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
南帆:《五种形象》,复旦大学出版社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三联书店
*黄子平:《沉思的老树的精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
*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三联书店
张新颖:《当代批评的文学方式》,广东人民出版社
郜元宝:《汉语别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
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北京大学出版社
*普实克:《抒情与史诗》,上海三联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三联
李欧梵:《上海摩登》,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三联书店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禾:《语际书写》,上海三联
刘禾:《跨语际实践》,三联书店
二、史料及学术史(可有选择地重点阅读)
*鲁迅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
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上、下册),长江文艺出版社
洪子诚主编:《当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
陈平原、洪子诚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温儒敏、贺桂梅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理论著作: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三联书店
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东方出版中心(可选读)*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
*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大出版社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
伊格尔顿:《文学阅读指南》,河南大学出版社
伍德:《小说机杼》,河南大学出版社
伍尔夫:《普通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张大春:《小说稗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
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雅明:《本雅明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译林出版社
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又译《批评的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
*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期刊:定期阅读,泛览,关注学术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可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发展需要,有选择地重点阅读或持续关注某些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
*《文学评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文艺研究》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艺争鸣》
《当代作家评论》等
五、作品:结合相关硕士课程和自己的学术兴趣阅读,或根据自己的论文选题和兴趣适当偏重现代或当代部分。
已读的可暂不集中阅读,而选择其他作家集中阅读,将已读作品穿插其间重读,以取参照与比较之效果。
当代作品与现代作品也可穿插阅读,取得同样效果。
作必要的摘要和评论。
【现代】鲁迅、曹禺、沈从文、张爱玲(重点阅读)
(从加星号中选择五位做重点阅读,其他重要作品要阅读,兼顾各个时期或风格的代表性):
A.*茅盾、*巴金、*老舍、*周作人、*郁达夫、*艾青、*赵树理、*丁玲、*胡风、*萧红
B.冰心、朱自清、徐志摩、田汉、林语堂、梁实秋、李健吾、冯至、穆旦、冯雪峰、施蛰存、穆时英、沙汀、艾芜、芦焚、钱钟书、李劼人、何其芳、孙犁、周扬、徐訏、路翎
【当代】(从加星号中选择五位做重点阅读,其他重要作品要阅读,兼顾各个时期或风格的代表性):
A.*赵树理*柳青*汪曾祺、*莫言、*张炜、*贾平凹、*阿城、*陈忠实、*王安忆、*韩少功、*马原、*余华、*苏童
B.王蒙、宗璞、张洁、张承志、张贤亮、路遥、方方、池莉、李锐、格非、叶兆言、刘震云、阎连科、阿来、毕飞宇等
说明:
1、此为与现当代文学直接有关的基本书目,一些通识类经典著作并未列入,如亚里士多德《诗学》、柏拉图《文艺对话录》、康德《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美学》等;与各人学位论文及重点研究相关的书目从略。
2、所选书目中,如概属同一研究领域或同一作者,则选其中一二,未选者未必不重要,可以此为线索做进一步阅读。
3、因人而异,可于现代或当代有所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