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z 1 yu exu e e sh ix zh 1b u y i yu e1.子曰:?学而时习 之 , 不亦说h uy 6 up e ng z i yu a n f a ng 1 a ib uy i l e乎 ?有朋 自远方来,不 亦 乐 h ur e n b U zh 1 e b u y U n b uy i j u 1n z1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 子 h u乎??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 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 个有德的君子吗??y 6 u z 1 yu eq 丨w e i r e n y Ve xi a o t i2.有 子曰 •? 其1 1.・ /、 为人 也孝弟 ,而 h a o f a n sh a ng zh exi a n y 1b u h a o f a n 好 犯上者 , 鲜 矣• 不好 犯 sh a ng e h a o zu 0 lu a n zh ew e i zh 1 y 6 u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yu n z 1 w u b e n b e i n l i e d o sh e ng也。
君 子务 本 ,本 立 而 道 生 oxi a o t :i y e zh e q i w e i r e n zh 1 b e n y口孝 弟 也 者 ,其 为 人 之本与??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 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 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z I yu e qi a o y a nl i n g s e xi a ny i r e n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z e n z I yu e w u r i s a n x I ng w u sh e n 4.曾子曰■ 1•?吾日三省吾身。
w e i r e n u b u zh o ng h u y u p e ng y o u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ji a o b u x i n h u chu a n b u x i h u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z I yu e d a o qi a n ch e ng zh 1gu o■ j i ng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sh i e y a n ji e y o ng e a r e n sh I mi n y I 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sh i时。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z I yu e d i z I r u z e x a o ch u z e t i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j I n e x i n f a ai zh ong er q in r en x ing 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y ou y u l i z e y I xu e w e n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z 1 xi a yu ex i a n xi a n y is e sh i f u m7.子 夏 曰 : •贤 贤易色;事父 母n e ng ・・ ji eq i l ish i j u n n e n g zh i q i能竭其丿力♦5 ,事 君 , 能 致 其 丿sh e n y u P e ng y y ■ ■ — o u ji a o y a n e y o u x i n身 ;与 朋 友 交 ,言 而 有 信osu 1 yu e w e ixu ew u b i w e i zh 1 xu e y i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o?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 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 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z 1 yu ej u n z 1b u zh o ng z e b u w e i8.子 曰?君子,不重则不威•xu e z e b u g uzh u zh o ng x i nw u y o u bu 学 贝y 不固。
主 忠 信o无友不r u j 1 zh egu o z e w u d a n g a i如己者;过则勿 惮改o?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z e nz i yu esh e n zh o ng zhu 1 yu a nmi n9.曾子曰:? 慎终追远, 民d e gu 1 h o u y 1德 归厚 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z 1 q i nw P ny U z 1g o ng yu ef U z 1 zh i10. 子 禽 问于子 贡曰:夫 子 至 y u sh i b a ng y eb i w e n q zh e ngqi u zh 1 于是邦也 ,必 闻其 政, 求 之 y uy i y u zh 1 y uz 1 g o ng yu ef U z 1与,抑与之与? ?子 贡 曰 :?夫子 w e n li a ngg o ng ji i a nr a ng y 1 ( d e zh 1 温 、 良 、 : 恭 、 俭 、 让 以得之。
f U z 1 zh 1 qi u zh 1 y e q zh U y ih u r e n夫子 之 求之也,其 诸 异乎人zh 1 I qi u zh 1y u之求之与 ? ?♦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
(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 ?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z 1 yu ef u z a igu a n q i zh if u mo11.子 曰:?父在 , 观 其 丿、 志;父没,gu a n q 丨 x i ng s a n ni a n w u g a i y uf u zh1 观其 丿、 行; 三 年无改 于父 之d a ok e w e i xi a o y 1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 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 尽到孝了。
?y 6 u z i yu e l 1 zh 1 y o ng h e w e i gu i12•有 子曰:?礼 之 用,和 为 贵xi a n w a ng zh 1 d a o s 1 w e i m e i xi a o d a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y o u i zh 1y o u su o b u x i ng zh 1 h e he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b u y I l I ji e zh 1y i b u k e x i ng y e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y o u z I yu e x i n j i n y u y i y a n k e f u 13.有子曰:?信近于义可复y e g o ng j i n y u l I yu a n ch I r u y e y 1 n 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b u sh 1 q i q 1n y i k e z o ng y e不失其亲,亦口」宗也。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z I y r u e j u n z I sh i w u qi u b a oj u w u14.子曰:?•君子食t 无求: 饱居无qi u a n mi n y u sh i er sh e n y u y a n ■ ■ ji u y o u 求安,敏于事而慎于就有d a o zhe ng y a n k e w e i h a o xu e y e y I道而正焉 ,口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z I g o n g yu e p i n w u ch a n f u er w u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ji a o骄h e r u,何如z 1? ?子yu e曰k e y e?可也w e i。
未ru o p i n若贫e I ef u e h a o l 1 zh e y e z ig o ng yu e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sh 1y u n r u qi e r u cu o r u zhu o r u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m o q 1 s 1zh 1w e i y u z 1yu e c i y e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sh i k -e y u y a n sh 1y i y i g a o zh u w a ng 始可与《诗》已矣,告诸往印zh I I a i zh e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b u hu a nr e nzh 1 b u j 1 zh 1 hu a nb U zh 1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r e n y e人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