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间骨折PPT课件
止点
止于尺骨鹰嘴
神经支配
桡神经支配
肱二头肌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
结节;短头起自肩胛 骨盂下结节
止于桡骨粗隆
肌皮神经支配
肱肌 肘肌
起自肱骨体中部 起自肱骨外上髁
止于尺骨冠状突及其以远 止于尺骨上段外侧面
肌皮神经支配 桡神经
肱桡肌 起自肱骨外上髁
止于桡骨茎突
桡神经支配
PPT学习交流
4
PPT学习交流
5
2.韧带
• 内髁和外髁常分离为独立的骨块,呈“T”形或“Y”形, 与肱骨干之间失去联系,并且有旋转移位。
• 治疗目的是重建关节的正常对合关系,获得良好的 对位对线并给予稳定的内固定,应尽可能进行切开 复位内固定手术。
PPT学习交流
3
一.局部解剖
• 1.肌肉:
• 肌肉名称
起点
肱三头肌
长头起自肩关节盂下 结节;外侧头起自肱 骨桡神经沟外侧;内 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 侧
第六节
肱骨髁间骨折
PPT学习交流
1
概述
•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部比较复杂和严重的关节内骨折,又称 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
• 肱骨髁部前有冠状突,后有鹰嘴窝,下端内侧的肱骨滑车 内、外两端较粗,中段较细。肱骨小头与肱骨滑车之间有 一纵沟,该处为肱骨下端的薄弱环节,遭受暴力时可发生
纵行劈裂。
• 肱动脉和正中神经从肱二头肌腱膜下通过,桡神经和尺神 经分别接近肱骨外髁和肱骨内髁,骨折移位时可被损伤。
PPT学习交流
17
二、放射学检查
正位和侧位片可帮助评估骨折移位和粉碎 程度,需注意的是骨折真实情况常比X线片的表现还 要严重。
判断骨折粉碎程度还可行多方向拍片或CT 检查,但因大多数骨折呈明显粉碎,术前很难判断 小骨块的原始位置。对无移位或轻度移位者,必须 仔细阅读X线片,以便区分纵向的髁间骨折和简单的 髁上骨折。
大多认为因尺骨的鹰嘴切迹撞击肱骨髁 所致,屈肘和伸肘位都可发生,可分为屈曲和伸直 型两种损伤。
PPT学习交流
10
PPT学习交流
11
1.伸直型损伤:
外力沿尺骨传导至肘部,尺骨鹰嘴半月切 迹像楔子一样嵌入滑车而将肱骨髁劈裂,使肱骨髁 及髁上发生骨折。肱骨髁常在肱骨干后方,常合并 皮肤等软组织损伤,并呈明显移位和粉碎。
• 肱骨髁间骨折严重移位时,骨折端可损伤肱动脉 及桡、尺、正中神经。
PPT学习交流
16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一、症状和体征
伤后肘部疼痛、肿胀严重,有皮下瘀斑, 肘关节呈半屈曲位、鹰嘴部后突,前臂旋前位, 骨折移位时肘后三点关系发生变化,肘关节屈伸 活动严重障碍。
局部压痛明显,可扪及骨擦音、异常活 动。内外髁部及髁上均有压痛,纵轴叩击痛 (+),触之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合并血管、 神经损伤者,有桡动脉搏动减弱、消失,腕、手 部皮肤温度颜色改变和感觉、运动功能丧失。
程度将其分为三度。
•
(一) Ⅰ°骨折 髁间折线偏向内侧并向
内上方延续,内上髁及其上方骨质完整,折块向
肘后方移位。
•
(二)Ⅱ°骨折 移位方向于Ⅰ°骨折相似,
但应力较大,内上髁上方有一碟形三角骨折片,
移位不大。
•
(三) Ⅲ°骨折 内侧三角骨块完全分离
移位,骨折不稳定,折端向内侧倾斜。
PPT学习交流
13
2.屈曲型损伤:Palmer(1961)推测外力直接作用 于肘后方鹰嘴部位,加上同时存在的前臂肌肉收缩, 造成骨折所需的暴力比预期的要小。大多数情况下, 作用在肘后方的外力相当大,比如车祸伤等,此时
肱骨髁常位于肱骨干的前方。
PPT学习交流
14
• 二 屈曲内翻型 肘关节在屈曲位受伤,同时伴 有内翻应力,骨折块向尺侧及前侧移位。依损伤
程度将其分为三度。
•
(一)Ⅰ°骨折 尺骨鹰嘴从后向前将肱骨髁
劈裂,肱骨髁关节面较完整,髁上部骨折线较高
呈横断状,折线呈T型。或类似伸直内翻Ⅰ°,但折
块向前移位。
•
(二)Ⅱ°骨折 于伸直内翻Ⅱ°相似,骨折
• 肱骨髁间部为松质骨,局部血运丰富,骨折容易愈合,但 伤后出血肿胀较甚,软组织损伤严重,局部皮肤常易产生 张力性水泡,同时骨折块粉碎,骨折线侵犯关节,治疗要 求较高,而且以后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或遗留肘关节活动
功能障碍。
• 临床较少见,多发生于成人。
PPT学习交流
2
• 肱骨髁间骨折至今仍是比较常见的复杂骨折,其治 疗具有很大的挑战性。Watson-Jones(1946)认为 它是“很难处理的少数几个骨折之一”。
PPT学习交流
18
三、骨折分型 骨折分型在临床上可以有效的指导治疗
和判断预后,必须牢固掌握。
PPT学习交流
19
• Riseborough和Radin(1969)根据骨折的X线表现, 提出了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分类
类型
X线表现
Ⅰ型 骨折发生在肱骨小头和滑车之间,无移位
Ⅱ型 肱骨小头与滑车分开,但骨折在冠状面上 无明显旋转
名称 前柱
后柱
内侧柱
结构
骨性结构:尺骨冠状突 韧带:前关节囊 肌肉:肱肌
骨性结构:尺骨鹰嘴突 韧带:后关节囊 肌肉:肱三头肌
骨性结构:尺骨冠状突、內髁或内上髁 韧带:内侧副韧带(MCL)
外侧柱
骨性结构:桡骨头、肱骨小头 韧带:外侧副韧带(LCL)
PPT学习交流
9
病因病机
肱骨髁间骨折多由严重的间接暴力所致, 直接暴力作用较少见。
起点在内、外上髁的前臂肌肉向远端牵拉 内、外上髁,使肱骨髁发生旋转,造成关节面更加 向近端移位,使滑车沟变窄呈“V”形,不能与鹰嘴半 月切迹保持良好的对合关系。前方二头肌和后方三 头肌的牵拉使半月切迹关节面向近端移位,也可出 现肱骨干远端插入两个旋转的肱骨髁之间的现象。
PPT学习交流
12
• 一 伸直内翻型 肘伸直位受伤,伴有明显肘内 翻应力作用,骨折块向尺侧及后侧移位,依损伤
名称
起点
止点
桡侧副韧带
前束 中束
肱骨外上髁
环状韧带前部 环状韧带中部后束Βιβλιοθήκη 尺骨鹰嘴尺侧副韧带
前束
中束 (cooper)
肱骨内上髁
尺骨冠状突 尺骨鹰嘴
后束(bardinet)
冠状突到鹰嘴之 间的骨嵴上
方形韧带
尺骨上段桡骨切迹下缘 桡骨颈
PPT学习交流
6
PPT学习交流
7
PPT学习交流
8
二.肘关节四柱理论
三角折片形状不如伸直型典型,折块向前移位。
•
(三)Ⅲ°骨折 髁部粉碎,内侧三角骨片
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
PPT学习交流
15
• 骨折严重时常伴有较大移位和滑车关节面损伤。 肱骨内外髁常分离为独立的骨块,骨折线呈“T”形、 “Y”型或粉碎型,与肱骨干失去联系。两髁除向两 侧分离外,还可旋转,向前后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