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初探

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初探

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初探
发表时间:2009-12-29T09:00:54.64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1月下旬刊供稿作者:孙瑞莲[导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

知识型员工是掌握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与信息的人。

孙瑞莲(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基础分局)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组织在知识员工激励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同国外的组织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本文通过对知识员工特点的分析,在薪酬体系建立、考评、和工作设计方面对知识员工激励的措施提出了建议,并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激励措施
0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

知识型员工是掌握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与信息的人。

他们与其他社会人相比,其人性更充分,理性更彻底,他们更需要一种平等、自由、充满人情的工作氛围,他们创造、支撑和发展着组织,既是组织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是主宰组织命运的主人。

怎样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力,怎样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在21世纪面对的最大挑战;正确认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采取有效方法激励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

1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我们要想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

首先要深入认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本文对知识型员工特点有以下的认识: 1.1 自主性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方法和环境等与众不同,使得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较高追求的同时,又具有独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心理需求。

所以他们更倾向于自主的工作环境,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

1.2 创新性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使产品和服务得以更新。

所以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

1.3 流动性据哈佛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的离职原因调查显示,“想尝试新工作以培养其他方面的特长”被列于众多原因之首。

知识陈旧周期的缩短,促进了知识工作者流动的加快。

而知识型员工追求自我增值的动机使其具有较高的流动意愿。

同时,许多组织不断开发组织外部的人力资源也从一个侧面加速了知识型员工的流动。

1.4 成就性知识型员工都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相对一般型员工,知识型员工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1.5 复杂性复杂性是对于知识性员工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业绩而言的。

知识型员工劳动过程具有内隐性,使得劳动的过程衡量变得更困难,同时知识型员工工作业绩的表现形式也很复杂,组织对知识型劳动的外在监督极其困难,考评管理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全面知识,对知识型员工也难以进行具体有效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2 知识型员工激励方法
激励是有效利用组织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但是激励方法必须符合激励对象的特性。

如果把传统的流水线操作工比喻为组织中的一颗颗螺丝钉,那么知识型员工就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个细胞体。

知识型员工由于教育、环境、工作所具有的独特性,对他们的激励更要注重方法和技巧的使用。

如果用传统的激励方式来对待知识型员工,必将处处碰壁。

通过上文对知识型员工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进行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
2.1 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进行激励随着管理理念的发展,薪酬已不仅仅是劳动的报酬,薪酬的多样化包括构成内容的多样化和发放时间的多样化。

现代的薪酬概念包括:货币薪酬和非货币薪酬,有形薪酬和无形薪酬,固定薪酬和可变薪酬。

结合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性、成就性的特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体系的设计应该从高低适当、长短期相宜出发。

第一,要给知识型员工与其知识、专业水平相当的货币薪酬。

第二,要有长短期激励相结合的薪酬制度。

2.2 通过合理的工作设计进行激励员工的激励需要随着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工作性质和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后认为,对知识型员工而言名列前4位的激励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

另外,除金钱需要外,知识型员工的其他主要需要大都与工作有关,他们工作中的主要奖励就是工作本身。

因此如何通过工作设计与再设计来满足知识型员工的需要已成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核心。

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进行设计和再设计,必须同知识型员工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在工作设计中要重视员工授权、工作任务特性和团队三方面。

首先,授权是指在组织内部共享权力,或将权力和权威委派给下属。

给知识型员工授权实现了决策权与知识的匹配,也正好满足了其工作的自主性和被组织委以重任的成就感等需要。

所以,授权是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有效途径。

其次,从工作任务特殊性来看,越是复杂的工作,对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就越高。

知识型员工偏爱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以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判断直觉、分析能力等能得到充分发挥。

那些对知识型员工没有任何脑力挑战的单调性、重复性工作所带来的烦闷和压抑会导致知识型员工感到沮丧和不满。

第三,团队是组织中重要的因素,成功的团队内部,成员愿意与他人分享知识,愿意向他人学习,置身于这种相互分享和学习知识的氛围下,员工的技术、决策、人际关系技能等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在团队中能够得到个人发展的机会。

能够帮助伙伴们成长,从而有助于满足知识型员工的发展需要。

这是非常令人满意的经历和奖励,所以起着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2.3 通过合理的测评进行激励知识性员工测评可以同知识型员工的复杂性的特点结合起来,测评体系要依据以下原则:一是要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以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的个人发展的目标:二是要有利于知识性员工主动地为组织的发展尽心尽力,增加组织的凝聚力;三是要有利于激发知识性员工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从而实现员工的全面和自在的发展;四是要有利于发挥知识性员工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五是要有利于促进知识性员工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从而拓展他们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一种终生就业的能力。

在测评体系实施中,首先要根据各组织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数。

其次,针对每项测评指标制定组织期望的基本要求来作为基本标准;以制定的基本标准为参照把各项指标量化。

有利于测评工作。

第三,应及时而妥善将测评结果反馈给被测评者,让他们适时进行调整。

另外也给员工一个申诉的机会,对于能够证明确实是不客观、不准确的测评结果应及时进行改正。

第四。

对测评结果加以有效的利用和处理,并与员工的奖惩挂钩,将激励机制制度化,达到对知识型员工测评的目的。

3 结论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型员工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激励机制要贯穿测评过程的始终。

以物质奖励为主,来最大化地激励员工,保证员工的报酬与其对组织的贡献同比例增加;以精神奖励为辅,提倡员工为人类、为社会、为组织、为他人多做贡献。

然而,激励措施的内涵非常广泛,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会对激励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从而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以谋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郁.知识型员工的激励[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王春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管理心理学分析[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2)转.
[3]罗晓扬.针对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J].商业时代.2004.(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