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军事理论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与周边环境
大学生军事理论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与周边环境
三、周边主要国家及我国台湾地 区军事概况
(一)美国
1、美军概况
美国式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军事大国,经济实力雄厚,
军事潜力巨大。 亚太地区部分兵力部署: 太平洋舰队 夏威夷驻军 驻日美军 驻韩美军 驻关岛美军
2、美国的防务政策
三个目标:提高军队整体素质;保护美国公民和利益;
由各国资产阶级所组成的垄断集团,为追求高额利润,
对内残酷剥削,对外疯狂掠夺,在经济上过分世界和 划分范围,此时的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904年基本形成了德、意、奥“同盟国”与英法俄
“协约国”两大集团对峙的世界格局。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 战略格局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 80年代末的世界战略格局
二战后,德、意、日一蹶不振,英、法大伤元气,美
国得天独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受创严 重。 1949 美国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0 中苏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政治、军事、意识形
态和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对抗,形成两极格局。
第三节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的安全状况和
态势,包括邻国安全状态,边界纠纷等情况,与相邻 国家矛盾冲突,特别是有无对我国主权、领土完整构 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颠覆等等。
一、我国周边的范围
(一)中国周边的内涵
狭义:与我国陆地领土接壤的邻国所构成的亚太 地区 广义: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客观基础。
指与各国生存、发展密切相连的各种因素的
总和,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 各方面的因素,它构成国家战略环境的基础, 对国家的战略环境起决定性作用。
一、战略环境中的政治因素
政治是上层建筑,它对于一国的军事、
经济、外交、科技均能产生重大的作用, 一国的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活动,总 是根据政治需要而进行。
2、“三圈”、“三环”、“三 角”战略格局论
“三圈”:欧洲——德法为中心
美洲——美国为中心 亚洲——东盟、日本、中国为代表 “三环”:内环——美国 中环——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 斯及独联体各国和亚洲少数国家 外环——其他发展中国家 “三角”:美俄中
3、“四边”或“五边”世界战 略格局
了45年之久的两极世界战略格局宣告结束。两极格局 结束至今,新的世界战略格局仍未形成,目前处在新、 旧世界战略格局的过渡转型时期。
1、“一超多强”战略格局论
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企图
建立单极世界,充当世界霸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 一极。 俄罗斯 欧洲 中国 日本
(三)现代世界战略格局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战略格局
1919年1月18日 巴黎 凡尔赛宫 讨论对战败国的和约问题
1919年6月28日 签订凡尔赛和约
帝国主义战胜国完成了对欧洲势力范围和亚、非殖民
地的重新瓜分,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希望的关 系。
1921年11月 华盛顿 美邀请英、日、法、意、比、荷、
葡、中等国
华盛顿会议确定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新
格局 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 战略格局
1939年9月1日 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波兰盟友英、法
被迫于9月3日向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苏联与英、美等国结盟,1941年1月1日,中、苏、美、 英等26国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 形成了法西斯联盟和反法西斯联盟的世界战略格局
民土地问题
2、维尔纳体系时期的世界战略 格局
七次反法联盟:
以英国、俄国、普 鲁士和奥地利为主,葡萄牙、 西班牙、瑞典等国追随的反 对法国资产阶级的封建专制 国家为一方、法国为另一方 的世界战略格局。
3、帝国主义阶级的世界战略格 局
19世纪40年代,西欧的革命和世界各地民族民主运动、
足本主义国家的向外侵略、新科学技术的利用,都助 长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垄断销售市场、原料 产地和投资场所组织的出现。
(二)近代世界战略格局
1、资产阶级早期革命时期的世界战略格局 1640-18世纪末 封建社会继续衰落、资产阶级走上国
际舞台 第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 第二:北美独立战争时期(1775-1783) 第三:法国大革命(1789-1794)
1.资产阶级早期革命时期的世界战略格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北美独立战争革命—美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国家 法国大革命—彻底消灭封建制度并用民主方式解决农
1、世界大战可能性越来越小
(1)世界大战的基础不复存在
(2)世界经济一体化制约着世界大战的爆发 (3)国际社会的制约使战争热点不会升级为世界大战 (4)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人们普遍反对战
争,也是制约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力量。
2、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战争诱因 复杂
(1)格局转换,力量失衡,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导致当前
四、战略环境中的人文因素
指国家的人口状况、民族状况、文化状况及
外交等方面的情况。 现代战争中,随着高技术兵器的广泛应用, 对兵源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一个国家的民族状况如何,对改过的战略环 境影响很大。 一个国家的战略环境怎样,与该国的科技、 文化、宣传、教育、外交等方面有直接联系。
局部战争增多的根本原因 (2)地区霸权主义在超级大国力量薄弱的地区企图建立主导权引起的 反抗和斗争
(3)各国之间,特别是新独立的国家之间的领土和边界纠纷引起的矛
盾和斗争 (4)民族矛盾和阶级压迫引起的国内战争
(5)种族问题,特别是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引起的反抗斗
争 (6)为了争夺资源而进行的战争
1914.6-1918.11 第一次世界大战
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
地、争夺霸权的战争,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危机的产 物,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发展不平衡 的结果。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被刺成为大战的导火线。
7月奥国进入塞尔维亚。8月德、俄、法、英相继参战。 日、美等国参加协约国,意大利从同盟国转为协约国, 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参加同盟国作战。 1918年9月,土、保、奥先后投降,德国投降,于11月11 日签订停战协定。
四边格局:地处欧洲中部、统一后的德国,与美国、
俄罗斯、中国形成一个四边世界战略格局。
五边格局:由于日本越来越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
在世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四边”加上日本构成 “五边”战略格局。
(五)当前世界军事形势
两届格局解体之后,世界军事力量分布失去平衡,呈
现出新的特点: 1、各国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并进行战略调整。 2、各国均在进行建军方针、政策调整。 3、许多国家为了自身的安全,尤其是一些综合实力相 对较弱的国家,都在积极寻求多国军事合作。
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 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 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 岸线长5560公里。 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 )、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 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二、战略环境中的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由经济实力、经济结构、
经济布局、科学技术实力、发展状况和 发展前景等方面构成。国家的战略环境 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这个物 质基础。
三、战略环境中的军事因素
包括世界军事形势的基本状况、世界事格
局的基本态势、周边国家的军事状况、本国 的军事状况等。它是国家制定基本国策、确 立国家发展目标的最基本依据,是国家军政 首脑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 是战略环境状况的核心因素。
用顺口溜的方法巧计: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
罗斯(俄罗斯与我国有不连续界线,在东北西北两处 与我国交界);西有哈、吉、塔、阿、巴(哈萨克斯 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塔、阿富汗、巴基斯 坦);西南印度、尼伯、丹(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部还有缅、老、越。(缅甸、老挝、越南。)
1、亚太地区大国之间矛盾与合 作并存
21个周边国家
海上邻国9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朝鲜 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 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
4个核武器国家(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俄罗斯) 5个军队在100万以上的军事强国(美国、俄罗斯、 印度、朝鲜) 6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 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建立未来军队 五维战场:陆、海、空、天、信息 两个威慑:核威慑+常规威慑 两洋战略:大西洋+太平洋(欧亚)
(二)俄罗斯
1、俄军概况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以外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
家。
军事力量强大,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苏联放弃社会
主义后,并未能使俄罗斯走向富强,俄国始终被美国 视为劲敌,极力遏制。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格局:事物在各种力量(人为或自然)互相
作用下呈现出来的态势、状态、样式或结构。 战略格局: 广义:指世界综合格局,包括世界的政治、 经济、军事、地理等多个要素。 狭义:指军事战略格局,它反映世界各国在 军事领域相互作用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结构、 态势,也成军事格局。
这种比较稳固的国家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哪一国也不愿贸然打破,这是我国周边乃至整个亚太 地区近来相对平衡的重要因素和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