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某分散式风电项目申请报告评审终稿

某某分散式风电项目申请报告评审终稿

**县**镇分散式风电项目申请报告(审定稿)项目单位: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O一九年十二月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县**镇分散式风电项目申请报告评审会专家组评审意见受**市发改委委托,2019年12月19日**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在**市主持召开了《**县**镇分散式风电工程项目申请报告》(下称《报告》)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县发改委和项目单位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和专家,与会人员听取了编制单位**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报告》的介绍,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形成如下专家组评审意见:1、本项目属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划的要求,社会效益较为明显,对建设地的公众利益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报告》文本基本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17]684号)的要求进行编制,文本应按与会人员和专家的意见修改后可以作为项目申请报告申报。

2、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2.1项目单位: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2项目概况:装机容量为30MW,拟安装12台2.5MW机组,主变容量为31.5MVA,拟通过2回35kV集电线路接入本风电场一期的升压站。

机位均在**市**县西南部**镇港下村的一条山脊。

本项目申请永久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667公顷(合25亩),主要为林地(不含道路及弃土场等临时用地)。

回复:与业主进一步核实,本项目申请建设用地总规模18亩。

2.3项目已列入江西省能源局《关于下达2019年第一批分散式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赣能新能字[2019]128号)。

2.4已取得**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对**县**镇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用地的初审意见函》(2019年10月12日)。

3、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应完善测风数据的评价,补充分析在当地风资源条件下选用2.5MW风电机组的合理性。

回复。

已补充完善,见第二章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1开工前应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批复。

4.2项目建设应符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通知》(林资发[2019]17号)要求。

回复:项目符合《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通知》(林资发[2019]17号)要求4.3已取得**县林业局《关于对**县**镇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用地的初审意见函》(2019年9月24日)。

5、经济影响分析:应根据项目耗费的社会资源,结合本项目测算出的财务盈利能力和债务清偿能力来说明拟建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回复:已按要求修改调整,见第四章。

6、社会影响分析:报告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影响效果、社会适应性和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回复:已根据要求完善社会影响分析,见第五章7、其它7.1开工前应完成矿产资源评估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备案。

7.2开工前报批林地的同时应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完成生态环境破坏植被恢复可行性报告、保护林木移植方案评价报告。

7.3开工前应取得应急管理部门对本风电场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备存。

7.4其他意见详见各《专家工作用表》。

回复:已根据《专家工作用表》个人意见修改专家组签字:**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专家工作用表(评估/评审)项目名称:**县**镇分散式风电项目2019年12月19日姓名陈** 专业热能动力联系电话138708*****第一章项目单位及拟建项目情况第一节项目单位概况:请补充项目单位抚州东乡区东润环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现有生产能力、主要投资项目情况等内容,是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进行分析评价以决定是否予以核准的前提和基础。

为项目核准机关分析判断项目申报单位是否具有承担拟建项目的资格,是否符合有关的市场准入条件等提供依据。

回复:已补充,见1第一章第一节。

第二节拟建项目情况:项目申请报告不需要项目编制依据、设计采主要规程规范、依据及采用的标准、规范;补充主要建设内容,补充拟选升压站的位置和项目所在区是否存在生态保护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录(2019年本)》2020年开始生效;现在的有效版本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项目属于鼓励类;江西省能源局文件《关于下达2019年第一批分散式风电开发建设方案通知》(赣能新能字[2019]136号)文号出现错误,应该是赣能新能字[2019]128号;风电场建设用地国家规定为点征,报告提出“风电场工程永久性征地面积为104432.29m2”,其中检修道路国家规定为租用,应核减“约占地93900m2”而且风电场道路考虑通行塔筒和叶片的需要,一般地面按4.5m宽度计算,再加上二边应留出的0.5m路沿或放坡需要考虑,如果山体边坡较陡还应考虑高边坡的占地需要,因此“按4m进行征地”是远远不够的,国家林业主管部门规定,如果占用林地面积超过平整的面积5亩,是要抓人的;由于存在弃土量约5万方,还应补充弃土场的设置;补充有关虚拟测风塔的有关内容和描述;由于是风电场项目,不许介绍抚州供电区的现状尤其没有必要介绍该供电区的110kV以上的电网;我们国家风电场没有“25kV”电压等级,应该是“35kV”;明确集电线路的数量;项目申请报告无需照抄可研列出2035年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主要电气一次设备表、拟建风电场推荐方案电气主要设备表;补充升压站内道路的描述(包括消防道路),不需要全部照抄可研的内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早已更新为(GB50011-2016);应补充“本工程供水为采用远处拉水取水”在冬季道路结冰的应急措施;为何“生活用水量21(人)”?一般风电场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每班值守人员不会超过8人;应对国家能源局《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新能(2017)31号)、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二O一八年六月十六日)、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通知》(林资发[2019]17号)等各类规划中与拟建项目密切相关的内容;补充与本项目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方向、产业空间布局、产业技术政策等内容,分析拟建项目的工程技术方案、产品方案是否贯彻国家技术装备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等;需补充弃土场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分析拟建项目的工程技术方案、产品方案是否贯彻国家技术装备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等;由于风资源仅为一级,应补充分析开发建设本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由于局部坡体较陡,伴随修路或采石等人类工程的地方,并产生大规模的切坡,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应补充相关的措施;补充大件运输的内容;《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17]684号)已取消。

回复:已补充修改,见第一章第二节相关内容。

第二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第一节资源开发方案:抄可研太多;应根据当地的风资源,分析拟选用2.5MW风电机组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提高当地风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要求;应重视对当地风资源开发的规模效益和适用效率分析,限制盲目开发;评价风资源开发方案是否符合改善风资源环境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要求。

回复:已修改,见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节资源利用方案:由于风电场建设用地为点状分布,将原有连片的土地分割成多块,因此其它土地资源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由于项目在建设施工期和运营期均可能产生废水、废气、粉尘等污染物,因此如果措施不当,均有可能对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污染。

回复:已修改,见第二章第二节。

第三节资源节约措施:“杜绝用水管网的跑、冒、滴、漏现象”不属于节能;运营期消耗能源还有职工餐饮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应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的行业目录>的通知》(发改投环资规[2017]1975号)明确规定“风电站”列入《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的行业目录》的项目,应在项目申请报告中对项目能源利用情况,节能措施情况和能效水平分析并与同类型风电场进行对标。

回复:已修改,见第二章第三节。

第三章生态和环境影响分析补充环境和生态现状:应阐述项目场址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及环境容量等基本情况,为拟建项目的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提供依据。

回复:已补充,见第三章第一节。

第二节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为新建,为何运营期会“新增人员5人”?补充电磁辐射对运行人员的影响分析;应分析水土流失的范围、扰动面积和影响程度;项目建设应符合江西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发布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赣府发〔2018〕21号)规定;营运期需要车辆对风机巡视和检修,因此还存在汽车尾气的污染;补充夜间施工照明的光污染对当地动植物的影响;由于在局部坡体较陡,伴随修路等人类工程的地方,并产生大规模的切坡,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地区,因此本工程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还包括施工期还有基础采用炸药爆破开挖时的振动噪音、粉尘和改变植物与土壤的吸附力,造成雷暴天滑坡、水土流失、夜间施工的光污染等;营运期还有设备检修时的含油污水。

回复:已修改补充,见第三章第二节。

第三节生态环境影防治措施:运营方式应为“无人值守、少人值班”,而不是“本风电场采用无人值守方式”,不能因为“本风电场采用无人值守方式运营,风电场运营期污水来源主要是临时值班、检修人员生活污水,总量较少,对周围环境不造成影响” ,而“可不采取措施”;应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通知》(林资发[2019]17号)要求,强化风电场道路建设和临时用地管理,“风电场施工和检修道路,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森林防火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等道路,在其基础上扩建的风电场道路原则上不得改变现有道路性质。

风电场新建配套道路应与风电场一同办理使用林地手续,风电场配套道路要严格控制道路宽度,提高标准,合理建设排水沟、过水涵洞、挡土墙等设施;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施工,禁止强推强挖式放坡施工,防止废弃砂石任意放置和随意滚落,同步实施水土保持和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措施。

吊装平台、施工道路、弃土场、集电线路等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在临时占用林地期满一年内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并及时恢复植被”等要求,提出相关的措施要求;补充风机位区域的水土保持措施;由于升压站的综合楼和风机基础体积较大,不可能避开高噪声设备午休和夜间施工,考虑连续性施工需要,需要昼夜施工,应有预案,补充施工期夜间施工的光污染;施工运输工具可能会使用农用车运输建材和水泥半成品,其噪音较大;项目区域是否涉及公益林和天然林,如何加强保护,应进行充分论述;补充风机基础开挖可能要使用炸药爆破会产生短期的粉尘污染,振动噪音扰民和可能引起岩土松动导致滑坡和暴雨期泥石流等发生;应对工程施工可能扰动的范围和影响进行分析;野蛮施工可能会将大量的泥土直接推下山坡,导致将几十年才辛苦形成的边坡植被被掩埋,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建议在风机平台施工过程严格控制使用推土机,鼓励使用挖土机;为防止现场制备混泥土污染环境、破坏植被,应在混泥土施工中应首先选用商品混泥土;补充雷暴和雨季施工的水土保持措施;由于本项目破坏现有植被和基础开挖爆破时,破坏了现有土壤与岩石之间的应力平衡,极易引起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应分析项目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规避对策;由于检修道路路面为泥结石农村四级道路,在晴朗干燥季节车辆巡视时会扬起尘土和尾气排放以及职工食堂餐饮排放的油烟,污染环境;由于风机位为点征,风机塔和35kV箱式变电站外的场地均未征地,一般不是水泥硬面覆盖的裸露泥面,如防治措施不当,很可能再发生土壤的侵蚀;应分析项目建设可能扰动的区域和面积比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