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鸟类群落的研究进展(生态)

鸟类群落的研究进展(生态)

鸟类群落的研究进展
鸟类通常是带羽、卵生的动物,有极高的新陈代谢速率,长骨多是中空的,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

鸟类最先出现在侏罗纪时期,爬虫类和鸟类的始祖究竟是什么生物,在古生物学家中仍很有争议。

最早的鸟类大约出现在2.2亿年前。

他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肌胸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

有气囊可以进行双重呼吸,没有膀胱则可以减少身体重量。

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应飞翔。

鸟类群落生态学早在50年代有所研究,现已成为鸟类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鸟类是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

由于鸟类区系、进化、分布、系统分类、种群和行为等方面研究的深入程度在动物学研究中居于前列,以及鸟类活动相对比较容易被观察,因而鸟类一直是群落生态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对象。

鸟类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对整个群落生态学的概念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鸟类群落的组成
鸟类群落组成的研究是进行鸟类群落研究的第一步。

物种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环境和历史因素对群落的综合利用,因此物种的组成情况能够作为不同生态环境差异的衡量指标。

许多鸟类构成了鸟类群落,而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群落内物种的增加和减少过程中的一个瞬间的平衡。

现存的鸟类群落是经过长期的物种增加与消失过程,也就是形成群落的动态过程而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群落的形成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物种库、资源、鸟类的扩散能力、栖息地和中间关系等。

,因此群落总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不可能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2 鸟类群落的多样性
2.1鸟类群落多样性的介绍
鸟类群落多样性是指鸟类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包括演替和波动)方面的多样化。

采用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比较某一特定时间不同栖息地中鸟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或不同季节同一栖息地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是群落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

2.2、鸟类群落多样性的空间变化
大部分鸟类在全球或地区性的分布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在水平分布上,鸟类的群落组成常因植被类型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如企鹅分布于南半球,海雀只分布于北半球。

在同一区域,混交林、阔叶林、竹
林、针叶林等鸟类群落的分布肯定是不同的。

除此之外,在垂直分布上,不同鸟类选择在不同的高度进行活动,也存在着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即鸟类在生境中存在着分层现象。

关于鸟类群落结构随海拔高度变化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鸟类群落结构表现出明显垂直分层现象。

栖息地结构、植物多样性、林木的水平和垂直层次的复杂性等因素都与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相关。

2.3 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2.3.1 植被与鸟类群落多样性
多数研究都表明,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因植被结构的复杂性和垂直分层多样性而存在差异。

研究表明,常绿针阔混交林生境植被丰富,多样性高,因此森林鸟类居多。

竹林生境主要由毛竹和少量灌丛组成,栖息地结构比较简单,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群体密度和种间相遇机率等指标均低。

另有研究表明,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的鸟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而针叶林生境鸟类群落的两种参数均较低。

另外,鸟类群落还与植被结构、植被林龄、森林郁闭度有一定的关系。

2 .3.2 食物资源与鸟类群落多样性
栖息地中食物资源与鸟类群落和物种丰富度的关系一直受到鸟类生态学家的关注。

某研究表明一些鸣禽丰富度随栖息地质量而变化,尤其依赖于土壤节肢动物生物量,而植被特征、鸟类种间竞争、捕食者丰度和鸣禽丰度并不相关。

温带森林相对于热带森林而言,由于气候、栖息地质地结构不同,能够为鸟类提供的食物资源种类、数量及其持续时间都相对有限,因此,食物资源可获得性是温带森林鸟类群落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2.3.3 干扰与鸟类群落
干扰是指能改变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并引起资源和基质有效性变化的不连续事件,被认为是一种群落演替的外力和机制,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人类干扰可以极大地影响鸟类群落结构,人类活动影响严重的商业、工业、街道区是城市热岛效应较强、人类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地方,缺乏鸟类营巢、觅食场所。

目前,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城市中鸟类群落分布正说明了城市对于鸟类的干扰程度。

2.3.4 栖息地与鸟类群落
研究发现, ①鸟类群落结构与栖息地结构、植被多样性及植被的水平与垂直层次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在森林群落,植被垂直结构的复杂性对鸟类群落的结构有很大影响,植被的垂直结构一般用簇叶高度多样性来衡量。

许多研究证明簇叶高度多样性与鸟类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植被的垂直结构越复杂,鸟类多样性就越高。

而对灌丛和草原的鸟类群落产
生影响的则更多是斑块面积和镶嵌性。

②在荒漠地区,栖息环境空间的多少是限制鸟类种类和数量的主要因子之一。

③人类活动引起的植物空间异质性的增加,对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具有显著影响。

总之,鸟类多样性与栖息环境的多样性及环境资源的丰富程度密切相关,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

2.4 群落的集团结构
集团可以认为是群落下的一个子集合,在这个子集合中所有的个体以相似的方式利用相似的资源。

也就是说集团就是以相似方式利用相同等级环境资源的种类的一个类群。

集团是群落的功能单位,群落的集团结构反映了整个群落的营养结构和功能,同时也反映了群落内的种间相互作用。

集团内部鸟类对栖息基层、繁殖地条件或食物条件要求不同,造成集团内部进一步的生态分隔,集团内部更为细致的生态分隔以及竞争激烈种对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对形成相对稳定的鸟类群落有重要意义。

由于不同鸟类群落集团间的生态分隔,使得从属于不同集团的鸟类的种间生态差异较大,所以研究种间相互作用应着重考虑集团内部,考察它们在一个集团内是如何对资源空间进行更为细致的分割,如何竞争和共存的。

进一步加强对鸟类群落集团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群落组织结构的形成。

2.5 群落的演替
对鸟类群落演替的研究,一般是研究演替不同阶段的鸟类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鸟类群落的演替规律以及影响鸟类群落演替的关键因子。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一般鸟类群落的演替随植被的演替而发生,而且随着演替的进行鸟类的多样性增加,在演替的中期鸟类多样性最高,然后在到达演替顶极后又略有降低,但有些群落也出现到演替顶极鸟类的多样性最高的现象。

②植被群落的发展是鸟类群落发展的关键因子。

随着演替的进行,由于植被的空间分层发生变化,鸟类群落的空间结构也发生变化,鸟类的种类也随着发生变化。

研究展望
经过50多年的发展,鸟类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已在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我国鸟类群落研究与国际相比还比较落后。

鸟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将直接威胁鸟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要加强对鸟类群落生态的研究,同时也要加大对鸟类生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郑光美主编.鸟类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 366~389
[2] 陈水华,丁平,郑光美等. 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展望. 动物学研
究,2000 ,21(2) :165~169
[3] 刘喜悦,李世纯,孙悦华等. 长白山次生林的繁殖鸟的群落结构. 动物学报,1998 ,44 (1) :11~16
[4] 陈水华,丁平,郑光美等. 岛屿栖息地鸟类群落的丰富度及其影响因子.生态学报,2002 ,22 (2) :140~148
[5] 周放. 鼎湖山森林鸟类群落的集团结构. 生态学报, 1987 ,7(1) :176~184
[6] 李枫,鲁长虎,杨红军等. 扎龙芦苇沼泽繁殖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8 ,26(5) :68~7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