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征用审批

土地征用审批

土地征用审批
《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征用土地一般要履行以下程序:
1、申请。

按照国家规定,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或者准许建设的国家建设项目,经过批准,建设单位方可申请用地。

需要征用土地时,建设单位须持国务院主管部门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2、选址。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对建设用地申请进行审核。

审查同意后,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初步选定建设地址,并划定用地范围。

3、商定补偿安置方案。

用地范围及建设面积估算之后,土地管理部门应组织建设单位、被征地单位以及有关单位,依法商定征用土地的补偿、安置方案。

4、划拨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的申请,依照法定批准权限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给建设用地批准书。

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建设进度一次或者
分期划拨建设用地。

5、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查实际用地。

如在城市规划区内,由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土地管理部门核查实际用地。

经认可后办理土地登记手续,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二)征地批准权限
对征用集体土地,《土地管理法》规定了严格的批准权限。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25条及其《实施条例》第21条的规定,征地批准权限如下:1、国家建设征用耕地1000亩以上、其他土地2000亩以上的,由国务院批准。

“其他土地2000亩以上”是包括一个建设项目同时征用耕地1000亩以下和其他土地1000亩以上合计为2000亩以上。

2、征用耕地3亩以下,其他土地10亩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其他土地10亩以下”包括一个建设项目同时征用耕地3亩以下和其他土地10亩以下,合计为3亩以上10亩以下。


3、省辖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批准权限,由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政府批准,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的批准权限,由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25条及其《实施条例》第21条的规定,征地批准权限如下:
1、国家建设征用耕地1000亩以上、其他土地2000亩以上的,由国务院批准。

“其他土地2000亩以上”是包括一个建设项目同时征用耕地1000亩以下和其他土地1000亩以上合计为2000亩以上。

2、征用耕地3亩以下,其他土地10亩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其他土地10亩以下”包括一个建设项目同时征用耕地3亩以下和其他土地10亩以下,合计为3亩以上10亩以下。


3、省辖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批准权限,由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政府批准,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的批准权限,由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河南省辖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建设征用和划拨、出让土地审批权限:
(一)郑州市、洛阳市城市规划区内(含经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内)征用和划拨、出让耕地三亩以上、三十亩以下,其他土地十亩以上、五十亩以下,由郑州市、洛阳市人民政府审批,并报省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二)除前项规定外,省辖市、地区行政区域内(含经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内)征用和划拨、出让耕地三亩以上、二十亩以下,其他土地十亩以上、三十亩以下,由省辖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审批,并报省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三)县(市)人民政府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河南省〈土地管理
法〉实施办法》规定的耕地三亩以下、其他土地十亩以下的审批权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