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公共参与: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弘扬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
能力目标:科学精神: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法治意识。
知识目标:认识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做法;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全面认识万众创新。
二、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2.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是《创新改变生活》延续,在了解了创新的作用及必要性之后,提升认识,从国家角度分析创新与强国及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万众创新的强烈呼吁。
通过本框的学习,强化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民族责任感,树立自身创新意识,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三、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创新意识有待培养;对于科学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科学技术对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了解部分我国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的成就,但对于我国在科技、
教育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及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严峻挑战认识不足。
思维单纯,很难把学习责任与国家发展相联系,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我国创新成果
导入:猜猜我国的“新四大发明”
1.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
2.外卖、快递都很方便。
3.扫码开锁,再也不用为最后一公里发愁。
4.“新兴出行方式”,又快又稳,享誉全球。
提问:通过上述四句话,你能猜出我国的新四大发明是哪些吗?这些发明中有你生活中没体验过的吗?说明什么?
请同学们列举你所知道的中国科技新成果,这些成果说明了什么?
结论: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某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环节二:我国创新面临的挑战
出示材料并提问
在全世界100个热点科学研究前沿和49个新兴研究前沿领域中,美国都有核心论文入选,且在其中108个前沿的核心论文数都排名第一;相比之下,中国仅在16个前沿的核心论文数为第一名;除了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中国的贡献度超过美国之外,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突破基本上有8成来自美国。
北京、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城市,创业投资的活跃程度与金融发展水平及体量仍不相匹配。
综合上海25项指标的全球排名,其中有超过一半(13项)指标未进入全球20强,主要包括:缺乏世界一流大学和重量级科技奖项,超算能力偏弱;创投、众筹等创新活动与金融中心地位不匹配,企业创新成长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创新人才有待进一步集聚等问题。
上述材料说明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哪些问题?
结论: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环节三:如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1.国家组
学生介绍收集到的资料
提问:我国该如何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材料:在2018年1月23日召开的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详尽列举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之后强调,“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但局部差距依然存在;人民群众总体受教育机会大幅提升,但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仍未有效满足;目前我们人才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但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是我们长期要面对的工作主题。
”
思考:为什么要把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长期面对的工作主题?
结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重要手段:加强自主创新培育创新人才营造和培育创新氛围
2.企业组
学生介绍收集到的资料
提问:你认为在“万众创新”大背景下企业应该怎么做?
重要力量:提高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提问:创新是不是意味着否定旧的东西?
归纳总结: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有机统一,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3.个人组
学生介绍收集到的资料
提问:鬼点子、小聪明是不是创新?
材料:万千“草根”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生、研究生创业是“草根创新”的重要力量,不鼓励大学生、研究生走“摆地摊、开咖啡店”式创业之路,引导他们走“需求拉动、创新驱动”之路,开展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
归纳总结:创新不仅要培养创新意识,更要提高自身实力,努力投身创新实践。
4.成果保护组
学生介绍收集到的资料
教材第27页“方法与技能”
归纳总结: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环节四:创新的目的
提问:为什么这四项创新被评为了“新四大发明”?
个人:方便百姓生活,满足人们需要
国家: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归纳总结: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让我么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五、板书设计
创新永无止境
一、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1)成就: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某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2)挑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
二、如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国家层面
(2)企业层面
(3)个人层面
(4)成果保护层面
三、创新的目的
个人:方便百姓生活,满足人们需要
国家: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