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基本内容和要求依据:1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2 、公司贯标文件2009A修改版、基本规定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审批应符合下列规定:1.1、GB/T50502-2009规范基本规定:1 )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可根据需要分阶段编制和审批。

2)施工组织总设计应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重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应组织相关专家评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

3)由专业承包单位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由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有总承包单位时,应由总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准备案。

4)规模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和审批。

1.2 、公司(绿地建设)技术管理制度规定:1 )各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应该全面、符合工程实际。

内容按照公司“管理规定”文件中“施工组织设计编审及控制”规定要求,重点突出各个施工阶段、不同施工内容的施工技术方案、工艺措施。

要结合工程不同特点,针对性强,操作要求明确;有具体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现场文明的要求。

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需要,及时增加补充方案,尤其是重点、关键部位,施工难点和质量要求高的节点施工方案以及特殊气候、不利环境下的作业措施等等。

2)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文本格式,按公司统一规定。

(《关于施工与组织设计和施工专项技术方案文本编制的统一规定》)3)“施工组织设计”须经项目部复核、各岗位管理员签署意见后,报工程项目实施部门(二级分公司)技术科、主任工程师具体审核、签证后,转交公司有关部门审核,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甲方和监理单位增加审批意见的应遵照执行)。

4)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按分工逐级向下交底(实行二级交底制度:项目部组织向项目各岗位管理员和现场负责人交底;现场负责人向施工班组交底),填写书面交底表,交底者和被交底者均须签名。

填写、签收后的交底表除交底者有必要的留存外,项目资料员应统一按类目归档保管备查。

1.3 、施工组织设计应实行动态管理,并符合下列规定:1 )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A 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B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时;C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D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E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2)经修改或补充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重新审批后实施。

3)项目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逐级交底;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并适时调整。

二、术语注解1、施工组织设计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对象,可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2、施工组织总设计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型项目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

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单位(子单位)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单位(子单位)程的施工过程起指导和制约作用。

4、施工方案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以具体指导其施工过程。

5、施工部署对项目实施过程做出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包括:项目施工主要目标,工顺序及空间组织,施工组织安排等。

6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区别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基本内容 封面及目录(按公司格式和字体要求执行、目录反映三级编码内容) 编制依据 工程概况 施工部署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主要施工方案(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进度计划管理措施质量保证管理措施10、安全技术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1、绿色施工环境保护、节能节材管理计划措施(施工组织设计) 其它管理措施(计划);根据工程所处位置、合同要求等等情况,管理措施 (计划)可增设,如:成本管理计划;绿色施工管理计划;防火保安管理计划; 合同管理计划;总承包管理计划;创奖管理计划;质量保修管理计划;施工平面 布置管理计划;成品保护计划等。

三、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求1、编制依据(见规范 3.0.3 条)1.1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1.2 、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有关技术规定和技术经济指标。

1.3 、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主管部门对 施工的要求。

1.4 、工程施工合同或招投标文件。

1.5 、工程设计文件。

1.6 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1.7 、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

1.8 、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

2、工程概况(施工组织设计见规范 5.1.1-5.1.4 条);(施工方案见规范6.1.1-6.1.4 条)2.1 、工程主要情况(或工程建设概况)。

2.2 、工程建筑设计概况。

2.3 、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2.4 、机电及设备安装概况。

2.5 、工程施工条件。

1) 说明项目建设地点的气温、 雨、雪、风和雷电等气象变化情况以及冬、 雨季的期限和冬季土的冻结深度等情况。

2) 说明项目施工区域水准点和绝对标高;地质构造、土的性质和类别、 地基土的承载力、地震级别和烈度等情况;河流流量和水质、最高洪水和枯 水期的水位等情况;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情况,含水层的厚度、流向、流量 和水质等情况。

3) 说明施工区域地上、地下的各类管线埋置位置和深度,以及相邻的地 上、地下建(构)筑物位置、结构情况。

4) 说明项目施工必经施工道路的路况情况、附近可利用河流的情况等。

5) 说明建设项目的主要材料、 特殊材料和生产工艺设备供应条件和交通运 输条件。

6) 说明当地供电、供水、供热和通讯情况。

2.6 、实际开工日期(公司要求注明)0、1、 2、 3、 4、 5、 6、7、 8、9、编写中常见的问题:内容方面,概况介绍不到位,该介绍的内容没有介绍。

介绍形式方面,文字表述内容混乱不清。

宜采用图和表的形式表述。

在写施工条件一节时,必须要充分调查现场情况。

3、施工部署(施工组织设计见规范5.2.1-5.2.6 条);施工安排(施工方案见规范6.2.1-6.2.4条)3.1 、项目管理组织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2)项目管理人员及职责权限3.2 、项目管理目标工程施工目标应根据施工合同、招标文件以及本单位对工程管理目标的要求确定,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等目标。

各项目标应满足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确定的总体目标。

3.3 、各项资源供应方式拟投入的施工力量来源,确定主要分包项目施工单位或对其资质和能力提出明确要求;施工机械设备,物资供应和临时设施提供方式等。

3.4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根据工期目标、设计和资源状况,合理地进行流水段的划分,流水段划分应分基础阶段、主体阶段和装饰装修阶段三个阶段,并应分别附流水段划分的平面图。

2)施工工艺流程根据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情况以及工期、施工季节等因素,确定单位工程施工工艺总流程,并应有工艺总流程图。

在工艺总流程基础上,可对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细化确定分流程图。

3.5 、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5.2.3)分析工程设计情况、合同文本情况、当地环境情况等,提出重点和难点,并且提出简要的应对措施。

3.6 、新技术应用要求(5.2.5)项目应用的新技术包括两方面:一是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十项新技术,要积极推广应用,在施工部署时要充分予以考虑;二是根据前面分析的一些工程难点,需要开发新的技术来解决,在施工部署时要有所考虑。

此部分内容不必叙述很多,建议采用表格格式。

编写中常见的问题: 编制人员不了解施工的工艺流程,不能正确的表述各工序之间的关系, 文不对题现象比较严重,真正施工部署的内容很少甚至没有。

4、施工进度计划(见规范 5.3.1-5.3.2 条)4.1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按照施工部署的安排进行编制。

4.2 、施工进度计划可采用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并附必要说明;对于工程规模 较大或较复杂的工程,宜采用网络图表示。

编写中常见的问题:持。

需要编制网络进度计划图或横道图表述,确实无法用图表表述清楚时, 可适当配文字进行说明。

5、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见规范 5.4.1-5.4.2 条)5.1 、施工准备计划1 )技术准备2)现场准备3)资金准备5.2 、资源配置计划 劳动力配置计划 主要工程材料计划 生产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 工程施工主要周转材料配置计划 施工机具配置计划 测量器具配置计划6、主要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见规范 5.5.1-5.5.2 条);施工方法及工 艺要求(编制施工方案见规范 6.5.1-6.5.4 条) 单位工程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中分部、分项工程 的划分原则,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制定施工方案。

对脚手架工程、 起重吊装工程、 临时用水用电工程、 季节性施工等专项 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案应进行必要的验算和说明。

6.1 、确定影响整个工程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明确原则性施工要求。

1)基坑开挖工程应确定采用什么机械,开挖流向并分段,土方堆放地点, 是否需要降水、采用什么降水设备,垂直运输方案等;2)钢筋工程应确定钢筋加工形式、 钢筋接头形式, 钢筋的水平垂直运输方 案等等,特殊部位(梁柱接头钢筋密集部位、与大型预埋件交叉部位等)钢筋安 装方案;3)模板工程应确定各种构件采用何种材料的模板,配备数量,周转次数, 模板的水平垂直运输方案等;4)混凝土工程应确定混凝土运输机械、 配合比配制要求, 混凝土浇筑顺序, 浇筑机械,并确定机械数量和机械布置位置等;5)结构吊装工程应明确吊装构件重量、起吊高度、起吊半径,选择吊装机械、机械设置位置或行走线路等, 并绘出吊装图, 重大构件吊装方案应附验算书。

6)脚手架工程应确定采用何种架子系统 (包括结构施工和装饰装修工程施 工用架子),如何周转等,高大模板架子应附验算书;7)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对各子分部工程施工要点进行说明:A. 地面工程说明各部位采用的材料,确定总体施工程序,特殊材料地面 的施工流程, 板块地面分格缝划分要点, 不同材料地面在交界处的处理方法, 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沉降缝、门洞1) 2)3) 4) 5) 6)口部位、地漏、管道穿楼板部位等)地面施工要点,大面积楼地面防空鼓、开裂的措施,新材料地面施工要点;B. 抹灰工程确定总体施工程序,说明各抹灰部位的墙体材料以及提出相应的抹灰要点,特殊部位施工要点(如门窗洞口塞口处理方法、阳角护角方法、踢脚部位处理方法、散热器和密集管道等背面施工要点、外墙窗台、窗楣、雨篷、阳台、压顶等抹灰要点),不同材料基层接缝部位防开裂措施,装饰抹灰以及采用新材料抹灰的操作要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