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诵读对学生的影响

经典诵读对学生的影响

浅谈经典诵读对学生的影响
中华经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直到今日她的魅力仍经久不衰。

中国的文化就是诗性的文化。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黄金阶段。

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和现当代的优秀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瑰丽
的奇葩,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的诵读,让他们自小就扎根于祖国的文化传统之中,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他们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育。

通过诵读,让学生体味到我国中华经典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营造经典诗文诵读的氛围,可以把孩子的视野引向经典诗文的美丽田野,让孩子们精神生命的根须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

通过诵、背、书、唱、演、画等形式,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从而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带来了积极成效。

1.经典诗文教育与学生素养培育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文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涵着大量的人文内涵。

古诗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教好这部分内容,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如何继承和发扬
古圣先贤的智慧精华,滋养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根基,从而有意识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行为,是每个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之一。

毋庸讳言,当前的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素养欠缺、基本礼仪较差、自私自利等问题,这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通过对了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首先,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古诗文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让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让他们接触最有人文价值的作品,这对开启他们的智慧、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无疑是十分有效的路径。

很多诵读文化经典的班级和学校的反馈情况亦表明,通过熏陶涵咏,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班级气氛特别融洽、生活常规明显进步、教育管理也觉得轻松了许多。

其次,学习古诗文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这种一脉相承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学习古诗文、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常识,便于学生从源头上把握现代汉语,提升语言理解和运用水平。

古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文章体裁,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有大量历经考验而依然璀璨的精品,它们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妙、命题立意的丰富深邃令人赞叹不已。

另外,和现代文比较,文言佳作往往篇幅比较短小,便于记诵。

而记诵的结果是这些文言佳作的章法、修辞、审美、思想等深入学习者的精髓。

这样,当他们提笔写作时,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向
这些佳作借词、借意、借镜、借法,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从而大大提高自己作品的表达效果。

因而,多读多背一些古诗文佳作,对提升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经典诗文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我们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

文言文教学不能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要做好引路人,自己首先要先进入角色,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才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将人文情感呈现出来。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索、研究的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明显带来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古诗文的学习不是单调和孤立的,它不仅仅局限于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实践,还应该注重古诗文与其他学科、活动的有机整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比方说,我们可以在音乐课和美术课上,积极引导,让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里中,乐此不疲。

在音乐课上让孩子们给经典古诗配上节奏,或朗诵或吟唱。

即使显得稚嫩,但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

再或者以班级为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中队活动。

如”古诗吟诵擂台赛”、”编古诗小报”和”古诗吟诵展示会”等等,通过背、唱、演说、画等形式,学生从诗词里感悟到了中华诗词的精粹,感悟到了许多做人的真谛。

同学们广泛地猎取
资料,去藏书室搜集,有针对性地到网上浏览。

自主研究中,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古诗文学习内容丰厚了。

鉴于目前古诗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由其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索求。

对于教师而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分对象、分环境、分题材的安排自己的教学方法。

比如对于写景的古诗文,我们可以采用”诵读感悟,情境导学”法,充分利用音乐、图片等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潜心感悟,动情朗读;也可采用”即兴创作,一比高低”法,先图文感染,创设意境,指导学生创作,然后合作学习古诗,引导学生把自己创作的诗和诗人创作的诗作一比较,从而深刻感受古诗文的精练之美、意境之美;对于叙事性古诗文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自读自悟,再现延伸”法或”质疑问难,推敲赏析”法,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如诵、唱、画、编、演等方式)重现古诗;对于同一主题的古诗,我们可以采用”以点带面,横向比较”、”主题延伸,深入人心”法,先扶后放,增加学生古诗的内在积累,提高学生古诗鉴赏水平。

流传数千年的文化宝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宝典,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固有彰明天理大义的榜样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

以中国文化宝典开启纯净心灵的智慧宝藏,使儿童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奠定优美人格的良好基础,继承中国文化精神与大义,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推动作用。

倡导这一教育活动,我们旨在倾心倾力为净化人类的灵魂,升华国民的理想,为
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大业创造条件。

这正是”儿童经典文化诵读”工程发起之初衷,它结合十三岁以前儿童正处记忆力黄金时期的特点,将精选编排的经典美文标注拼音,以多种形式带领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唱念背诵。

在不知不觉中识字,在嬉戏娱乐中提高,拓展知性悟性、陶冶情操、培养人格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