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内蒙古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内蒙古投资环境分析报告一、面积、人口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

经纬度西起东经97°12′,东至东经126°04′,横跨经度28°52′,相隔2 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 700公里;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居全国第3位。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 221公里。

土地资源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总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

2001年耕地面积为709.1万公顷,森林面积1866.6万公顷,草原总面积8 666.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3%;淡水总面积85.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

从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状况看,林牧用地是全区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两者占土地总面积的85%以上。

内蒙古自治区可利用耕地709.1万公顷,人均占有0.36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的4倍。

草场资源内蒙古天然草场面积辽阔,是国内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草原总面积达8 666.7万公顷,占全国草原总面积21. 7%,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 800万公顷,约占内蒙古总土地面积的60%。

内蒙古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个著名大草原,生长有1 000多种饲用植物,饲用价值高、适口性强的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无芝雀麦、披碱草、野燕麦、黄花苜蓿、山野豌豆、野车轴草等禾本和豆科牧草非常适于饲养牲畜。

从类型上看,内蒙古东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质肥沃,降水充沛,牧草种类繁多,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适宜于饲养大畜,特别是养牛;内蒙古中部和南部的干旱草原降水较为充足,牧草种类、密度和产量虽不如草甸草原,但牧草富有营养,适口性强,适于饲养马、牛、羊等各种牲畜,特别宜于放羊;阴山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气候干燥,牧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是小畜的优良放牧场地;内蒙古最西部的荒漠牧草稀疏且产量低,但气候温和,牧草具有带刺、含盐、灰分高的特点,很适宜发展骆驼。

美的草原孕育出丰富的畜种,内蒙古著名的三河牛、三河马、草原红牛、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白山羊等优良畜种,在区内外闻名遐迩,毛皮肉等畜产品在国内外也占有重要地位。

据1985年内蒙古草原勘测设计院对全区载畜量普自治区适宜载畜量为 5 475.05万个绵羊单位,实际为 5 576.85万个绵羊单位,超载量为101.8万个绵羊单位。

由于近年来草场退化,草原的适宜载畜量有所下降。

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自治区畜牧业总产值1980年为8.09亿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4.2%。

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当年牧业总产值为5.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l%;1995年,牧业总产值为76.03亿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比重的36.5%。

1995年较1990年增长0.4倍,年均递增7.5%。

水资源自治区地表水有黄河、西辽河、嫩江、额尔古纳河4个外流水系,流域面积为52.2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73亿立方米。

内流水系有乌拉盖河、塔布河2个水系,流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9.6亿立方米。

全区地下水分布比较广泛,主要类型有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据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勘测设计院估算,自治区草原地下水补给量为97.6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27.5亿立方米,东部多于西部,山地丘陵多于高原。

自治区的天然降水量在100~450毫米之间,由东向西递减,其中额济纳旗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降雨量多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70%。

矿产资源内蒙古的地下矿藏富集,已发现的有120多种,探明储量的78种。

其中有42种矿储量居全国前10位,22种列前3位,7种居全国之首。

特别是煤炭处于国内北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量极其丰富。

现已查明含煤面积达10多万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2 400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25%以上,居全国第二位。

远景储量12 000亿吨,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其中储量在百亿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田有5处,大部分煤田地质构造简单,厚度大,埋藏浅,煤层稳定,易于露天开采,而且煤种质量优良,种类齐全。

东胜煤田的精煤是不用洗的天然优质动力煤,可与国际标准煤媲美,经济价值很高,已探明储量927.7亿吨。

鄂尔多斯煨炭是造气和制作水煤浆的优质工业用煤。

准格尔煤田探明储量259亿吨,发热量达7 470千卡/千克。

内蒙古石油、天然气的蕴藏量也十分可观,已探明13个大油气田,预测石油总资源量为20~30亿吨,天然气为2 700~10 000亿立方米,世界级的大油气III--陕甘宁油气田的主体就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盆地。

黑色金属矿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铁、锰、铬等多种。

铁矿产地63处,其中大中型矿床15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9位。

有色金属矿产探明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矿种为锌、铅、锡、铋,居第7至第10位的是铜、钨、钼、铝土、镍、钴等;矿产地128处,其中大中型矿床19处,主要分布在巴彦淖尔盟狼山--渣尔泰山,集(宁) 二(连)铁路线两侧,锡林郭勒盟东北部,赤峰市北部和呼伦贝尔盟北部。

主要金矿床40处,大多数已开采利用。

全区20多个旗县生产黄金,其中敖汉旗、松山区、喀喇沁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和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年生产黄金超万两。

自治区稀土资源得天独厚,誉满中外,已探明的稀土氧化物储量占全国的90%,居全国和世界首位。

氧化铌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位;铍、钽、钴的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的第一、二位。

非金属矿产种类繁多,其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有菱镁矿、耐火粘土、蓝晶石类物、白云岩、石英砂岩、脉石英、石英岩、石炭岩、萤石、铸型用砂、铸型用粘土、铁矾土等;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有硫铁矿、湖盐、芒硝、天然碱、电石灰岩、化肥用蛇纹岩、泥炭、盐矿、溴矿、砷矿、硼矿等;以及建材原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3个大类,42个矿种,近200处矿产地。

其中4种居全国首位,20种居全国前5位。

据有关专家估算,内蒙古矿产储量潜在价值(不含石油、天然气)达13万亿元,居全国第3位,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煤炭资源2001年,全区共发现煤田318处,累计探明保有储量为2232.4亿吨,仅次于山西省,居全国第2位;远景储量在12250亿吨以上,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

全区有煤产地(煤田或煤矿区)140多处。

内蒙古的煤炭资源不但储量大,煤层厚,而且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于露天开采。

在全国开采的5大露天煤矿中,内蒙古境内有4个,即霍林河、伊敏河、元宝山、准格尔。

内蒙古煤炭种类比较齐全,东胜煤田的精煤和阿拉善盟的无烟煤,以质优著称于世。

炼焦煤比重小,仅占总储量的2.49%,主要集中在乌海、包头市。

无烟煤比重小,储量也很集中,已探明储量5.53亿吨,占全区煤炭总储量的0.25%。

探明储量在100亿吨以上的煤田主要有东胜煤田(探明储量927.7多亿吨)、准格尔煤田(探明储量259亿吨)、伊敏煤田(探明储量126亿吨)、霍林河煤田(探明储量131亿吨)、胜利煤田(探明储量158亿吨);储量大于50亿吨的煤田有白彦花、乌尼特、白音乌拉、扎赉诺尔、大雁、平庄、乌海、石拐、陈巴尔虎和呼和诺尔煤田。

经初步测算,内蒙古煤炭资源的潜在价值为11.2万亿元,居各种矿产资源之首。

森林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

全区森林总面积约1866.7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全国第1位。

森林覆盖率达14.8%,高于全国13.4%的水平。

森林总蓄积量11.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

树木种类繁多,全区乔灌树种达350多种,既有寿命长、材质坚硬的优良用材林树种,又有耐旱耐风沙运作防护林的树种,还有经济树种和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

内蒙古森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 原始森林就占全区林地面积的50%, 林木蓄积量占全区林地活立木蓄积量的75%以上, 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

这里盛产的兴安落叶松、白桦、黑桦、色木等,均为著名的优质木材。

在罕山、阴山、贺兰山等山地也生长着成片的天然次生林。

罕山地区的云杉、油松、柞木、山杨林,大青山、乌拉山、蛮汉山的山杨、白桦林,贺兰山的云杉、松树林以及大青沟阔叶林等,都是具有较高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珍贵树种。

人工林是内蒙古森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不仅在条件较好的平原区开展造林,而且深入河区、水土流失区及牧区进行造林。

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林种都得到较快发展。

据1988年森林资源清查统计,全区人工林保存面积达237万公顷,比解放前人工林面积增长52倍。

特别是1978年开始进行的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和“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使自治区平原农区50%左右的农田实现林网化,牧区有35%的草库伦得到林木保护。

2001年,自治区的森林覆盖率为14.8%。

植被内蒙古境内植被由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等不同植物种类组成。

植物种类较丰富,已搜集到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共计2 351种,分属于133科,720属。

其中引进栽培的有184种,野生植物有2 167种(种子植物2 106种,蕨类植物61种)。

植物种类分布不均衡,山区植物最丰富。

东部大兴安岭拥有丰富的森林植物及草甸、沼泽与水生植物。

中部阴山山脉及西部贺兰山兼有森林、草原植物和草甸、沼泽植物。

高平原和平原地区以草原与荒漠旱生型植物为主,含有少数的草甸植物与盐生植物。

内蒙古境内草原植被由东北的松辽平原,经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和内蒙古高原到阴山山脉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其中:草原植被包括世界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等。

荒漠植被主要分布于伊克昭盟西部、巴彦淖尔盟西部和阿拉善盟。

主要由小半灌木盐柴类和矮灌木类组成,共有种子植物1 000多种。

植物种类虽不丰富,但地方特有种的优势作用十分明显。

农业资源据自治区土地管理局最新勘测统计,全区拥有耕地面积709.1万公顷,人均占有0.36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的4倍,居全国之首。

自治区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及阴山山脉以东和以南的河套、土默川平原、西辽河平原、嫩江两岸平原和广大丘陵地区。

内蒙古水利资源丰富,河流分布广泛,流域面积在1 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湖泊有1 000多个,地表水储量675亿立方米。

内蒙古有水面93.1万公顷,可利用水面为60.4万公顷,已利用水面有49.5万公顷,具有发展淡水养殖的广阔前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