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消化道出血100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100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比较不同病因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汉川市人民医院自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统计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以及常见病因之间治疗效果的比较。

结果消化性溃疡(3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29%),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25%),胃癌(10%),其他(3%),不同病因引起的出血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随机抽取的100例患者的病因主要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不同病因引起出血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对疾病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标签: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临床诊疗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人体内的食管、胃部以及十二指肠等部位出现出血症状,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出现不同程度的呕血或是黑便等情况[1],其中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是最常见的病因。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较为常见的急症,且病情恶化速度非常快,如果患者在发病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便可能危害到患者生命[2]。

笔者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汉川市人民医院自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索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汉川市人民医院自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56.4岁。

1.2诊断及判断标准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标准[3],根据第7 版内科学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筛选患者,出血量判定标准[4]根据2009 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将出血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个等级。

1.3方法出血时间800 mL),则先行止血,再进行内镜检查,嘱患者绝对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禁饮禁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积极补充血容量,预防失血性休克,定期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尿素氮等,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8 mg+100 mL生理盐水或凝血酶5000 U+50 mL生理鹽水口服,静脉泵入奥曲肽或泮托静滴,进行止血和保护胃黏膜,给予营养支持,保持电解质平衡,适当应用抗生素。

1.4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软件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出血量的比较,见表1。

2.2出血原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其次还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见表2。

2.3不同原因出血的治疗比较不同病因引起出血采取的治疗,对疾病的治愈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内科治愈率高达96.6%,内科治疗失败者转外科手术治疗9例,其中死亡2例,见表3。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一种常见疾病,临床有一定的死亡率,对生命存在潜在威胁。

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而研究中也显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这与男性精神压力大,饮食习惯不规律及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较多有关[5]。

消化性溃疡在上消化道出血中所占比例最多,临床也最常见[5],患者往往以呕血、黑便、腹痛就诊,急性者往往有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循序衰竭征象,不典型症状者依靠大便隐血及胃镜等检查确诊,治疗上大部分患者予抑酸药加抗Hp均能治愈,严重者则需手术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往往病情急,出血量大,易引起失血性休克,病死率很高,临床一般以止血,补充血容量,同时行套扎术进行治疗。

胃黏膜病变以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为主,其临床特点包括酗酒,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用药史,胃镜表现为表浅的、多发性点、片状糜烂或出血。

胃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常因癌细胞侵犯周围大血管。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核心为止血、抑酸和维持循环血量[6]。

在临床不同的出血原因,治疗的方法也不相同,通过内镜进行检查,明确出血部位、病因,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治愈率[7]。

在胃蛋白酶与胃酸的作用下,当上消化道出现出血症状时,机体内止血功能受到较大影响,抑制了血小板聚集与凝血块的形成[8],于是抑酸能有效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有研究证明泮托与凝血酶合用,止血速度加快,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持久,副作用少,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明显[9]。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我们采用内科手段能有效控制出血,及时遏制病情继续恶化,给患者及其家人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在内科治疗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时,及时转外科手术治疗能一定程度提高治愈率,而不同病因采取积极治疗,疾病治愈率并无明显差异。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除了肝硬化,癌变等原发病因外,还与生活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除了不断探索研究疾病治疗方案外,还应加强病患的疾病相关健康常识,预防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蔡漫春.56 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
南,2013(4):328-329.
[2]吴群彩.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55.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3-488.
[4]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会.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09,杭州)[J].上海:中华消化杂志,2009:449-452.
[5]索宝军,周丽雅,丁士刚,等.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5):1757-1761.
[6]郭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治疗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3):73.
[7]李晓红.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06(07):66.
[8]高清.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63.
[9]胡芳.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14-15.编辑/张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