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苦情诗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苦情诗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苦情诗来源:杨杰的日志中国古代十大经典苦情诗一切景语皆情语。

10: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总评:描绘了情人间的淡淡爱意。

《竹枝词》是巴渝一带的民间歌谣,古代民间通过对歌来表达爱意。

指的是雷雨过后,一女子独自漫步在湖边,杨柳依依。

突然听到对岸传来一阵山歌,歌声嘹亮,歌词全是情话。

女孩一阵脸红,因为这些话都是对她说的。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东边还是艳阳高照,西边却下起了绵绵细雨。

看似不是晴天,却又像是晴天。

那种朦胧的初恋感觉,青涩而婉转,男子含蓄地表达了对这位美丽女子的爱慕之情。

对岸的歌声,无指定对象,其实只是唱个一个人听的,所以才会有道是无情却有情。

听不懂的也许只是听过就算了,但听得懂的人,怎会不知道歌词中表达的爱意。

经典指数:5苦情指数:59: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总评: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这首《蝶恋花》是一首怀人词,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起来,表现了一种执着诚笃的精神。

形容为在追求思念恋人时,形容憔悴到了衣带渐宽的境界。

在一般人说要放弃的时候,诗人却以一种终不悔的精神,表明了态度。

也许诗人在事业和爱情之间,正做着艰难的抉择。

诗人在仕途上迟迟得不到重用,一身才华报国无门,是不是该继续沉醉于温柔乡中,诗人并不是没有考虑过。

情人此时不在身边,难免陷入孤独而惆怅的境地,人便渐渐消瘦。

只能说在身体上,诗人选择了自我摧残,在精神却不放弃的思想境界。

正是表明了诗人一种矛盾的态度。

身体的自我消沉未必不是逃避现实的办法,诗人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了思念佳人上,既是隐退,又是不屈的抗争。

苦恋至此,情何以堪!经典指数:5.5苦情指数:5.58: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总评:离别的爱情,人约黄昏后。

这首诗在现代社会已经演变成了经典偷情诗句。

鹊桥相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想想,多好的一对啊!可是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只能暗渡陈仓,择日而约。

人世情人节一年只有一次,其余时间只能苦苦等待。

遗憾啊,只怪造物弄人,两地分割,飞星传恨。

但是心有灵犀,即使银河迢迢又怎能阻隔两颗热恋的心呢?即使一年只有一次,即使必须靠喜鹊搭建桥,也要飞来相会,共诉相思啊。

于是柔情似水,干柴烈火。

只可惜佳期如梦,逝者如斯。

好不容易相见了,却又要面临分离。

归路在即,相见时难别亦难,一步三回首,迟迟不忍离去。

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既然我们是相爱的,何必在乎朝朝暮暮呢?经典指数:6苦情指数:67: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总评:帝王的爱情,如民间的爱情,也是有喜有忧。

世俗之爱,被拆散的爱情!这首诗是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连身为皇帝都不能自己做主的时候,必须牺牲自己的爱妃,那是怎样的一种无奈啊。

我不知道当时唐玄宗是否有楚霸王告别虞姬时的那种悲壮,但他肯定是不忍看到自己心爱女人的血的。

这个杨贵妃真是有魅力啊,三千宠爱在一身,竟惹得从此君王不早朝。

也许这不是她的错,男人好色思倾国,但从来都是女人来承担骂名。

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竟玩笑点燃烽火台,引六军皆怒。

最后导致亡国的责任都推到了褒姒身上,留下一笑倾国的骂名。

吴三桂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陈圆圆,当上了民族的罪人。

男人动起真情来,真的什么都可以不顾。

只可惜,唐玄宗爱美人,更爱江山。

让他做选择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忍痛割爱。

“宛转蛾眉马前死”,是怎样的凄凉和悲壮啊!杨贵妃含恨而终,从此与唐玄宗天人永割。

可是堵物思人,曾经的誓言,油上玄宗心头:生愿比翼,死亦连理。

也许对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来说,天长地久还有尽头,惟有这份恨啊,绵绵无期了!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

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

经典指数:6.5苦情指数:6.56 李商隱—《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总评:借物喻人,爱到苍茫还恨少。

隐晦,不伦之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由人生的無奈說起,见面不容易,离别时变得难舍难分。

特別是在春风无力、百花凋谢的季节,这样的场景更使人惆怅。

然后诗人写到相思如蚕吐丝,至死方休,人伤心落泪亦蜡炬如,成灰始尽。

思念一个人至此,要到死方尽,泪成灰始干。

这首诗写得很隐晦,从离别之景,写到相思之苦,心境非常之凄凉。

一句相思之言,让诗人吟成寻死成灰。

诗人似乎有难言之隐,或许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只能以思念寄托相思之情。

这种痴情,当是惊风雨,泣鬼神!苦情指数:7经典指数:75 欧阳修—《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总评:痴加上恨,孤绝如此之痛,不是单恋是什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欧词此句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人间有情痴,痴成了一种恨,为什么要这么痴心呢?这种痴是与生俱来的,人在风月里变得更痴了。

景触动了情,思念便开始了。

就像酒不醉人,人自醉一样。

我不恨你,但是你为什么还要在我面前,惹我生气呢。

不是花动,而是心动了。

就像一个男孩子喜欢一个女孩,很痴情。

女孩觉得这事与己无关。

但事实是:你为什么要长得让这个男孩喜欢呢?男孩得不到女孩的心,还安慰自己,一切都是我的错,与她无关.呵呵,如此痴情一片.即使此时笑语能得人,但得人未必真情意.这是人世间的无奈之情,所谓落花有意随流水,而流水无情.至此,诗人才感慨而发: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我是那么爱你,但你却是不爱我的!苦情指数:7.5经典指数:7.54 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总评:青春的爱情,迷茫的爱情,纪念消失的爱情!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每个烂情的男人背后似乎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爱情。

在应该珍惜的爱情面前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这是一段失去的爱情。

不管是曾经相爱的,还是不曾说出口的爱,都随着时间渐渐消逝了。

唯有记忆是那么清晰可见,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离别和伤感的味道.惆怅啊,时间的脚步流逝的太快,来不及蓦然回首了.诗人最后既像是释然,又像是悔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既然已当成追忆,为什么还要怪当时惘然呢?矛盾之语,正是情人之心境.苦情指数:8经典指数:83 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总评:痴心一片,忘情人间。

弃妇之爱,惊天动地.虽然这是一首描写春怨的诗词,但是这句泪眼问花花不语,当真是人世间最痴情的句子。

一个人,不管是怎样爱了,恨了,怨了,不知道有几个人会到诗中主人公的境界的。

丈夫有了外遇,一腔怨恨积蓄已久.一日赏花,不想却会伤春,悲从心来.意乱情迷间,把眼前的花当成了自己的丈夫,喋喋不休.人已痴恨至此,当是至情至爱.这句诗真是字字血泪啊。

泪眼问花,已物人不分.花却不语,更是悲伧啊!想想自己痴情一片,对方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最后,花终于也禁不住她的苦苦追问,再无力承受这份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痴情,乱红飞过秋千去.花也只是萎谢了,就像她人一样,落得满地狼籍,肝肠寸断.痴心之下的绝望,感人至深。

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女人,如此痴心,当是人世间第一痴情种!苦情指数:9经典指数:92《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评:这是苏东坡的爱妻王弗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妻之后写的感怀诗。

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

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

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

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

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

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苦情指数:10经典指数:91、《雁邱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点评: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

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

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

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

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

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

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

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

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苦情指数:10经典指数:9.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