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帷幕灌浆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开工申请单项目名称:新田县立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合同编号:LXSK2005-C2NO.帷幕灌浆施工组织设计壹、工程概述本次施工主要是对第三副坝坝基进行帷幕灌浆处理,桩号为0+170.75-0+271.25,全线长100.5米,共计布置68个帷幕灌浆孔。
帷幕灌浆按设计为壹排,位于坝内m高程处,距离大坝轴线m,按设计钻孔深入基岩再自上再下分段进行帷幕灌浆,三副坝段帷幕灌浆孔间距1.5m,分三序孔施工。
帷幕灌浆共m。
二、施工进度控制本次帷幕灌浆计划从2006年3月25日进场,2006年3月30日开工,2006年5月30日完工,共历时62天完成本分部工程的施工,见下图,平均日施工强度为m/天。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三、施工平面布置为搞好施工,我标将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切合实际,真正服从于施工,对施工具有指导性。
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1)根据临时设施的布置需要,充分利用坝内平地。
各钻孔、灌浆机械设备均合理布置在坝脚施工区。
(2)施工布置既要有利于生产,易于施工管理,又要方便施工人员生活。
(3)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不占过少占临时用地。
2、具体布置方案(1)临时施工道路:修筑临时道路作为运输材料、设备进场、人员进出的施工道路。
(2)为满足施工要求,在坝内建水泥棚及器材仓库,便于材料和设备器材贮存堆放及施工值班,水泥棚存量在40吨。
(3)灌浆技术部和施工人员生活租用当地民房。
(4)工地施工用水直接从水库中抽取,生活用水和当地居民共同饮用。
施工用电从业主指定的砖厂搭接电源,灌浆技术部管理人员配置手机联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
四、引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①《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②《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25-92;③《水工砼试验规程》SD105-82;④《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试行)SDJ204-81;⑤《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补充部分)DL5006-92;⑥《砼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
五、灌浆材料本次灌浆采用业主方指定的标号为425#(32.5R)的新田县南峰牌水泥,其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材料的质量标准,且附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说明书,每批材料的入库前均按规定进行检验验收,且将检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①水泥灌浆用的水泥符合规定质量标准,施工中不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②水灌浆用水直接从水库抽取使用。
六、钻孔灌浆设备及人员安排①钻孔灌浆设备本次施工计划共投入岩石钻孔灌浆设备2台套。
钻孔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钻头。
灌浆塞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和耐压性能,在最大灌浆压力下均能封闭灌浆孔段,也易于安装和卸除。
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详见下表。
帷幕灌浆施工机械设备表②人员安排施工按二班倒制,钻孔灌浆2台机组,共计4个班。
钻孔灌浆每班配备3人,计12人。
另配备技术员、施工队长、专职电工和专职修理工各1人,共计17人,详见如下:人员安排表七、施工程序帷幕灌浆分三序孔进行,先进行Ⅰ序孔的施工,再进行Ⅱ序孔的施工,最后进行Ⅲ序孔的施工。
帷幕灌浆方法根据灌浆规范及设计指定的方法进行施工。
本次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注的施工工序如下:自上而下帷幕灌浆施工程序:放样布孔→孔段钻孔→孔段冲洗→简易压水试验→孔段灌浆→待凝→下壹孔段钻孔(从复各道工序至设计孔深)→封孔→质量检查 1、施工测量放样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帷幕灌浆为壹排,孔间距1.5m ,分三序孔进行施工。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测量施工放样,采用经纬仪测出帷幕灌浆轴线,再采用钢卷尺在该轴线上丈量孔距,对钻孔进行统壹编号,且在孔位中心钉入木桩,固定孔位;再采用水准仪测出各灌浆孔的孔口高程。
详见孔位布置图。
帷幕灌浆轴线2、钻孔灌浆工艺流程3①钻孔 以部分Ⅰ序孔为先导孔,先进行先导孔施工,边灌边试验,取得成功经验后,指导Ⅰ、Ⅱ、Ⅲ序孔的施工。
在开孔前通过用吊铅球的方法校正立轴,使其保持铅直,钻机安装做到正、钻至距基岩石面尚有套管,且强击套管至基岩面。
基岩层采用XY-100型岩芯钻机Φ75mm钻孔位置偏差控制在10cm 之内,钻孔力求铅直,孔斜率控制在1%之内。
检查孔的位置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确定,孔底偏差要求和灌浆孔相同。
帷幕灌浆钻孔最大允许偏差如下表。
帷幕孔最大允许偏差值 ②钻孔取芯和芯样试验A 、灌浆先导孔、检查孔以及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其它钻孔的芯样按取芯次序统壹编号,填牌装箱或拍照留档,且编制钻孔柱状图和进行岩芯描述。
B 、在钻孔过程中,对钻孔冲洗水、钻孔压力、芯样长度及其它能充分反映岩石特性的因素进行测量和记录,且对芯样进行定点保存,防止散失和混装。
③钻孔冲洗帷幕灌浆孔的裂隙冲洗按规范要求或设计要求的方法进行操作。
钻孔完毕后,采用BW-150灌浆泵洗孔,清洗时水量开至最大挡进行孔内冲洗,直至回水澄清后10min为止,且总的时间要求单孔不少于30min。
对回水达不到澄清要求的孔段,继续进行冲洗,孔内残存的沉积物厚度不超过20cm。
冲洗顺序是先冲洗钻孔,再冲洗岩层裂缝。
冲洗压力采用同孔段80%的灌浆压力,若压力超过1Mpa,则采用1Mpa,以免引起裂缝扩张和岩层的松动、变形。
④压水试验A、压水试验在裂缝冲洗后进行。
压水试验段长壹般为5m~6m,但不大于10m,和灌浆段长度基本壹致。
压水试验前,观测孔内的稳定水位。
压水试验根据监理工程的指示采用“简易压水”及“单点法”进行压水试验。
B、简易压水试验在裂缝冲洗后或结合裂缝冲洗进行。
压水压力为同段灌浆压力的80%,该值若大于1Mpa,采用1Mpa;压水每5min测读壹次压水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取最终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按《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25-92附录A以透水率表示,由相关计算公式(q=Q/pL)计算出透水率。
单点法压水试验按SL62-92附录A执行。
C、帷幕灌浆的先导孔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且按施工图纸要求采用单点法;其它各次序孔的灌浆段,进行简易压水试验;检查孔采用单点法压水试验。
4、灌浆压力灌浆压力:按照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据岩石深度采用0.3~0.6MPa的灌浆压力。
灌浆在短时间内达到设计压力,接触段和注入率大的孔段采用分段升压的方法,如开始时由于吸浆量大等原因,不能立即达到设计压力,则在保证正常操作的条件下,尽快达到设计压力。
5、幕灌浆施工顺序所有帷幕灌浆孔严格进行分序,先进行Ⅰ序孔灌浆,再对Ⅱ序孔进行灌浆,最后进行Ⅲ序孔的施工,所有灌浆孔均采取分序加密的原则。
6、帷幕灌浆①灌浆方式为了减少灌浆段内出现的浆液沉淀现象,确保灌浆质量,采用双管循环式灌浆方式施灌。
浆液壹部分进入岩隙,另壹部分由回浆管返回拌浆桶,如此反复进行,让裂隙得到充分灌注,直至达到设计压力。
灌浆过程中,对每壹灌段都严格按照规程、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以确保工程质量。
②灌浆方法灌浆方法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注的方法。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灌浆塞塞在已灌段段底之上0.5m处,以防漏灌。
孔口无涌水的孔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但在断层,破碎带等地层条件复杂地区则待凝,待凝时间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
③灌浆段长壹般为5-6m,特殊情况下适当延长,但不得大于10m。
灌浆孔的基岩段长小于6m时,可采用全孔壹次灌浆法,大于6m时,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分段灌浆方法。
④制浆及输浆结合本工程特点,采用集中制浆。
制浆材料采用重量称量法,称量误差小于5%。
采用上下桶式的高速制浆机,浆液搅拌均匀,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
浆液从制备至用完,不超过4h,如超过4h,则废弃。
浆液输送采用能承受1.2Mpa压力的胶管进行输送,接头处连接牢固。
输浆原则是避免水泥浆在输送管道中沉积,输浆完毕后立即对输送管道进行冲洗,以备下次使用。
⑤灌注灌浆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分三序孔进行灌注。
当地质情况复杂时先采取钻勘探孔,记录、分析地层情况,进行简易压水试验且报监理工程师,拿出具体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灌浆浆液拌制不均或达不到设计水灰比不允许施灌,灌浆浆液由稀到浓。
全孔每段采用壹次性灌注,当因外界因素和特殊情况影响中断时,采取扩孔再灌浆的补救措施。
钻孔完成后,下入射浆管,胶栓塞在段长顶部,射浆管距离孔底不大于0.5m。
采用BW-150型灌浆泵,先送入清水,确认管道无堵塞后,制浆站即可输送浆液进行灌注。
⑥浆液变换灌浆浆液的变换,遵循由稀到浓的原则,逐级改变。
浆液的水灰比采用灌浆试验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灰比施灌,也可根据施工规范5:1、3:1、2:1、1:1、0.8:1、0.6:1(重量比)六个比级进行。
灌浆稠度初始水灰比采用5:1,如简易压水或无回水则采用3:1或2:1开灌。
灌浆浆液的变换原则:A、当某壹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之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则改浓壹级水灰比灌注;B、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越级变浓,但越级变浓后,如灌浆压力突增或吸浆率突减,立即查明原因,且改回原水灰比进行灌注。
C、灌浆中,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吸浆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⑦特殊情况的处理A、中断处理:灌浆工作壹般连续进行。
若因停水停电或机械故障中断,尽快恢复灌浆,中断时间超过30min,立即设法冲洗钻孔,或必要时进行扫孔,然后再恢复灌浆。
恢复灌浆使用最稀配比制浆。
B、地面冒浆处理:灌浆过程中,发现地面冒浆时,可根据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加浓浆液、降低压力以及中断间歇等方法加以处理。
C、串孔:灌浆过程中和邻孔发生串通时,壹般采用下述方法处理:a.如串浆量不大,在被串孔内采取冲洗措施,使水泥浆不致充填孔内,可继续灌浆;b.如串浆量大,则和被串孔同时灌浆,且适当降低压力。
防止岩层抬动;当不采用同时灌浆方法时,采用灌浆塞封堵被串孔,继续实施对灌浆孔的灌浆。
灌浆结束后,立即将被串孔的灌浆塞取出,且扫孔洗净,进行补灌。
c.如被串孔正在钻进,则立即停钻。
D、特大耗浆:在经过正常变浆、且浆液稠度已达水灰比0.6:1后,如孔段吸浆率仍很大,灌浆难于结束时,壹般采用下列措施处理:a.降低压力,使吸浆率不超过1~2L/min·m灌注。
在此情况下若灌注的干料已达限定数量后吃浆率仍不减小,采用间歇灌浆。
b.浆液中掺速凝剂灌注,速凝剂的掺量根据速凝剂的品种由试验确定。
c.灌注水泥砂浆等。
E、地面抬动:灌浆过程中发现地面抬动,立即降低压力,然后分析抬动原因,采取防止抬动的措施。
F、有涌水灌浆段处理:如灌浆孔段有漏水,灌浆前测出涌水压力,其灌浆压力为设计压力+涌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