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痛的急诊思维和处理规范

胸痛的急诊思维和处理规范

ACS是由于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或激发血栓形成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症 包括
➢不稳定性心绞痛(UA)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
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与危险性不均一等特征。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ACS
白色血栓
红色血栓
AMI 治疗的理论基础
胸痛的伴随症状
• 是诊断内脏性疼痛的关键。 • 伴随症状可作为首发主诉,如出汗应考虑严重的内脏性疼痛。 • 晕厥或几乎晕厥应高度怀疑心愿性疾病或肺栓塞。 • 呼吸困难倾向于心源性或肺部疾病。 • 恶心与呕吐应考虑心源性或胃肠道疾病。
非致命性胸痛的特点
• 胸部有局部压痛。 • 随呼吸、体位或进食加重。
院,FMC-器械目标时间<120分钟
FMC: first medical contact
J Am Coll Cardiol 2013;61:xxx-xxx.
总缺血时间:每一分钟都有意义
1年死亡率(%)
总缺血时间每延长30分钟,1年死亡率增加7.5%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0
STEMI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部分心肌无血流供应
•导致患者致死及致残重要因素 •尽快开通梗塞相关血管(IRA)挽救濒死的心肌
需要紧急再灌注治疗!!!
尽早再灌注治疗可以显著降低AMI病死

4.0
时间对再灌注治疗非常重要!
3.5% 3.0
Absolute %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at 35 days
原因众多;预后不一
心脏(主动脉)性:AP、AMI、心包炎、主动 脉夹层、主动脉窦瘤破裂
非心脏性:
--肺/胸膜:肺栓塞、气胸、肺炎、肺癌、肺动脉高压、 胸膜炎、胸膜肿瘤、等
--食管:食道贲门失迟缓症、反流性食道炎、等 --纵膈:肿瘤、脓肿、等 --胸壁组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等
功能性疼痛:心脏神经官能症、过度通气
否 高级生命支持 是 ACS救治流程
胸痛急救流程
几种常见胸痛 --可能致命的
急诊常见危及生命的胸痛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不稳定心绞痛(UA) 急性ST段抬高的心梗(STEMI) 非ST段抬高的心梗(NSTEMI)
肺栓塞(PE) 急性主动脉夹层 张力性气胸 心包炎伴心脏压塞 食管破裂
ACS --概念、特征
2.0
2.5%
1.8% 1.6%
1.0
0.5%
0.0
0 – 1 2 – 3 4 – 6 7 – 12 12 – 24
Time from onset of symptoms to treatment (hours)
The Fibrinolytics Therapy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Lancet. 1994; 343:311.
总缺血时间
as soon as possible
患者相关延迟
转运时间
D2B,D2N时间
出现症状
急救系统
医院
• 患者教育 • 识别心肌梗死症状 • 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 • 联系急救系统
• 快速启动
• EMS人员在初次接触患者后做12导联ECG • 直接将患者转运至可行PCI医院,FMC-器械目
标时间<90分钟 • 快速将患者从不能行PCI医院转运至可行PCI医
诊断思维的程序
必要的辅助检查
血常规; 大便潜血; 心肌酶学; ECG、X-ray; 肝肾功能;
腹部B超、心脏超声; D-dimer; 主动脉螺旋CT; 动脉血气; 冠状动脉造影;
10min内完成第一份ECG及查体
20
诊断思维的程序
急性胸痛辅助检查的顺序
心电图 CK、CK-MB、TnT、TnI、D-dimer、
• 它们都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而早期快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 其中,ACS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是急性胸痛患者需要鉴别诊断的主要疾病。
心血管急症抢救的时效性
➢ AMI后1h内得到再灌注治疗,死亡率为1%;6h 内得到治疗,死亡率约为10-12%。 --在再灌注治疗的时间上,期望是溶栓开始(门-药 时间)在30min内,血管介入(PCI)开始(门-球囊时 间)在90min内。
11
胸痛的性质
• 心绞痛常被描述为:紧缩样、压榨样。 • 撕裂样常是夹层的典型描述; • 锐痛或刺痛在肺源性或肌肉骨骼疾病中较为常见。 • 食管炎、膈疝常呈灼痛或灼热感;
胸痛发作时的活动状态
• 劳力活动时的发作一般都是心绞痛。 • 而静息状态下发生并呈进行性加重的胸痛则常见于心肌梗死。 • 突发的胸痛为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或气胸 • 餐后疼痛大多数由胃肠疾病引发。
*存在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应尽快转运至可行PCI医院,无论延迟时间 DIDO: door-in– door-out FMC: first medical contact
J Am Coll Cardiol 2013;61:xxx-xxx.
溶栓治疗的时机
<3小时
最有意义,IRA 的再通率高,死
➢ 急性主动脉夹层如未能得到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 疗,早期死亡率约为每小时1%,半数左右将死 于发病后48小时内。
漏诊误诊AMI等,后果严重
急诊每年大约会漏诊3-5%的AMI… --其中大约25%的患者短期内死亡。 --也大约占了20%的急诊赔偿费用。
将低危患者收入院, 导致不必要的过度医疗; 医疗费用明显升高。
亡率明显降低,
其临床疗效与直 接PCI相当
3-12小时
只有较少意义,其 疗效不如直接PCI, 但临床仍能获益, 对于有条件行转 运PCI者,可行转 运PCI治疗
>12小时 临床益处不大
(新的专家共识 提示,若无介入 或转运条件,溶 栓仍可获益)
应注意的问题
25%的AMI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30%的AMI缺乏ECG特异改变 大约1/3的急性胸痛患者心电图表现为正常,而
7.5
>3小时 7.7
系统延迟包括:EMS延迟、DIDO、转运 时间和D2B/D2N时间
4 2.6
0 1-2小时
2-3小时
>3小时
来自DANAMI-2(Danis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2 )研究的1572例STEMI患者随机 接受溶栓或直接PCI治疗,观察系统延迟时间与死亡率的关系
血气分析、电解质; 放射检查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
21
急诊处理
How
to do
不确定的胸痛患者留观6h以上, 观察演变, 防止出现离院后猝死。警惕不典型胸痛 !
警惕不典型胸痛 !

胸痛的严重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老年患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上腹胀痛或呕吐等;

老年患者新近出现的或近期加重的胸闷或气短、疲乏;

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颈部、咽部、下颌部或牙痛。

……
急诊胸痛的处理原则
• 快速评估病情,识别高危患者。 • 稳定生命体征。 • 对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人应常规留院观察病 情的演变,严防患者院外发生严重危及生 命的事件。
急性胸痛救治流程
急性胸痛提示严重疾病,呼叫EMS(120)
胸痛的位置
• 与内脏疾病相比较,局限于小范围的疼痛更常见于躯体性疾病,而不是内脏性的。 • 位于胸部两侧则心源性的可能性小,而肺部胸痛的可能性大。 • 位于下胸部或上腹部可能是心源性或胃肠道病变。
胸痛的放射特点
• 胸痛向背部放射时,常提示其病因为主动脉夹层或胃肠道疾病,特别是胰腺炎或后位溃疡。 • 下壁或正后壁心梗可表现为胸背部疼痛。放射至肩臂、颈部或下颌应怀疑心绞痛。 • 先位于背部,特别是双肩胛间区,再转移到颈底部,应怀疑主动脉夹层。
胸痛 --急诊思维和处理规范
胸痛
急诊最常见的病人群之一 --约占急诊内科病人5-10%
胸痛的临床特点
▪ 临床表现的差异 ▪ 病种繁多 ▪ 严重者危及生命 ▪ 可救治性
胸痛的临床特点
• 以胸痛为首发表现的致命性疾病包括: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 急性肺栓塞(PE) • 主动脉夹层 • 张力性气胸
无论溶栓还是直接PCI,系统延迟时间的增加升高STEMI患者30天死亡率
溶栓
16
溶栓
30天死亡率(%)
在首诊医院行直接PCI
12
11.5
9.5
8
6.9
5.6
4
30天死亡率(%)
转诊行直接PCI
时间(分钟)
患者延迟
DIDO
D2B/D2N时

EMS延迟
转运时间
0 <1小时
16
直接PCI
12
8
1-2小时
2-3小时
至导管室行直接PCI FMC-器械时间越快 越好,且≤120分钟 (推荐I, 证据级别B)
若FMC-器械时间>120分钟, 30分钟内给予溶栓药物 (推荐I, 证据级别B)
再灌注失败或再闭塞患者
紧急转运至可行PCI医院 (推荐IIa, 证据级别B)
3-24小时内转运行冠脉 造影和再血管化治疗
(推荐IIa, 证据级别B)
如何命中目标 !!
我国胸痛诊治现状
• 胸痛诊治缺乏规范流程
• 治疗不足现象严重
• 许多医生不能将急性胸痛迅速准确甄别,延误了救治时间, 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 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率低:只有30%接受了再灌注治疗, 其中直接PCI 16.3%
• D2N时间平均55-61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