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概论(一)待做1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 A 《神农本草经》• B 《黄帝内经》• C 《伤寒杂病论》• D 《八十一难经》2最早记录《黄帝内经》的书籍是()。
•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汉书·艺文志》• D 《新唐书》3比较贴和实际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除《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以外,还有那本经典著作()。
• A 《伤寒杂病论》• B 《金匮要略》• C 《温病》• D 《脉经》4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都是产生汉代以前。
()••5《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
()••6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 A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 B 《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温病条辨》• C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金匮要略》• D 《难经》、《中藏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7《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 A 《史记》• B 《脉经》• C 《汉书艺文志》• D 《七略》8以下可以作为否定《黄帝内经》作者是黄帝的依据,除了()。
• A 该书中的官名• B 修辞用法• C 书中使用的历法方式• D 有真实的作者考证依据9《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10《黄帝内经》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提交作业暂时保存《黄帝内经》概论(二)待做1()被任命整理《黄帝内经》等书籍。
• A 刘向• B 班固• C 司马迁• D 班超刘向编撰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
• A 《旁篇》• B 《神农本草经》• C 《金匮》• D 《玉机》3《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一共()卷。
• A 53• B 54• C 55• D 564第一次发现《黄帝内经》是在班固编著《汉书》时期。
()••5刘向父子编著《七略》之前,没有发现《黄帝内经》的存在。
()••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卷。
• A 224• B 216• C 220• D 1967下列选项中,包括在《汉书·艺文志》“七经”之列的是()。
•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金匮》• D 《玉机》8《黄帝内经》一书主要总结了()时期的医学成就。
()• A 汉代• B 秦汉及其以前• C 上古• D 春秋战国9《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10早在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已经存在并为扁鹊所用。
()••提交作业暂时保存《黄帝内经》概论(三)待做1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了《素问》、《九卷》和()。
• A 《金匮要略》• B 《脉经》• C 《八十一难经》• D 《黄帝内经》2皇甫谧把()、《九卷》当作《黄帝内经》。
• A 《伤寒杂病论》• B 《素问》• C 《金匮要略》• D 《神农本草经》3()写的《针灸甲乙经》。
• A 张仲景• B 华佗• C 皇甫谧• D 刘向4《黄帝内经》是一本医学论文集。
()••5《针灸甲乙经》是现存见到的第一部针灸著作。
()••6刘向刘歆父子依据古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将有关医学著作进行整理分类,其中《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主要反映()地区。
• A 北方和游牧民族• B 沿海地区的医学文化• C 西部和农业民族为主• D 无从考证7一般认为,()是最早的儿科医学典籍。
• A 《九卷》• B 《八十一难经》• C 《胎胪药录》• D 《阴阳大论》8《扁鹊内经》和《扁鹊外经》反映的是当时沿海地区的医学文化,其为诊脉的方法开辟先河。
()••9《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提交作业暂时保存《黄帝内经》概论(四)待做1()写的《中国医学思想风土·黄帝内经》。
• A 夏目漱石• B 村上春树• C 山田庆儿• D 渡边淳一2《黄帝内经》的内容不包括()。
• A 哲学观• B 养生观• C 诊法• D 面相3清朝张志冲的两本著作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和()。
• A 《黄帝内经太素》• B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C 《黄帝内经素问》• D 《类经图翼》4《黄帝内经》里面的观点没有矛盾。
()••5中医学又被称为“歧黄之术”。
()••6《黄帝内经》中有关五运六气的内容是由唐代医学家()重新编纂《素问》加进去的。
()• A 孙思邈• B 陈藏器• C 岐伯• D 王冰7根据《黄帝内经》中篇目论述内容的不同划分的五个医学流派,其中少师和()被合称为前期二派。
()• A 黄帝派• B 伯高派• C 岐伯派• D 少俞派8在现行流行的四种《黄帝内经》版本中,能够较好反应原书面貌的是()。
• A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B 《类经》• C 《黄帝内经太素》• D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9岐伯所说的手太阴肺经与《雷公篇》所述的手太阴肺经,二者走势相同。
()••10《黄帝内经》较为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各家学派有关经络学的立场,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书中理论相互矛盾的原因。
()••提交作业暂时保存上古天真论(一)待做1现在我们对《上古天真论》的理解需要借助()思想。
•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2 “天真”的意思是()。
• A 归• B 朴• C 俗• D 道3朴、璞和()的概念相似。
• A 玉• B 素• C 纯• D 原4《黄帝内经》又被称之为《素问》。
()••5天真的具体表现为“德”。
()••暂时保存提交作业上古天真论(二)待做1女子的生命表现是以()为一周期。
• A 6年• B 7年• C 8年• D 9年2男子的生命表现是以()为一周期。
• A 6年• B 7年• C 8年• D 9年3妇女身体衰落是从阳明脉开始。
()••4男子身体衰落是从肝气开始。
()••暂时保存提交作业上古天真论(三)待做1术是指()。
• A 武术• B 道法• C 技术• D 法术2天以六为劫,地以()为制。
• A 七• B 八• C 九• D 十3()是指绝对的精神上的乐趣自由。
• A 生乐• B 极乐• C 至乐• D 快乐4五脏六腑中的“脏”属阳。
()••5数字的思维来自《周易》。
()••暂时保存提交作业上古天真论(四)待做1只有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才能避免虚邪贼风。
• A 各从其欲• B 心安而不惧• C 避之有时• D 气从以顺2长寿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精神内守,二是避免()。
• A 不惧于物• B 虚邪贼风• C 嗜欲• D 愚智贤不肖3心安而不惧,“惧”的意思是动。
()••4只有做到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才能达到天真。
()••暂时保存提交作业生气通天论(一)待做1《生气通天论》集中讲述了()思想。
• A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 仁义礼智信• C 天人合一• D 养生2其生五,其气(),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
• A 一• B 三• C 五• D 七3养生的最高原则是()。
• A 补药• B 掌握方法• C 锻炼身体• D 顺应自然4人身的阴阳平衡协调,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5“天人合一”思想概念是由庄子阐述的,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学家王阳明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暂时保存提交作业生气通天论(二)待做1人体的生理过程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存在()关系。
• A 不相同• B 相同• C 不同步• D 同步2人体与自然万物同受()法则的制约。
• A 阴阳• B 自然• C 五行• D 进化论3人与天地相参,与()相应。
• A 春夏• B 秋冬• C 日月• D 阴阳4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构成物质。
()••5人的生理周期也与月亮圆缺有着重要关系。
()••暂时保存提交作业生气通天论(三)待做1在《素问·脉要精论》里,夏的代名词是()。
• A 规• B 衡• C 矩• D 权2春脉表现为()。
• A 下浮• B 沉脉• C 浮脉• D 脉骨3现在最流行的诊法是()。
• A 十二经脉遍诊法• B 独取寸口法• C 人迎、气口诊法• D 三部九候诊脉法4“冬至”阳最为充盈,而阴气才开始产生。
()••暂时保存提交作业生气通天论(四)待做1六十甲子表,以甲子年开始,以()年结束。
• A 庚申• B 癸亥• C 辛酉• D 壬戌2如果一个人高烧,他在下午三点以后体温会升高。
()••3按照中国古历法,一年总共有365天。
()••暂时保存提交作业生气通天论(五)待做1在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通的前提下,()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A 经脉• B 阴气• C 阳气• D 意念2阳气代表()。
• A 人体的功能、热量• B 身体强壮• C 呼吸之气• D 美丽3只有保持阳气的稳定,才能有()。
• A 闭九窍• B 外壅肌肉• C 卫气解散• D 平和安定的心态4阳气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扩散出去。
()••5如果你起居不规律,阳气就会外浮。
()••暂时保存提交作业生气通天论(六)待做1()时期强调阳气的重要作用。
• A 汉朝• B 唐宋• C 元朝• D 明清2《伤寒杂病论》是以《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中()为基础写成的。
• A 暑• B 湿• C 寒• D 气3黄芪具有凝血的作用。
()••4浮肿、水肿是由两种不同的病因造成的。
()••暂时保存提交作业生气通天论(七)待做1“四维”是指()。
• A 空间• B 时间• C 支天的四柱• D 思维2风邪伤人,会导致()。
• A 发热• B 浮肿• C 伤筋膜• D 出汗3()中的《脉解篇》对煎厥的解释为“善怒者”。
• A 《黄帝内经》• B 《类经图翼》• C 《伤寒杂病论》• D 《温病》4煎厥和薄厥都是由内因导致的疾病。
()••5“厥”的本义是指突然昏倒。
()••暂时保存提交作业生气通天论(八)待做1煎厥和()是中风病的两个类型。
• 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B 薄厥• C 脑出血• D 脑血栓2由于夏天出汗过多,引起汗腺发炎,皮肤表面生出来的小红疹,叫做()。
• A 疮• B 渣• C 疿• D 痤3半身不遂是偏瘫的俗称。
()••4偏枯不会伤及人体健康。
()••暂时保存提交作业生气通天论(九)待做1“疟”的意思是()。
• A 苛刻• B 严重• C 寒冷交替的疾病• D 无法忍受的痛苦2“疟”多发生于()。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3阳气在()是最盛的时候。
•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4风疟就是指疟疾。
()••5疟疾导致人出现持续的发热症状。
()••暂时保存提交作业生气通天论(十)已完成1()是健康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