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1第四讲古文字学基础知识第二节六书理论及汉字的性质幻灯片2●六书理论●六书名称由来●六书详解●●汉字的性质●六书理论简评幻灯片3六书名称由来●六书名称之首见:●《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
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幻灯片4汉代六书三家说●班固●郑众●许慎幻灯片5第一家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幻灯片6第二家:东汉郑众●《周礼注》:“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郑玄注《周礼》所引)幻灯片7第三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幻灯片8六书最终定名、定序●唐·张参《五经文字·叙》称说“六书”,采用了许慎的细目,班固的次第,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尔后经历代学者传承,相沿至今。
幻灯片9六书详解●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四体二用练习汉字的性质讨论幻灯片10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描画事物形体的轮廓或所具特征幻灯片11象形字的类别●1、整体象形字:描画事物的整体●2、局部象形字:描画事物的局部●3、衬托象形字:在描画事物形体的基础上加以其他部件用以衬托幻灯片12幻灯片13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通过抽象符号的组合和标示创制汉字的方法幻灯片14指事字的类别●1、纯粹指事字:用纯粹抽象符号所构成。
●2、加体指事字: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抽象符号用以标指意义,所加符号不能独立城字。
●3、变体指事字:用增减笔划或改变字形的方法来创制新字。
幻灯片15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独立成字的象形符号幻灯片161、同体会意字●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相同的符号创制的会意字。
幻灯片17以下几个同体会意字的音义?●轰淼犇羴晶磊驫焱森●驫 biāo:衆马奔驰貌。
幻灯片182、异体会意字●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的符号创制的会意字。
幻灯片19会意字要点●1、造字构件均为意符,与声音无关。
●2、大部分会意字的各个造字构件均能独立成字。
●3、一部分会意字的某些构件无法独立成字。
幻灯片20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用形符(意符)和声符(音符)组合在一起创制汉字的方法。
●表意字+声符:●假借字+意符:●表意字+意符:幻灯片21形声字的结构●左形右声:柏、波、缝、赌、江、河、语、词●左声右形:鸠、鷄、期、魂、魄、都、郡●上形下声:草、罟、箭、莲●上声下形:当、堂、掌、赏●外声内形:闻、凤、辫●外形内声:圃、里●声占一角:徒、病●形占一角:疆、颖、赢●特殊字形:贼幻灯片22关于形声字●1、形符的表义功能●2、声符的表音功能●3、特殊形声字幻灯片231、形符的表义功能●绝大多数形符并不能确切地表示具体的字义,而只能表示字的意义范畴或事物的类属。
如:●肯(肯綮)、胡(兽类颈下垂肉)、脩、胥(蟹酱)、肖●胃、肠、胆、胰、肝●胳膊、腿、股、胫、臂●肥、肿、腻、胤(子孙相承)、胹幻灯片242、声符的表音功能●A、声符具有表示形声字字音的功能。
如:中——盅忠衷仲●B、但是从现代普通话语音系统的角度看,很多形声字声符的表音功能是不准确的(工:江;台:治),这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幻灯片25●1)有些形声字在造字之初其声符与形声字的读音只是近音关系,并不完全相同。
●可:苛、舸、何(声母发音部位相同)●喿:燥、操、臊(声母发音部位相同)●条件:语音近似。
幻灯片26●2)历史音变所致:绝大多数形声字在造字之初与其声符读音相同或相近,随着后世语音的不断发展,形声字与其声符在读音上产生了差异:●a、古无轻唇音:●分:汾、扮、颁、贫●甫:脯、蒲、补、逋●b、古无舌上音:●登:瞪、澄、橙●兆:桃、逃、眺幻灯片273、特殊的形声字●《说文》说解形声字,一般用“从某,某声”,如:●江:从水,工声;●河:从水,可声;●玩:从玉,元声。
幻灯片28省形●形符减省笔划,“从某省,某声”。
●星:从晶省,生声。
●弑:从杀省,式声。
●归:从止,从妇省,duī声。
幻灯片29省声●声符减省笔划,“从某,某省声”。
●珊:从玉,删省声。
●船:从舟,铅省声。
●夜:从夕、亦省声。
幻灯片30亦声●声符兼表义,从某,(从)某,某亦声。
●价:从人、贾,贾亦声。
●仲:从人,从中,中亦声。
●息:从心,从自,自亦声。
●箕、洲、趾、暮练习幻灯片31古文字基础知识练习●根据形体,写出下列字形的楷体,并根据六书原理分类:幻灯片32幻灯片33幻灯片34辨析词义●见、视、望、看、瞻幻灯片35见、视、望(朢)、看、瞻幻灯片36●见,视也。
●段注:见,视也。
析言之有视而不见者、听而不闻者。
浑言之则视与见、闻与听一也。
●视,瞻也。
幻灯片37●瞻,临视也。
●瞻前顾后、高瞻远瞩、瞻仰●望,远视也。
——南朝梁·顾野王《玉篇》●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庄子·天运》●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幻灯片38●看,睎也,从目下手。
●睎,望也。
●引领遥相睎。
——《古诗十九首》幻灯片39见、视、望、看、瞻●见:一般意义的看,强调结果●看:向远处看→→一般意义的看●望:向远处看●视:一般意义的看,强调动作,后被“看”替代●瞻:向远处看、向高处看●看作:视为幻灯片40爨●《说文》:臼(jū)象持甑,冂(jiōng )爲竈口,廾推林内火。
幻灯片41请敬畏我们的传统●莫砺锋南京大学讲演●日期:2009-08-01●作者:莫砺锋●来源:文汇报幻灯片42请敬畏我们的传统●一、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二、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精神血脉●三、“西学”成为冲击传统文化的工具●四、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心不可失幻灯片43二、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精神血脉●……恰恰是这种至今仍然被超过十亿的人口每天都在使用的文字,曾经受到最严厉的批判甚至谩骂。
●在五四时代,钱玄同和鲁迅都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话。
●稍后,废除汉字的主张也差点由某些政治人物付诸实施。
时至今日,随着形形色色的汉字输入法在电脑键盘上大放异彩,那种把电脑时代视为汉字死期的说法是没人再提了,但总还有人对汉字要走拼音化道路的主张恋恋不舍。
幻灯片44Sīkǎo wèntí●Rúguǒméiyǒu hànzì……幻灯片45●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相传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那真是先民们在发明汉字时惊喜心情的生动描述。
●要是没有汉字,神州之大,各种方言的差别又几如外国语言,操着各种方言的人们如何进行思想交流?要是没有汉字,我们怎能通过阅读典籍而理解祖先留下的浩繁文本?幻灯片46●拼音文字当然有其优点,但是又何尝没有缺点?随着语音的不断变化,拼音文字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变得面目全非。
英国诗人乔叟死于609年前,可是今天的英国人或美国人中有几人能读懂乔叟作品的原文?然而我们现在来阅读《论语》、《孟子》,在文字理解上并没有太大的障碍,那可是2000多年前的文本!幻灯片47●如果强行实施了汉字拼音化,比如把我们的唐诗宋词都用汉语拼音排印出来让人阅读,不说美感的严重丧失,即使只求意义上的准确解读,恐怕就大成问题。
况且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又如何全部转换成拼音文字?如果不转换,那么只认识拼音文字的现代中国人又如何能掌握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如今的韩国人中十有八九不能阅读本国的历史文献,就是我们实施汉字拼音化的一个前车之鉴。
幻灯片48●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本民族文化的精神血脉,是维系该民族的精神凝聚力,是实现民族认同的利器。
●法国文学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它生动刻划了即将被禁止说法语的一群阿尔萨斯人对母语的无比热爱。
尽管有人指出,多数阿尔萨斯人本来就是操德语中的阿列曼方言的,但并不影响这篇小说的意义。
幻灯片49●英国人常把英语称为Sweet English,还认为英语比英国的北海石油更加宝贵。
难道汉语、汉字就不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一定要用世界语或英语,甚至用罗马字母的拼音文字来取代汉字?幻灯片50●如今在中国热心推广世界语的人基本销声匿迹了,但英语热却达到了非同寻常的程度。
在有些人的眼中英语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母语。
●有些当代诗人甚至声称他们从来不读唐诗宋词,只愿意从西方诗歌中汲取艺术营养。
这就像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荒谬。
●在我看来,只要你用汉语进行思考,用汉字进行写作,中华传统文化就悄悄地渗透进你的文本中。
传统渗透在汉语和汉字的深处,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都不可能摆脱传统的影响。
幻灯片51●同样,学术研究更不可能与传统切割。
即使你能得心应手地运用现代西方语言学理论所提供的新方法,但要在古代汉语研究上做出点成绩来,那就必须精读《尔雅》、《说文》等经典著作,必须熟悉“六书”以来的小学传统。
返回幻灯片52象形字:象…之形、象形●自,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属皆从自。
●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
●鱼,水虫也,象形。
鱼尾与燕尾相似。
幻灯片53指事字●上,髙也。
此古文上,指事也。
●小,物之微也,从八丨见而八分之。
●刃,刀坚也。
象刀有刃之形。
●母,牧也,从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本,木下曰本。
从木,一在其下。
●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
幻灯片54会意字:从某从某;从某、某;●盥,澡手也。
从臼水临皿。
●炙,炮肉也。
从肉在火上。
●臽,小阱也,从人在臼上。
●林,从二木。
●采,捋取也。
从木从爪。
●秉,禾束也,从又持禾。
●益,饶也。
从水、皿。
●雀:依人小鸟也,从小隹。
幻灯片55形声字:从某,某声●霸,月始生,从月,䨣声。
(pî)●贼,败也,从戈,则声。
●在,存也,从土,才声。
●纲,维紘(hïng )绳也。
从糸,冈声。
幻灯片56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说文:●考,老也。
从老省,丂(kǎo)声。
●老,考也。
●转注三家说(P161)●1、江声:同部首说——同部首之字皆为转注。
●2、戴震、段玉裁:互训说——互为训释之字为转注●3、朱骏声:引申义说。
幻灯片57甲骨文、金文——老金文——考幻灯片58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依据音同或音近的原则,用已有的字形记录与其字形结构本身毫无意义联系的其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