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549家(> 1000元)
三、在夹缝中步履维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 计阻挠,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 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二:茶叶从汉口运至张家口要经过63个厘金 分卡,沿途捐税达13种之多,税率高达40%到50%。当 时统兵人员未经政府部门批准设厘卡抽课的现象也非 常多。 在材料中你发现民族工业在什么处境中发展?
洋务企业及特征
洋务企业的评价 出现和初步发展
民族工业
在夹缝中步履维艰
本课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某些抵制

C

2.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直 接原因是( C ) A.西方科技的传播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B.重商思潮的影响 D.改良思想的推动
李鸿章(1823—1901), 洋务派和淮军首领。字少 荃,安徽合肥人。1861年 编练淮军,攻太平军,升 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提 倡“自强”、“求富”, 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 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 津榆铁路、开平煤矿等, 建立北洋舰队。
张之洞在湖广 总督任内,兴实 业、办文教、练 新军,使其坐镇 的武汉,继上海、 天津之后,成为 又一洋务基地和 近代大都会。
第2课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1、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忧外患。 2、洋务派与顽固派:“体用之争”。 3、洋务运动领导机构:总理衙门。 4、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西方工业革命
侵略 中国 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英法联军
1 . 洋 务 运 动 的 背 景
太 平 天 国 19 世 纪 50 60 年 代 的 清 政 府 -
资本主义萌芽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企业的诱导 外资企业的刺激 民 族 工 业 的 出 现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侵 略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
思 考 : 民 族 工 业 的 出 现 有 什 么 地 域 特 点 ?
贻来牟机 器磨坊
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长隆缫 丝厂
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探究:民族工业在什么时间出现第一次发展机遇?为什么?
四.洋务运动的评价
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愿望
培养了人才,传播西学。
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民族工业的出现 和初步发展


民族工业的出现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民族工业的出现
探究: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族工业出现的历史 条件有哪些?
洋务派
冯桂芬(1809— 1874),江苏苏州人,道光
进士。他曾任李鸿章的幕僚, 为其镇压太平军出谋划策,但 他重视经世致用之学,注意研 究西学,多次建议改革,提出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理论, 主张“采西学”、“制洋器”, 发展军事工业以及其他事业。 他的思想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 同时又被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 先导。著作有《校邠庐抗议》 等。
如何理解“中体西用”?19世纪60年代为何 会出现这种思潮?
1.“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 指中国传统的体制和文化;“西用”指西方的技术。 即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中国固有的制度的纲常礼 教。 2.19世纪60-90年代,西学在较广泛的层面传输进来,对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当 时清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在如何维护清朝统治的问题 上出现了倡行“中体西用”的洋务派,他们在继承和发 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基础上,大力创办洋务企 业,以实践行动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19 世 纪 末 20 世 纪 初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实业救国的热潮
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张謇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1899年)
1907年徐祥林在上海创建的振华纱厂
3 年 民 族 工 业 分 布 图
1
(家)
8
9 5
时间 1894年
1895— 1913年

1 9 1
工矿企业总数 资本总额 发展速度 约200家 3519.1万 元 120288万 15% 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 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 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探究:洋务派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危机? 目的是什么?
军事 企 业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兴建的 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 模最大的兵工厂。江南制造总 局全厂有2000多名工人,包括 16个分厂。据《江南制造局记》 的粗略统计,1867~1904年该 厂制造了车床138台,刨床、 锯床、翻砂机等母机性的机器 117台,起重机84台,汽炉机 32台,汽炉15座,抽水机77台, 轧钢机5台,其他各种机器135 台。除制造大量的机器外,还 制造了枪炮、轮船和炮弹、枪 弹、火药等军械。到19世纪90 年代,制造局大约每日能够生 产各种子弹90 000颗,每月能 造地雷200枚,每年造无烟火 药60 000余磅。
2.洋务企业及特征
类 型
军用 企业
口 号
代表 人物
曾国藩
代表 企业
安庆内 军械所 江南制 造总局
特征
评价
自 强
李鸿章
第一家官办军用企 封建性为 业 主,带有 一定资本 主义色彩。 当时国内最大的官 办军用企业
近代工业的 起步。 存在弊端, 制约发展。
民用 求 企业 富
李鸿章
开平 煤矿
第一个使用机械开 资本主义 采的煤矿 为主,带 有一定封 建性。
研究晚清保守派倭仁的著作
洋务派提出挽救清王朝统治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提示: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实现自强和富强。 与19世纪40年代的西学活动相比,这一时期的西学 有什么继承和发展? 继承:主张“师夷”之长技来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发展:西学内容从军事技术扩展到工艺技术和学堂教 育,并付诸实践,兴办洋务,开展洋务运动。 洋务派与顽固派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本质如何?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开平矿物局股票 开平矿务局外景
铁路
唐胥铁路,1881年6月建成,为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铁路全长11公里,以 后陆续延展至天津和山海关。图为李鸿章视察唐胥铁路情景。
铁路
唐胥铁路上马拉车运煤 唐胥铁路,1881年11月建成,为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铁路 全长11公里,以后陆续延展至天津和山海关。
本课练习
二、问答题
1.简述中国近代工业艰难起步的过程。 2.全面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课外活动建议:
搜集资料思考: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近代工业发展状况的差异。
顽固派
倭仁(1804—1871),
蒙古正红旗人。长期反对清政府兴 办洋务。1871年授文华殿大学士, 遗著辑为《倭文端公遗书》。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 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 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 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 诚学, 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 来未闻有持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同治六年25日大学士倭仁折》
分洋人之利, 促进其他工 业的发展。
二、洋务运动内容—培养人才、 派留学生、进修生出国
同文馆旧址
二、洋务运动内容——创办近代海军
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成北洋海军、南洋海 军和福建水师。成立海军衙门。
三、探究: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
1、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2、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阻挠与 破坏。 3、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4、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5、没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是否学习西方技术。本质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综合分析洋务派西学活动的特征。
(1)继承师夷的思想,由技术层面提高到 学习运用阶段上。 (2)但不改变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纲常伦 理等,即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嫁接到中国落 后的社会制度上。
二、洋务运动内容—创办工业
创办近代工业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12月由曾国藩创设,是清末最早 的官办的制造近代武器的军事工厂。该厂“全用汉人,未雇 洋匠”,规模较小,专造子弹、火药、枪炮等武器弹药。 1864年,该厂迁往南京,次年改建为金陵机器制造局。
外 国 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 主 义
压制
民 族 工 业
阻碍
本 国 封 建 势 力
民族工业的艰难处境
阅读课文内容,你发现民族工业有什 么特点?思考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矛盾
民族工业
妥协
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势力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决定
课堂小结
近 代 工 业 的 艰 难 起 步
洋务运动的背景
洋务与官办
“中体西用”
冯桂芬故居(江苏苏州城西)
2、洋务派与顽固派

恭亲王奕,1861年后掌管军机处和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 表人物。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曾国藩(1811— 1872),号涤生,谥 号文正。军事家、理 学家、政治家、社会 活动家,晚清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英武殿大学士。 组建湘军,平定太平 天国,1864年攻陷天 京城后赐一等侯爵, 有“中兴名臣”之誉。
江南制造总局造炮场厂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