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复习课和试卷(习题)讲评课
(一)复习课的目的——温故知新,提升能力
1、准确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加以灵活运用
2、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纵横联系,使其系统化,网络化。
3、堵漏补缺包括学生学习,掌握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师教的问题,必须通过教学反思找查缺漏加以弥补。
4、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刻苦钻研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答题规范。
(二)复习课的特点
1、不能上成新课,必须是温故知新。
学生对学过的内容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屑一顾,往往是“打开书本了然,合上书本茫然”。
2、时间短,容量大,头绪多,节奏快。
3、对教师要求高,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充分备课,写好复习课教案。
4、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主动参与复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避免教师包办代替,喧宾夺主。
(三)如何上好复习课
1、了解学情,分析学情,针对薄弱环节,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确定复习重点,难点,并向学生宣布复习计划;学生也制定相应的辅助复习计划,与教师复习计划同步。
2、复习目标要明确,准确。
一是复习内容要明确,高三,初三总复习要吃透“考试说明”的要求,二是目标的层次要准确,明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方面。
3、不简单重复旧课,旧知识,不是重讲一遍而已,不平均使用力量。
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紧扣易错点和易混点。
4、处理好几种关系
1)教材与教辅的关系
不可全部抛开教材只使用教辅,有些教辅编写的过于精细,包罗万象,甚至拔高升学考的要求,加重学生负担。
2)看书(教材或教辅)、讲解与训练三者的关系
要避免只讲不练,或者以练代讲,可以采取“看——练——讲”或者“看——讲——练——讲”的方式(根据不同程度的班级,不同的学情而定)
3)教师的复习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二者的关系,要达到复习效果的最大化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与教师密切配合,这涉及到学习动力的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目前复习课课堂的情况普遍是被动接受甚至有些学生无所作为。
另外,教师的复习内容和方式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主动复习及其产生的效果,即“以学定教”。
(四)复习课和基本流程
1、预复习,自主回忆,梳理,整合。
通常教师上新课前比较注意引导学生预习,但上复习课的预复习往往被忽视,复习课前,教师必须布置预复习任务,有要求
回忆、识记、和认知的,也要有归纳整理知识的,还要有找出要点,重点以及个人的疑难点。
2、课前提问或者小测,在预复习基础上的课前小测是带动,督促学生主动参与复习的好办法。
福安一中的复习课课堂改革,采取“先考后教,少讲精练”的模式,包括“预习——小测——讲解——再测——强固”几个环节,这当然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习惯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
学习习惯是可以培养的,积极性是可以激发的。
3、精讲归纳,基础过关。
教师可以创设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展示预复习成果,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交流互动完善,不搞教师“一言堂”。
4、综合探究,重点深化,难点突破。
择例(例句,例题)要精,做到“三性”:一是准确性,符合课标和考纲要求,二是典型性,具有范例,举一反三之效果,三是综合性,体现各类知识的纵横向联系,培养综合解题能力。
此外,要尽量让学生把择例记录下来,以便课后复习、消化、吸收。
5、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为培养、提升学生的应用知识解题能力,需要精选练习材料,切勿信手拈来,与复习内容不同步,不配套,难度偏易或偏难,教师必须事先做下水习题,预测学生的答题误区,题量适中。
历年的中、高考真题最有代表性。
6、反馈巩固,单元过关。
收缴作业,批改订正,讲评再练(再测)
有的教师没有收作业或者没有批注,讲评时才当堂公布答案,学生缺乏思考,自己订正的过程,只能是被动听讲。
一次练习无法全部解决,可再练一份,深化,巩固。
7、既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
课后辅导是复习课的补充,个性化的约谈面批的内容包含:知识讲解,知识应用,复习方法,解题要领,解答规范以及学习信心和动力的鼓励,心理疏导等诸多方面。
总结:
复习课教学是师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要提高复习课效率,必须明确:
1)是突出知识的整合和应用,不是知识的罗列或压缩式讲课。
2)务实双基≠低效重复;立足教材要避免“温故有余,知新不足”。
3)提升能力≠搞题海战术
4)体现学生为主体:自主整理知识;参与构建体系;掌握发现规律;感悟体验方法;发现纠正错误。
二、如何上好试卷(习题)讲评课
平时想听老师的课,会听到这样的回答:“真不巧,这堂课我要讲练习。
”这也许是不想让听课,也说明这位(这些)老师认为习题讲解(试卷)没有什么可以听的,没什么可以探讨的,不就是对一对答案吗?
试卷(习题)讲评课也是课堂教学研究的盲点。
(一)试卷(习题)讲评课的目的
1、分析各种题型和各道试题的考查目的,所覆盖的知识点及答题的基本情况。
2、在运用知识解答题目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查漏补缺。
3、总结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拓宽思路、熟练解题技能。
4、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典型错误,分析出错原因及防止错误措施。
5、针对当前教学现状,提出下阶段教与学方面应採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试卷讲评课常见的问题
1、讲评不及时,准备欠充分,讲评课上才给答案.时间隔久了,印象不深,统一流水批改的试卷或者是交叉批改的卷一拿到手就发下去,即使是自己批阅的卷子也没有做答题情况分析、记录、统计。
2、串讲一遍,平均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
3、只给答案,不讲过程与方法。
就题讲题,缺少联系。
4、教师一言堂,缺乏学生参与,没有落实学生订正和记录。
5、方式单一,没有兼顾各种程度的学生。
(三)如何实现试卷讲评课高效
1、及时、认真批改试卷
对错误情况记录并加以统计,对于主观题必要时可以在试卷上批注如“材料没有读懂”、“没有抓住立意、“材料有效信息未提取完”等,以便学生有针对地纠错。
2、充分备课,确定讲解和矫正目标和重点
1)全班错率较高,得分较低的题以及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典型性、综合性题目。
3)以往多次接触又经多次纠错,但仍然未掌握好的。
4)关系到后续学习的。
5)平时教师疏忽的教学盲区。
3、课前先给答案,或者学生先行订正再给答案,然后教师评析、纠正。
此法对于自觉性好、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比较适用;而对于知识疏漏、思维欠缺、方法不当的中、下生要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对那些属于知识性的基础题目完全可以通过翻阅教材或教辅自行订正,所产生的印象更深。
4、重点突出、不平均用力
一般可以将试题分为三类:一是错得少的,不讲或点到为止;二是部分学生出错的,视具体情况适当讲评;三是多数人出错,属于迷惑性或综合性较强的应重点讲评。
5、重视过程和方法的讲评
从三方面入手:1)指导读题、审题、理解题意,正确把握答题方面;
2)指导理清答题思路、步骤、条理性和规范性、技巧性;
3)指导掌握答题速度。
6、不就题讲题,抓典型题,辐射到一类一片
可以对一道典型题改变题干内容,条件和设问方式,带动相关知识点、能力点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同时要学会提取基础知识,紧扣基本概念和规律,使知识与能力得到巩固。
有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翻书本查找答题依据。
7、搭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课堂活动。
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
不让学生被动听讲,努力践行我校“先学后教、以导促学”的教学模式(省级课题已经结题通过验收),可以让做对和做错的学生现身说法,结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分析原因、纠正思路上的偏差,也可以开展讨论。
落实学生当堂订正和课后消化,可以收缴订正后的试卷检查落实情况,还要配合课后个别辅导。
需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积极性,养成良好习惯,还须予以鼓励、增强学习信心。
9、对中考、高考的核心考点要做到人人过关,採用延后再测再练,直到过关。
因为讲过的不一定就懂,做过的不一定都会。
“宁可一题做三遍,也不做三题只再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