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本概述
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且经济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物流的功能要素:
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
物流的划分:
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一般物流,军事物流,特殊物流,供应链物流。
物流发展:
1.国外物流的发展
国外物流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
(开始注重销售环节,其中包括流通)第二阶段:合理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70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降低成本,大幅降低流通成本)
第三阶段:现代物流阶段,即供应链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原材料、人工费的上升,系统理论的出现及运用节约成本、压缩订货周期、提高资金利用率和管理水平)
2.我国物流的发展
第一阶段:初期发展阶段(1949至1965年)。
在生产和流通部门建立了为数不多的储运公司和功能单一的仓库;运输业处于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搬运和仓储环节比较落后。
(计划经济,所有的生产、运输、仓储、销售都由国家控制,企业在各个方面没有自主经营的空间,不按市场规律来办)
第二阶段:停滞阶段(1966至1977年)。
1966年开始的“文革”,物流理论的研究和物流实践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3、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总体情况:
单方式建设、设施不配套、整体协作性不强;陆上场站建设重复、设施短缺、能力分散、功能单一、信息不灵、组织化程度低、发展缓慢。
具体表现:
1、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提高;
2、国家对物流基础投入不足,配送中心发展缓慢,储存水平低下,运输中破损率高,流通费用大;
3、专业化程度低,许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浪费大,社会、行业成本高;
4、条块分割严重。
部门分割、运输、仓储、外贸都自成体系,全社会物流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运用新技术的难度大。
物流基础学说:
1、“商、物分离”说
商流,即商业性交易,实际是商品价值运动,是商品所有权的转让,通过货币实现。
物流,商品实体的流通。
2、“黑暗大陆”和物流“冰山”说
“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
——1962年4月,彼得·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物流领域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
“黑暗大陆”和物流“冰山”说
——由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提出,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不是那么清晰,带有很强的虚假性,很像沉在水面下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仅仅是冰山的一小部分,而沉在水下面的是大部分。
3、物流的“森林”说
4、“第三利润源”说
5、效益背反说和物流的整体概念
6、“成本中心”说、“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和“战略”说
“商、物分离”说
物流系统的概念:
是指由产品、相关设施设备、人员及通信联系等若干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运输管理
一、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物品借助于运力在空间上所发生的位置移动。
具体地讲,运输就是通过各种运输手段使货物在物流节点之间的流动,以改变物品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虽然运输过程不产生新的物质产品,但它可实现物流的空间效用。
运输作为物流系统的一项功能来讲,包括生产领域的运输和流通领域的运输。
生产领域的运输活动,一般是在生产企业内部进行,因此称之为厂内运输。
1、运输与配送的区别
2、运输的职能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职能之一,是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之一。
运输的两个主要职能:(1)物品位移(2)物品短期库存。
3、运输的作用和地位
(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2)运输是社会物质条件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
(4)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4、运输管理原则
及时、准确、安全、经济、一致性
二、运输方式的分类
1、按运输范畴分类
干线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和厂内运输2、按运输作用分类
集货运输、配送运输
3、按运输协作程度分类
一般运输、联合运输
4、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类
直达运输、中转运输
5、按运输工具分类
三、运输合理化
1、运输合理化概念
运输合理化就是按照货物流通规律,组织物运输,力求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得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2、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1)运输距离
(2)运输环节
(3)运输工具
(4)运输时间
(5)运输费用
3、不合理运输概念
不合理运输是指在组织货物运输过程中,违反货物流通规律,不按经济区域和货物自然流向组织货物调运,忽视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工,装载量低,流转环节
多,从而浪费运力和加大运输费用的现象。
不合理运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返程或起程空驶
(2)对流运输
(3)迂回运输
(4)重复运输
(5)倒流运输
(6)过远运输
(7)运力选择不当
(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4、运输合理化的途径
(1)分区产销平衡
(2)直达运输
(3)“四就”直拨运输
(4)提高技术装载量
提高技术装载量具体做法:合装整车运输;组织轻重装配;实行解体运输;提高堆码技术等等。
5、运输合理化的意义
运输合理化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合理运输,有利于加速再生产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2)合理运输,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
(3)合理运输,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快了物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