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奔跑的春天四月的小雨浙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眷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
春,活泼得像个孩子,红扑着脸蛋在淡绿的田野奔跑,牵着小伙伴的手,像风筝的另一端,翻飞着五颜六色的梦。
卷起裤腿迈进春的云雾缭绕。
露水湿漉漉的,湿了鞋帮,湿了脚丫,滋润了一深一浅的歪歪扭扭的脚印。
同学们的笑声一串双一串,像风中摇曳的铃铛。
四月的绿色仿拂春的裙裾,在淡淡暖风中轻轻摆东,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
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野地钱绿是她的衣裳,单单薄薄。
春,安静地来,在河流的波光里柔柔地荡漾,流躺着淡淡的和煦。
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春天唤醒了万物,小跑在春天,那是春带给我们的活力。
(1)找出文中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过来。
仿拂______ 摆东______ 钱绿______ 流躺______(2)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再写三个你知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3)“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
”这是个比喻句,把______比作______。
像这样的句子,我也能写出来,如:含羞草的叶子是它的______,______。
(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
”这句话写出了()(5)第______自然段描写了同学们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地玩耍的情景。
第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静静地到来。
“那黑白色的精灵”指的是______。
(6)把你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7)根据下面的提示,接着往下写。
春天唤醒了万物,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被春姑娘柔软的春风唤醒了,______。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
《空城计》节选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塵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
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造。
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1)《空城计》选自我国著名长篇小说《______》。
(2)请用横线画出司马认为应该退兵的理由。
(3)“此人料吾生平谨慎”联系上下文“此人”和“吾”分别指()。
(4)下面歇后语中与本故事有关的是()。
(5)从“神鬼莫测”这个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故事中诸葛亮的“神鬼莫测”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至少从两方面谈)3. 课外阅读20世纪末,美国西部的一个州发生一场森林大火,使上万亩森林遭灾。
事后,人们发现罪魁祸首是森林中的那些枯枝朽叶。
于是,州政府对森林中的衰萎、干枯的树木和草叶进行清理,以杜绝隐患。
在随后的两年里,再没有大的火灾发生,但一种由云杉卷叶蛾引起的虫害,大面积地爆发了。
美国农业部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令人吃惊:原来,造成虫害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无知地把森林中枯死的树木、草叶清理掉。
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森林中虫害的数量是与那里的鸟儿和蚂蚁的数量成反比例的,那么,鸟类和蚂蚁的减少与枯木的清理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很多树木枯死后,过一段时间会形成一个个空洞,让鸟儿、蚂蚁可以坐享其成地安家落户。
而它们的存在又有力地遏(è)制了害虫的繁衍。
当人们为了防止火灾而把这些枯木清除掉时,同时也就是毁掉了这些鸟类和蚁类赖以生存,客观存在的家园。
这项研究使人们明白一条真理,自然界中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大自然总是会用一只无形的手,巧妙地调节和平衡好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人类应该做的就是尊重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1)读懂短文,并给它加上合适的题目。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
①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
②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3)仔细读短文,能照样子写词语。
例:得出结论研究巧妙落户相处(4)这篇短文主要讲了在美国西部为了杜绝火灾发生,人们清理了森林里衰萎、干枯的,造成虫害,这件事告诉人们(5)“人类应该做的就是尊重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针对这句话,你认为人类做得怎么样?为什么?4.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悟空把金箍(gū gǔ)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
”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méng mēng)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
你们在半空中作证。
”众神都在云端看着。
悟空抡(lún lūn)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1)给选段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端”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东西的)头;②(事情的)开头;③原因,起因;④方面,项目。
“端”字在“云端”中应选第______种解释,在“变化多端”中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3)读选段中画线的句子,其中“笑”字说明了悟空______;在第三次与白骨精的较量中,悟空采取的办法与前两次不同之处在于他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悟空机智过人。
5.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冻死的蜜蜂北风呼(hū)啸(xiào),大雪纷飞,蜂巢里却温暖如春。
为了让蜂巢里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0℃左右,蜜蜂们都在振动双翅,散发出热量。
它们不分昼夜,齐心协力,才有了这个温暖的家。
一天,有只蜜蜂突感身体不适,体力不支,渐渐地停下了振动的双翅。
另一只蜜蜂看见了,心想:缺我一个没关系,我也歇(xiē)一会儿吧。
第三只蜜蜂看见了,心想:歇就歇吧,少我一个温度不会降(jiàng)低。
就这样,一只又一只蜜蜂停下振动的双翅,昏昏欲睡起来。
开春了,人们发现,这个蜂巢里的蜜蜂全都冻死了。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自然段写蜂巢里的蜜蜂全都冻死了。
(2)根据文章的内容连一连。
第一只蜜蜂______ 歇就歇吧,少我一个温度不会降低另一只蜜蜂______ 身体不适,停下了振动的双翅第三只蜜蜂______ 缺我一个没关系,我也歇一会儿(3)选一选,填一填,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为了让蜂巢里的温度保持在30℃左右,蜜蜂们都______,散发出______。
如果一只又一只的蜜蜂停下振动的双翅,蜂巢里的温度就会______。
A.降低 B.热量C.振动双翅(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
——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根据意思写词语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
______声音非常大。
______让人看到就害怕。
______(2)这一段是围绕______来写的,具体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恐龙。
这几种恐龙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理解词语。
挨挨挤挤: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第______句描写荷叶。
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写荷叶形态的词语是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
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
(3)照样子写一写:挨挨挤挤、______、______(4)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5)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作者的意思是________(6)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作者的意思是________8. 你最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呢?写一个小片段。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找出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2)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动植物,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的声音______。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做了哪些活动?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突然,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
那是一声又一声焦急、亲切而悠长的呼唤。
紧接着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
那满山遍野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顿时,我的泪如泉涌。
当人们小心地把我从井口拽上来,紧紧搂在怀里的时候,我已经冻僵了,全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