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直管客户“百家标杆”案例评选
获奖案例
二、项目详细内容
1、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能源结构的变化与集约化生产的发展,秸秆逐步从传统的农业原料演变成一种无用的负担物,被排除于农业生产的内部循环之外,大部分成为种植户田间地头的焚烧物,而且屡禁不止。
在我国长三角尤其是苏北地区,每年会出现两次大规模的秸秆焚烧现象,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味,形成了大片区域的雾霾。
秸秆焚烧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还是公共安全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政府多次强调禁止秸秆焚烧,甚至是纳入各市及省直管县的年度环保目标考核体系。
尽管政府采取了正面宣传、回收秸秆、甚至是蹲点看守等各种措施来制止,但是由于秸秆焚烧的点多面广,而管理人手有限,最终收效甚微。
2、应用场景描述
本方案提供的蓝天守护者产品,基于视频高空瞭望技术以及视频分析技术,自动化通过监控中心报警或移动终端查询等方式,辅助管理人员快速锁定秸秆焚烧区域及森林火灾区域,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发现、制止秸秆焚烧,防止森林火灾的工作效率,守护着蓝天,为子孙下代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3、项目技术方案
一、需求分析和解决思路
焚烧秸秆:1、浪费生物资源;2、破坏土壤生态平衡;3、影响身体健康;4、污染空气,影响交通;5、容易引发火灾;6、激化城乡居民矛盾;
森林火灾: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
蹲点看守的不足:目视区域有限,树木遮挡,轮班值守,筋疲力尽,效率太低;浪费自然资源;引起社会负面影响。
“蓝天守护者”:利用移动丰富的铁塔资源,基站铁塔+视频监控,自动化、智能化,大大提升效率。
二、系统综合设计
2.1设计思路
2.1.1高空视频瞭望
采用高空视频监控技术,进行农田作业周边区域监控。
在农村基站铁塔上或是山区信号塔上安装球机,对周边区域进行轮询监控。
让管理者通过监控中心或者移动终端能随时掌握监控区域状况,同时也对秸秆焚烧者以及纵火者予以震慑。
2.1.2 系统组成
蓝天守护者系统主要由视频高空瞭望系统和视频智能分析系统组成。
2.1.2.1 视频高空瞭望系统
视频高空瞭望系统是通过安装在基站铁塔上的球机采集现场视频画面,并将现场画面转换成电子信号,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中心,然后通过显示单元实时显示、存储设备录像存储等,实现工作人员对各区域的远程监控及事后事件检索功能。
同时可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等方式随时随地掌握现场画面。
2.1.2.2 系统结构
蓝天守护者系统结构设计如下:
三、产品功能
3.1集中显示功能,能把一个地方的所有农田的秸秆焚烧都集中监控显示到视频墙上,由监察机构统一来进行监控,并对违规的及时作出处置。
3.2智能分析功能,能把所有的事件输入事件库,利用摄像机采集的图像,直接判别事件发生的真假,采取有效的手段来进行阻止。
3.3智能终端功能,利用移动网络的便捷性,使用手机终端来进行图像的查看。
3.4视频整合功能,被公安局整合进入地市的图像联网平台中,使公安局能够破获一些棘手案件诸如不法分子蓄意破坏国家、人民财产安全。
四、创新点
4.1基于移动基站的视频监控体系
利用移动公司基站覆盖的广度和密度,充分利用现有基站资源,相比传统的监控项目,大幅节省供电线路、数据专线等建设投资,实现项目成本最小化及收益最大化。
4.2 图像智能识别及预警
全自动智能图像识别,实现火情、天气异常、环境污染自动监控报警,准确率高,无需专门人员时刻查看画面,解决人工监控难题,大幅节省人力成本。
白天采用透雾摄像机系统进行视频采集,夜间采用热成像系统进行图像采集,结合视频分析处理器,进行白天和夜间的视频分析处理。
系统能通过对远程监控系统回传的数据流进行图像处理,将处理后的农田背景图像与火灾、烟雾的光谱特征进行比较,同时结合火灾发生时的烟雾几何形状,分析识别火灾、烟雾,在识别为“疑似”火情时,自动通知监控控制软件将云台锁定“疑似”火情,同时自动进行录像并初步报警,通知监测人员进行交互识别火情。
4.3 与GIS等系统融合,实现监管全流程智能化
系统可通过数字图像传回的方位角和仰角数据与基站GIS地理信息系统连接,对着火点进行定位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所监控范围内情况。
识别模式可设置成全场景360度自动巡视监控区域火情、气象灾害、环境污染,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预置位进行自动巡视特定区域的情况。
一旦确认异常信息,系统可以自动预警,并将异常信息通过短信等方式及时通知相关监管人员,并与消防、公安、气象、环保等系统进行联网,实现第一时间决策处理。
4.4 随时随地的全终端化监控
实现监控方式全终端化,改变传统视频监控智能通过电脑查看的情况,蓝天守护者项目可以通过电脑、大屏幕电视、手机、平板电脑查看实时及存储视频,解决政府随时随地的查看需求。
4.5 灵活的全行业推广
蓝天守护者监控产品因为其多用途的特性,可实现区域消防监控、区域环境监控、区域气象监控、区域安防监控等行业复制。
基站监控设备实现一次投资,多次收益。
通过灵活的权限和管理功能,同一套监控设备可以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服务,改变传统监控系统为单一客户服务的模式,实现收益最大化。
泗县已使用同一套系统与县乡政府、环保局、气象局、公安局达成合作协议。
4、项目商务模式
签订四年协议,提供协议期内的维保。
三、项目意义
1、经济效益
该项目回收期14个月。
2、社会效益
1、迅速提升我公司的专线收入及信息化收入;
2、在全省做出了亮点,在安徽日报进行了报道,带动全省其他地市的快速
复制;
3、借用在此项目的良好口碑为后期与县乡政府、气象局、环保局、公安局
的深度合作打下基础。
3、竞争效益
我公司通过该项目的成功复制,在我市辖内的四县一区所有90个乡镇中,已与75个乡镇政府签约,剩余15个乡镇正在洽谈中。
并且,我公司成功反抢了其中55个乡镇原来使用的电信专线120条。
四、项目的可推广性
行业内影响力
该项目方案得到了我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并多次被市委领导在各种会议中表扬,并且被各县区乡镇政府主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