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膳食调查与评价
75g
150g
(一)24小时膳食回顾法
2、24 h回顾法的特点:
(1)所用时间短;
(2)被调பைடு நூலகம்者不需要较高文化;
(3)能得到个体的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
(4)被调查者的回顾依赖于短期记忆;
(5)调查员要严格培训,不然调查者之间的差别很 难标准化。
重量(生重) 食物名称 单位 克 两 备注
包子
饺子 馄饨 油条 油饼 炸糕 豆包 元宵
1个
平均6个 9~10个 1根 1个 1个 1个 3个
50
50 50 50 70~80 50 50 50
1
1 1 1 1.4~1.6 1 1 1
小笼包:3~4个/两
面粉重量,不包括馅 面粉重量,不包括馅
糯米粉35g,红小豆15g 面粉35g,红小豆15g 每个含糖3g
指白菜、油菜、豆角、藕片等 蔬菜的生重 不包含乳饮料 指固体类发酵奶,非酸奶饮料
1小标准 约120 约2.4 花生 (带壳) 碗
(一)24小时膳食回顾法
• 6、24h食物回顾法个人人日数换算
• 个人人日数:1个人吃早中晚三餐为1个人日。
• 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 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 比 • 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的人日数之和 • 确定餐次比:餐次比的确定一般早餐为30%、中 晚餐各为30%~40%为宜. 常规餐次比为0.2:0.4:0.4 或0.3:0.4:0.3
(二)24h回顾和膳食史结合方法
• 1、回顾法和膳食史法的原理和特点 • 询问法:是根据询问调查对象所提供的膳食情况 ,对其食物摄入量进行计算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适合于个体调查及特种人群的调查。询问 法包括24 h膳食回顾法和膳食史回顾法,两种方 法也可以结合使用。 • 膳食史法:询问被调查者过去一段时间一般的膳 食模式(饮食习惯)。
• 回顾法和膳食史法的组成:膳食史法由三部分组成,第一 部分是询问历史,询问调查对象通常的每日膳食摄入模式 ,记录某人通常所吃的食品;第二部分是反复核对,用一 份包含各种食物的详细食物清单来反复核对,以确证、阐 明其总的饮食模式。最后一部分是被调查者记录当前3天 的食物摄入量,从而估计出常吃食物的数量,可以用24 h 膳食回顾法。
4、称重记账法调查表的设计
(1)食物消耗量的记录 (2)进餐人数的登记
(三)称重记账法
• 5、相关计算方法
(1)计算食物实际消耗量 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一废 弃食物总量一剩余食物总量 • (2)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人量 • 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家庭总 人日数
(一)24小时膳食回顾法
• 5、设计24h膳食回顾调查表 • 明确调查对象、时间、地区等基本信息 • 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
– – – – – – 食物名称 原料名称 原料编码 原料质量 进餐时间 进餐地点
(一)24小时膳食回顾法
• • • • • • • • • • • • • 5、设计24h膳食回顾调查表 (1)食物名称; 是指调查对象在过去的24 h 内进食的所有食物名称。 (2)原料名称; 是指调查对象所摄入的食物名称中所列食物的各种原料名称。 (3)原料编码; 是指食物成分表中各种原料的编码。 (4)原料质量; 指各种原料的实际摄入量,单位是克(g)。 (5)进餐时间; 除正常的一日三餐(早、中、晚)外,外加餐间小吃。 (6)进餐地点。 指进食每餐以及各种小吃的地点。
模型(实物)
100g
50g
50g
模型(实物)
100g
50g
50g
模型(实物)
100ml
200ml
250ml
250ml
模型(实物)
50g
24小时膳食回顾法调查表
食物重量折算参照表
食物名称
大米饭
单位
重量 (生重)
备注
大米粥
馒头
克 1小标准碗 75 1大标准碗 150 1小标准碗 30 1大标准碗 50 100 1个
餐次比:早30% 中40% 晚30%
例1:某人某日只吃了早餐晚餐 人日数=1×0.3+1×0.3=0.6人日 例2:某日家中3人,2人只吃早餐和午餐晚餐没吃。 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就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 总人日数 = 1+2×30%+2×40%.=2.4 人日 例3:某日集体食堂幼儿园早餐20%(20人吃),午餐 40%(30人吃)、晚餐40%(25人吃)。 人日数=20×20%+30×40%+25×40% = 26 人日
(一)24小时膳食回顾法
4、24h膳食回顾调查 • 要求:每一个调查对象回顾和描述24h内摄入 的所有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 一般是指从最后一餐吃东西开始向前推24h。 • 实物量通常可参照家用量器、食物模型或食物 图谱进行估价。
24小时回顾法(询问法) (三级)
膳 食 调 查
24h回顾和膳食史结合方法 (三级) 食物频率法 (二级)
二、常用的膳食调查方法
• (一)24小时膳食回顾法
1、原理:通过问答方式来回顾性地了解调查对象 过去24小时实际的膳食摄入状况,并借助于食物 模具、家用量具或事物图谱对其食物摄入量进行 计算和评价的一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回 顾膳食调查方法。
(三)称重记账法
• 1、概念:称重记账法是称重法和记账法相结合 的一种膳食调查方法。这种膳食调查方法兼具了 称重法的准确和记账法的简便,是目前应用非常 广泛的一种膳食调查方法。
2、称重记账调查法的原理 由调查对象或研究者称量记录一定时期内的食物消耗总 量,研究者通过查阅这些记录,并根据同一时期进餐人 数,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
L/O/G/O
第1章 膳食调查和评价
主讲:牛志妍
第1章 膳食调查和评价
• 主要内容: L/O/G/O 第一节 食物摄入量调查 第二节 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和评价 第三节 食物频率法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
1 24h回顾法
2
3
24h回顾和膳食史结合方法
记账法
4
5
称重记账法
食物频率法
一、膳食调查
(一)概念
调查个体或群体在一定时间内从膳食所 摄取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 以此来评定该调查对象正常营养素和能量
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我国自1959年以来全国膳食调查方法的使用
年代 1959年 1982年 调查名称 第一次全国营养调查 第二次全国营养调查 调查时间 1年4次每季度1次 秋季 秋季 膳食调查方法 称重记帐法(5-7天) 称重记帐法(5天) 全家称重记帐法(3天) 3天连续个体24小时回顾法 全家称重记帐法(3天) 3天连续个体24小时回顾法 全家称重记帐法(3天) 3天连续24小时回顾法 食物频率法
(一)24小时膳食回顾法
3、24 h回顾法的技术要点
调查时间:选用连续3天调查方法 询问方式:开放式调查表、面对面
调查过程:一般要求在15~40 min完成
调查员:要经过认真培训,掌握引导培训的方法;熟练的
专业技巧,诚恳的态度;回顾后的核对。 要对食物进行量化估计 老人和儿童,可询问其看护人
(二)24h回顾和膳食史结合方法
• 2、表格设计:P16-----P17
(二)24h回顾和膳食史结合方法
• 3、注意事项
• 对那些在饮食中每天有较大变异的个体是 不适宜的。 • 回顾调查法误差较大 (1)膳食摄入量的漏报或低估 (2) 对食物大小或多少进行估计 (3)调查对象的主观因素
烧饼
1个
50
1
食物名 称
单位
重量(生重) 克 约27 两 约0.5
备注
香肠 1根 (广式)
炒蔬菜 1标准盘 约500 10 (9寸盘) 牛奶 酸奶 奶粉 鸡蛋 啤酒 1标准杯 约250 约5 1标准杯 约250 约5 0.2 1标准勺 10 60 1.2 1个 5 1标准杯 250
• 膳食史法的优点: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的调查, 并且样本量大,费用低,使用人力少,一般不影响被调查 者的膳食习惯和进餐方式。
(二)24h回顾和膳食史结合方法
• 回顾法和膳食史法结合的优越性:因为两者都是开放式的调查
,所以两种方法的结合了解更大范围的食物和饮食习惯,因此特别适 合于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摄入量估计。
两 1.5 碗直径13cm 3 碗直径16cm 0.6 1 2 自制品需看大小折算
面条(湿 切面)
面条(干 切面)
1小标准碗 1大标准碗 1小标准碗 1大标准碗
30 50 75 100
0.6 1 1.5 2
每斤湿面折合面粉0.8斤, 3两湿面折合面粉2.4斤
干面条按面粉重量计算
(三)记账法
• 1、概念:记账法是根据账目的记录得到调查对象的 膳食情况来进行营养评价的一种膳食调查方法,常和 称重法一起应用。
• 2、记账调查法的原理: 记账调查法多用于建有伙食账目的集 体食堂等单位,根据该单位每日购买食物的发票和账目、就 餐人数的记录,得到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食物消耗总量和就 餐者的人日数,从而计算出平均每人每日的食物消耗量,再 按照食物成分表计算这些食物所供给的能量和营养素数量。 3、优点:操作较简单,费用低,所需人力少,适用于大样本 膳食调查,且易于为膳食管理人员掌握,使调查单位能定期 地自行调查计算,并可作为改进膳食质量的参考。
(三)称重记账法
3、优缺点
该法较称重法操作简单,所需费用低,人力少,适合于大样本调 查。同时,记录较单纯记账法精确,能够得到较准确的结果。此法较 少依赖记账人员的记忆,食物遗漏少。而且,伙食单位的工作人员经 过短期培训即可掌握这种方法,能够定期自行调查。这种方法适合进 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得到全家或集体中人均的 摄入量,难以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