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断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诊断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3、坏死型Q波改变
六、心绞痛
1、典型: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1,T波倒置低平或双向
2、变异型:S-T段抬高,常伴T波高耸,对导联同表现为S-T段压低
七、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1、S-T段压低(除aVR导联):水平型、下垂型ST段下移
2、T波改变:低平、双向或倒置
八、心律失常
(一)早搏
1、室早: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宽大畸形;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28.呼吸过速:指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见于发热、疼痛核:椎旁冷脓肿
5、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出现在发病2周后。骨质破坏。病变区骨膜反应重
6、骨肉瘤:多见于长骨的干骺端。有瘤骨形成。表现疼痛肿块。
诊断学基础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18. 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多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
19. 皮下出血根据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分为:小于2mm称为瘀点,3~5mm称为紫癜,大于5mm称为瘀斑,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三凹征: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三凹征主要是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及阻塞,如喉梗阻。
诊断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五单元 心电图诊断
一、常规导联
aVR导联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余肢导反映左心室
V1、V2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V3、V4反映室间隔及其附近的左、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V5、V6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二、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轴:0-+90之间
心电轴轻中度右偏:婴儿,垂位心,肺气肿,轻度右室肥大
11.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12.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1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14.脉搏短绌:脉率少于心率,节律绝对不齐。见于房颤、频发早搏。
2、肾癌:肾轮廓局限性外突。
3、肾结核:自截肾
六、骨与关节
X线平片不能显示正常骨骼的:骨膜
X线透视仅用于:骨髓炎
小儿骨骼的X线特征:骨端
Colle’s骨折是指:桡骨远端骨折
退行性骨关节病早期病变在:关节软骨
骨肉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
骨软骨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掌骨趾骨骨折需拍:正斜位片
26.颈静脉怒张:在坐位或者半卧位(上半身与水平面成45°)明显见到颈静脉充盈,称为颈静脉怒张。见于右心衰、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
27.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手压迫肿大的肝脏,颈静脉充盈明显,叫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提示肝脏淤血,是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早期征象之一,亦可见于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
23.瞳孔扩大:瞳孔扩大肌收缩,是由交感神经支配,见于外伤、颈交感神经刺激、青光眼绝对期、视神经萎缩、药物影响(阿托品、可卡因)等。
24.调节反射:嘱病人注视一米以外的目标(通常是检查者的示指尖),然后将目标迅速移近眼球(距眼球约5~10cm),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称为调节反射。
25.辐辏反射:嘱病人注视一米以外的目标(通常是检查者的示指尖),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5~10cm),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称为辐辏反射。
15.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130mmHg,舒张压小于85 mmHg。
16.高血压:在安静、清醒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三次非同日血压的收缩压值达到或超过140 mmHg 和(或)舒张压达到90mmHg,即可认为有高血压。
17.高血压的分级: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六)房室传导阻滞
1、I度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P波之后均伴随QRS波
P-R新时期延长 >0.21(老年人>0.22)
2、II度房室传导阻滞
II度I型:P波规律出现;P-R间期呈进行性延长
II度II型:P波规律出现;QRS波成比例脱漏,形态一般正常或增宽畸形。
3、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P-P与R-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
20.正常淋巴结:正常情况下,淋巴结较小,直径多在0.2~0.5cm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毗邻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亦无压痛。
21.正常瞳孔:瞳孔是虹膜中央的孔洞,正常直径为3~4mm。
22.瞳孔缩小:瞳孔括约肌收缩,是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见于虹膜炎症、中毒(有机磷类农药)、药物反应(毛果芸香碱、吗啡、氯丙嗪)等。
(二)疾病
1、食管癌:粘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形成表面杂乱不规则影像;管腔狭窄;月初八内充盈缺损。
2、胃溃疡:龛影,多见于胃小弯、胃窦部。
3、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球部;激惹征
4、胃癌:充盈缺损;龛影。好发于胃窦部幽门前区。
5、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远侧结肠(如直肠和乙状结肠)结肠有痉挛,可见向心性狭窄,肠袋变浅,肠壁见小毛刺状凸出龛影。
1、慢性支气管炎: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有时可见肺间质纤维化的网状阴影。常见并发症:肺气肿
2、支气管扩张――用支气管造影可确定其类型和部位。
3、肺炎
(1)大叶性肺炎:典型X线表现是在实变期。
(2)支气管肺炎:(渗出)两肺下野的中内带肺纹理增粗,有散在多数密度不均匀的边界模糊的小斑片状致密阴影。小儿表现为两肺中下部内、外带,沿肺纹理分布的病变。
2、V1导联上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变宽
(三)双房肥大――异常高大明显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
四、心室肥大
(一)左室肥大
1、左室电压增高:RV5>2.5或RV5+SV1>3.5(女)-4.0(男)
2、心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延长:达0.1-0.11s
4、在以R波这主的导联中,ST段下移>0.05,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类风湿性关节炎周围型需拍:双手正位片包括腕关节
(一)关节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骨性强直及关节脱位。
(二)疾病
1、骨质疏松: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粗糙,网状结构空隙增大,骨皮质变薄。
2、骨质软化: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粗糙,长骨弯曲变形
3、骨质破坏:局部骨密度减低。发生在骨松质时,骨小梁模糊和消失;发生在骨皮质时,骨皮质缺损或完全消失。
6、结肠癌:结肠局限性不规则充盈缺损,结肠袋消失,管腔变窄,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五、泌尿系统
(一)基础
观察肾的分泌排泄功能的检查:静脉肾盂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合用的造影剂:60%或76%的泛影葡胺
泌尿系统结石首选的检查:腹平片
(二)疾病
1、慢性肾盂肾炎:肾影变小,表面呈波浪状,多累及双肾。
4.咯血: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5.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6.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7.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到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三、心脏与大血管
(一)基础
观察主动脉全貌的位置:左前斜位。
心包积液的最佳投照位置:心脏立、卧位像
肺门截断征见于――肺动脉高压
在正常胸部正位片上
组成老年人右心缘上部的是:升主动脉
组成青年儿童右心缘上部的是:上腔静脉
在后前位片上右心缘的下部是:右心房
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右心缘的下部是:右心室
(二)病变
1、左室增大:
心房率>心室率,即P波频率高于QRS波频率
QRS波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
第六单元 影像诊断
一、基础:X线摄影检查主要应用:X线的感光效应
X线透视检查主要应用:X线的荧光效应
二、肺与纵隔
胸部肿块的平片检查方法:胸部正侧位片
正常胸膜X线表现:不显影
肺纹理主要成分:肺动脉和肺静脉分支
肺门阴影的主要组成部分:肺动脉、肺静脉和支气管
心电轴显蓍右偏:右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
电轴轻中度左偏:妊娠,肥胖,腹水,横位心,轻度左室肥大
电轴显著左偏:左室肥大,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
三、心房肥大
(一)右心房肥大
1、P波高尖,电压>0.25mV,在II、III、aVF导联最突出
2、V1导联上,P波前部高尖
(二)左心房肥大
1、P波增宽>0.11s,常呈前低后高的双峰型(I、II、aVL)
(三)房颤
1、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间距不均、形态各异f波;
2、R-R间距绝对不匀齐,即心室率完全不规则;
3、QRS形态一般与正常窦性相同。
(四)室扑:一过性。QRS-T波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的心室扑动。
(五)室颤:QRS-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