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商务星球版新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教案1

地理商务星球版新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教案1

《东南亚》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就是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就是传授新知识课。

本课主要介绍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与自然环境、经济等知识。

本课在地理学科课程中的难度水平属于一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读图,说出东南亚的范围并归纳位置特点。

2.通过阅读图,说明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3.运用地图能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国家与首都。

4、举例说明湿热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与其她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东南亚主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项目,以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重点
1 、指导学生读图,说出东南亚的范围并归纳位置特点。

2、说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材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
多媒体出示<<赠缅甸友人>>
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教师: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这首诗描述的就是哪里呢? 学生: 展示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困惑。

学生进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情景 二、新课学习
1、东方“十字路口”的位置 读“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图”
(1)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就是比亚洲低一级的区域,请您用学习亚洲的方法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1) 相对位置:亚洲的_____。

2) 半球位置:东西半球的____半球,南北半球的_____ 。

3)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经过北部,赤道经过南部。

绝大部分位于_____(温度带)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海陆位置:地处____洲与_____洲;_____洋与_____洋的“十字路口”生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其她小组成员补充、纠正。

出示马六甲海峡图
追问:(1)十字路口的咽喉在哪里?
(2)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3) 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
师指图点拨提升东南亚位置特点:
(过渡)东南亚主要有哪些国家?哪些就是我们的邻居?
出示范围图
(1)东南亚的范围
读政区图:
①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上各有哪些国家?
②东南亚有哪些就是临海国,哪些就是内陆国,哪些就是岛国?
③我国邻国有哪些?
④您能说出这些国家的首都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十字路口”的位置
(1)东南亚的位置: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交通位置④马六甲海峡
(2)东南亚的范围: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
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
马来群岛:
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菲律宾
临海国:越、缅、柬、泰、马、文、东
内陆国:老挝
岛国:印尼、新、菲律宾
邻国:越南、老挝、缅甸
2、多山的地形
出示“东南亚地形图图”
自主学习(一)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您能瞧出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不?
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学生读图,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这样的地势特点对河流有怎样影响?
指名回答山脉、河流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结合示意图)
合作学习:中南半岛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1)找出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瞧瞧她们分别注入哪个大洋。

(2)完成表格
3.讨论:中南半岛的城市为什么多分布在河口三角洲与沿河平原上?讨论后回答
追问:您能仿造中南半岛地形的学习,探究马来群岛的地形特点不?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成果,教师点拨提升: (4)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5)地形崎岖,平原狭小;多火山与地震 4、热带气候
师出示“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与“新加坡、曼谷气温与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完成
读图思考题:
(1)东南亚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 (2)两种主要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哪里?
(3)观察曼谷与新加坡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两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就是什么?
(4)东南亚的高脚屋建筑与米饭为主食的饮食特点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样的关系? 师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点拔、指导。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并注意分析气候特征产生的简单原因。

小组代表指图讲解,余生回答、倾听、思考、判断。

5、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师出示“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引导学生完成读图思考题: (1) 东南亚发展农业的优势就是什么?
(2)我们到新马泰旅游,吃到的主食就是什么?为什么?
(3)东南亚的最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哪些?其最大产地分别就是哪些国家?
(1)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北高南低 (2)平原分布在河流沿岸与入海口处。

(3)北高南低的地势使得河流自北向南流,北部地势高峻,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南部地势较低,水流平缓,工农业发达。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明确结论。

师根据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有目的的进行提问、解惑。

学生展示交流成果,教师点拨提升:
(1)泰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2)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3)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4)菲律宾: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与椰子出口国。

教师出示反馈练习:假设您去东南亚旅途,就会有这样一个发现:东南亚人喜欢吃米饭,请问这就是为什么呢?
学生带着刚才的学习收获,再次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提升: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物产就是影响居民食物结构的主要原因。

6、繁荣的旅游业
师出示“东南亚主要国家旅游外汇收入比较”表与美景图,引导学生读表完成思考题:
(1)东南亚的旅游业地位如何?她们如何发展旅游业的?对于枣庄来说有什么指导意义?
(2)海外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就是哪里?
(3)东南亚的主要旅游景点、旅游项目及其所在的国家分别就是什么?
生瞧书、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互动、欣赏、归纳结论、分析原因。

师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点拔、指导。

师根据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有目的的进行提问、解惑。

三、结论总结
教师:东南亚就是与我国山水相连的国家,自古以来就与我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南亚,知道了东南亚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东南亚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我们去开发与了解。

四、课堂练习
下图就是“东南亚地区山河分布、海陆分布略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下列地理事物用相应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位置。

A.马来半岛
B.长山山脉
C.湄公河
(2)将图中代号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及其相关内容填在下面横线上:
D________群岛,E________海峡,F________岛,按纬度划分,该岛位于________半球。

G就是________国。

教师:认真分析题干,仔细阅读地图,独立思考,回答上述问题。

学生:口头说出答案。

五、作业布置
上网查阅:火山灰对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六、板书设计
东南亚
1、“十字路口”的位置
(1)东南亚的位置: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交通位置;④马六甲海峡
(2)东南亚的范围: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2、多山的地形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3、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季与雨季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农业:稻米、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 4、旅游业
婆罗浮屠塔、巴厘岛、大象节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