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遗址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大遗址不仅受到地质灾害、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处于盗掘文物、城市用地扩张等人为因素的侵扰之下,探索大遗址保护的有效途径成为城乡规划建设领域与文物保护领域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1]。
陕西省被称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省内大遗址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面积之大、种类之全、等级之高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2][3],周、秦、汉、唐四大鼎盛王朝为主的大遗址在陕西均有遗存。
位于咸阳北阪的秦咸阳宫遗址就是秦文明、秦文化的集中代表。
该遗址一直处于保护和控制状态,然而由于遗址占地面积广、年代久远,地表遗存已破坏严重,考古发掘工作量巨大,遗址的分布和遗存状况尚有大量不明之处。
近年来,由于大片用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与城市的发展要求和周边人们的生活需要产生了较大的矛盾,致使大遗址不断面临被蚕食和损毁的威胁。
我国历史悠久,前人留下的文化资源相当丰富。
对于今天的我们缺少的不是文化遗址,而是使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生活中的途径。
当今社会上很多工程仅仅是一些文明信物的展示,没有化入人心的生动方式。
怎样在当今文明的坐标下,完成穿越千年的文化呈现,同时,给人们提供放松但能够反思、恢复、振作的心灵栖居地[3],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将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场所。
考古遗址公园是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和遗址类文化景观,是对考古类文化遗产资源的一种保护、展示与利用方式,它将遗址保护与公园规划建设相互结合,运用保护、展示、修复等一系列有效的手法和技术,对现存遗址进行重新整合和再生,使遗址完整保存在公园的范围内[5]。
考古遗址公园能为文明方式的演进与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为塑造城市特色形象与特色文化展示提供舞台,为整合文化遗产资源与遗址整体保护构建平台,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提供途径,为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和提升生态环境提供保证,为城市文化建设与市民个体认知反省营造场所[6]。
随着大遗址保护理念的改变,结合西咸一体化、秦汉新城发展的新变化,将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引入遗址公园开发模式,为秦咸阳宫遗址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第36卷第4期2014年7月Vol.36No.4July 2014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与建设策略研究崔鹏,吴欣(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摘要:大遗址保护是文物保护和城乡规划建设领域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在保护历史遗存、弘扬大秦文化、塑造城市形象、促进区域发展和提升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深远。
在全面深入探讨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建设策略,并体现在功能结构和用地布局中,这是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实现区域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和谐统一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遗址保护;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744(2014)04-0180-06收稿日期:2014-01-17基金项目:2013年度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城市空间发展与大遗址区保护协调性评价及优化机制研究”(13D 151)作者简介:崔鹏(1981—),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乡与区域规划、大遗址保护等研究。
180——一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中需处理好的几个关键问题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渭河以北、五陵塬汉墓群以南的狭长区域中,以秦咸阳宫遗址为核心,总面积为372.7公顷。
其周边历史遗存丰富,北有安陵、长陵、阳陵等陵墓,南有秦阿房宫、汉长安城等历史遗址。
交通便捷,处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城市商务区之间,在西咸新区发展的主要轴线上,也位于秦汉龙脉的重要核心位置。
规划建设中需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公园范围的合理划定遗址公园作为大遗址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需要对大遗址的整体风貌和历史环境进行保护和展示,因此,在规划之初,首先要加快考古工作的步伐,在获得明确而权威的考古报告后,按照国家规范加强修编文物保护、遗址保护规划,确定遗址公园的选址范围。
明确核心历史保护区,风貌环境协调区,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保护,保证大遗址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提供条件[7]。
其次要根据遗址公园定位和开发的目的,合理划定开发建设区域,顺应城市开发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制定区域和遗址公园周边建设范围的控制要求,扭转大遗址对于城市发展制约的因素,使得遗址公园成为带动城市新区发展的新机遇。
(二)文化解读和规划定位大遗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潜藏了历史的演变过程,不同的大遗址带给所在城市以独特的气质和品格,带给人们迥然不同的气场和文化基底。
因此,以大遗址为核心的遗址公园在规划建设中必须深入解读大遗址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文化挖掘、文化梳理(见图1)奠定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基调。
通过解读秦文化鲜明的特征及其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将恢宏壮阔的秦文化遗迹、秦文明再现于咸阳北阪,将秦文化中博大的、优秀的品质注入现代城市的发展之中,将秦人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精神融入现代人们的血液之中。
这样的规划才不仅仅是文明信物的展示,而是将深入人心的文化成为当下文明的坐标。
图1秦文化归纳图政体文化制度文化宫廷文化市井文化三公九卿制郡县乡里制书同制币同制度同衡车同轨行同伦礼乐霓裳疗养膳食宫苑服饰饮食居住娱乐音乐纹饰文化建筑文化色彩文化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祭祀用品建筑构件整体风貌造型表现黑色深灰色深红色暗金色181——遗址公园的定位在规划设计中占据了核心的位置,体现了当代人们对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态度和手段,明确了大遗址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和重要的作用。
总体定位是形成规划设计的原动力,是规划、策划、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和主轴线,后续工作的开展都将在总体定位的基本框架下展开,如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总体定位为以秦咸阳宫遗址保护和大秦文化展示为主,集大秦文化、旅游休闲、商务服务为一体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秦历史文化品牌区。
具体针对文化、功能、形象的定位分别为秦文化、游憩地和会客厅。
(三)保护与开发的博弈大遗址往往在遇到保护不利,问题矛盾激化的窘境下才“穷则思变”,寻找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有效的途径,这也是大遗址保护过程中的一种适应环境的表现。
然而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牵扯较多,不同的利益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此事进行设想,通过几番博弈,最终形成一个能被大多数利益主体接受的途径。
然而作为大遗址本身,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地位,是国家文化资源的精髓部分[8],大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具体“量”的标准和“度”的限制,如何划定其保护或是开发的级别和手段,在规划建设中也同样比较模糊。
另外,作为遗址公园模式进行规划建设,必然引入开发项目,无论是政府行为或是市场行为,人们本能地更为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经济性。
如果是当地政府投资建设的,又要考虑财政运作的种种渠道,受到市场行为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按照考古专家的设想,对大遗址全貌进行整体保护,必然有所取舍,否则前期投入将与收益差别巨大,导致政府财政运作困难,项目品质缩水。
所以各地政府也常常强调大遗址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于可以带来旅游效益的增长,或是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的开拓,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
当然也不乏出现以保护的名义进行商业策划的情况。
当仅仅有损大遗址的一部分,而使各方利益主体受益的情况出现时,也许规划项目本身在没有法律条文的严格约束下,会达成相对“满意”的结果。
因此,如何在体现经济价值的同时保证历史文化价值不受到影响,必须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进行仔细考量。
(四)遗址公园建设的瓶颈规划建设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环境,从实际问题出发找寻规划建设的突破口,往往是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深入的实地勘探和研究,对规划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其矛盾和问题,将这些现实疑难进行排序,通过巧妙的方式着重解决最主要的现实瓶颈,为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可行的良策。
若找不准现实瓶颈所在,或者忽视实际的问题,流于理想的状态可能导致更多问题的产生,而且是不可逆的,所以规划建设要以现实问题为基础,慎重解决。
例如本规划建设中存在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挖掘不深,旅游产品体系尚未形成,旅游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缺乏与周丰京、周镐京遗址、西汉长安城、隋唐长安城遗址的联动发展,缺乏对旅游资源的延伸整合;渭河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水质较差,与历史环境风貌不协调;文物考古工作进展相对滞后;咸铜铁路从规划区穿过,对历史环境造成割裂;秦咸阳城隐性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文物展示方式的选择;近域范围同类旅游发展带来的竞争等问题都需要仔细梳理研究,找寻恰当的解决方式。
(五)策划规划的整体考虑规划的关注点往往侧重于土地和空间上二维或三维的布局设想,常常指导开发建设的某些环节。
而策划则是整个项目从起始到终结的全过程计划,更加偏重于资金的运作,项目的选择、评估和运行,房地产开发与土地运营,项目启动、开发、营销、管理策略等等。
作为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应将策划与规划进行整体考虑,由策划提供给开发建设者基本的理念和流程,再由规划对空间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时对策划进行必要的修正,进行动态推进,保证有效保护利用大遗址的同时平衡多方利益主体的权益。
策划提供给规划以基本的规划思路和项目的推进方向,再由规划根据这些理念进行进一步剖析,并根据现实状况进行设计,修正完善策划的想法和意图,并提供空间上的保护和开发建设策略。
依托大遗址保护和利用进行的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对所在城市或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立项到运营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繁杂、疑难的问题,如果仅仅对项目进行规划而不考虑建设和管理运营、投入产出等现实问题,那么这样的规划也不可能是一个好的规划,起不到缓解现实矛盾的作用。
如果仅仅策划,而没有对遗址及其现实的区域环境进行整体深入的研究,又可能出现保护不利、开发过度等不可逆的问题。
因此,此类规划需要策划和规划的182——整体考虑,在过程中进行磨合、权衡、调节,最终达到一致的结果。
二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与建设策略(一)策划与规划结合规划确定始终以保护优先、文化主导、环境立本为主要指导思想。
通过对秦的历史脉络、经济状况、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形成从文化挖掘、文化梳理到文化再生、环境再现的秦文化品牌塑造的全过程(二)规划建设策略规划在保护遗址、优化生态、整体协调、彰显特色、再现活力的原则下,提出以下规划建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