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砂夹石回填施工方案

砂夹石回填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3)
三、施工准备 (3)
四、操作工艺 (4)
五、质量标准 (5)
六、成品保护 (6)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
八、安全措施 (7)
九、文明施工及环保管理措施 (7)
十、应急预案 (8)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2、建设地点:。

3、质量标准:要求达到国家GB50300-2012《建筑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各项合格等级。

4、工期要求:施工总工期****日历天。

5、建设规模:建筑总面积******㎡,建筑层数地下**层地上**层,裙房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m。

6、地质情况:依据钻探资料,地基土在勘察深度内大致分为4层,至上而下分别为:①杂填土(Q42ml)、②黄土状粉质粘土(Q42al+pl)、③卵石(Q3al+pl)、③-1中粗砂(Q32al+pl)、④粗砾砂(N2al+pl)。

本场地位于清姜河右岸Ⅰ级阶地地形,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场地周边无断裂不良地质构造分布,场地平坦,从勘察结果看,地基土分布稳定,厚度大,工程性能良好,无不良地质存在。

7、水文情况:该场地在勘察时地下水位埋深12.00~12.60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含水层在③卵石层。

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及清姜河补给,排泄方式为蒸发和向清姜河渗流,地下水流向自东南向西北,该区域地下水变化幅度为1.00M。

8、换填部位:本工程主楼基础地基标高均为****米,裙房基础地基标高均为***米,根据岩土勘察报告提供的处理方案,本工程采用换土垫层法对地基湿陷性进行处理,主楼需将第○2层黄土状粉质粘土和
局部存在的○3-1中砂层全部挖处至○3卵石层顶面,换填材料采用级配砂夹石,换填后保证主楼的地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320KPa。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岩土勘察报告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三、施工准备
土方开挖完毕后,将存在湿陷性的第○2层黄土状粉质粘土和局部存在的○3-1中砂层全部挖处至○3卵石层顶面,方可进行级配砂夹石的换填。

砂夹石回填量大,工期紧、任务重。

施工场地内换填、运输相互交叉施工,难度大,需精心施工。

材料及主要机具:
1)级配砂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

颗粒级配应良好。

2)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含泥量不宜超过3%。

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3)主要机具: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22t)、小推车、铁锹、洒
水车、2m靠尺、水准仪、钢尺等。

作业条件:
1)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墙上、槽和沟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2)铺筑前,通过现场试槽载荷试验确定虚铺厚度和压实功。

3)标高控制,在基坑内用木桩遂层控制,确保虚铺厚度和压实后的表面平整度。

四、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检验砂石质量→引测标高至控制桩→分层铺筑砂夹石→洒水→夯实碾压→找平验收
1)级配砂石,应将砂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2)分层铺筑砂夹石
3)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20~25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

选用压实的方法,宜采用22t的压路机碾压。

4)砂夹石地基底面和顶面铺设控制在同一标高上。

5)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实。

6)铺筑的砂夹石应级配均匀。

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7)洒水: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l2%。

8)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

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

边缘和转角处应用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找平和验收:
1)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

基槽每100㎡为一个取样点;测定砂夹石的质量密度。

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2)最后一层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通过现场荷载试验,Fak≥320kPa后,方可继续施工。

五、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压实系数达到0.97。

2)砂夹石的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基本项目:
1)级配砂石的配料正确,拌合均匀,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2)分层留接槎位置正确,方法合理,接槎夯压密实,平整。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砂石地基的允许偏差
六、成品保护
1)换填填砂石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2)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级配砂石不准或铺筑超厚。

4)级配砂石成活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否则应适当经常洒水润湿。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大面积下沉:主要是未按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碾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

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的要求。

2)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

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

3)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
良好。

4)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每层的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

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的砂石施工。

6)砂石的含泥量大于3%不得使用。

八、安全措施:
1)机械设备的操作有专人负责。

2)基坑临边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置。

3)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并把电线架设在2.5M以上。

4)各种机械有专人操作,先进行试运转,正常后再投入生产。

5)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具。

6)安全员全天施工作业时间对基坑防护及基坑变形进行巡查,并检查督促施工作业人员的防护用品佩戴情况。

7)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文明施工交底,并告知其现场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九、文明施工及环保管理措施
1).组织管理
1.1成立由项目副经理为首,全齐管理人员参加的组织领导施工现场
的场容管理工作。

2.2根据现场情况项目经理部成立4人的场容清洁队,负责环境清扫
及维护。

2).管理规定
2.1场内道路每天派专人洒水两遍,防止运输过程扬尘过大。

2.2全部运输砂石车辆必须有防尘措施。

2.3施工现场内交通道路和物料堆放场地路面全部平整坚实。

路面统一设置排水系统,做到雨天不积水。

2.4设专人协调施工现场内的交通,及时疏导场内车辆,满足施工运输的需要。

2.5合理设置施工现场内及结构内垃圾堆放点,做到施工垃圾及时分拣,及时清运。

十、应急预案
土方坍塌的预防和监控措施
1)、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施工员应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2)、砂夹石换填时,必须有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按既定方案和程序施工。

3)、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坑边堆放,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附加荷载,造成基坑边坡失稳造成土方坍塌。

4)、换填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应作好监测。

根据具体周边环境设置监测控制点,按规定每日监测并作好记录,当发现监测数据
超标准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基坑边坡土方坍塌。

2、基坑土方坍塌现场应急措施
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开列等险情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根据险情原因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坡脚被动区临时压重——将原预备好的砂包抛(堆)至基坑坡脚;
2)、坡顶地面主动区域卸土减载,并严格控制卸载程序;
3)、作好排水、封面处理;
4)、对险情段加强监测;
5)、视情况向主管领导上报现场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