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四章杂环化合物


C O O OCH3
CH3
CH3
R'=(CH3)2CHCH2CH2(CH2CHCH2CH2)CH2C=C CH2
O S H3C N H O O CH3
R
OH H3C H3C CH3 CH3 OH O
Epothilone A(R=H); B(R=CH3)
1993年发现的一种高效抗癌物质
14.1 杂环的分类和命名 14.1.1 分类
o
Br
Br2
Br +
Br
(c )卤化
N
300 C
o
N
N
(d)还原 吡啶可被催化加氢为六氢吡啶(哌 啶)。六氢吡啶的碱性(PKb=2.7)与一般脂肪族 仲胺相近。
+ 3H2 N Ni 180C
o
N H
5 、 吡啶环上的亲核取代
NaNH2 N
N H2O NHNa
N
NH2
C6H5Li N
N C6H5
吡啶2-和4-位上甲基具有酸性(类羟醛缩合)。
路易斯酸
SO3 N CH2Cl2,室温 N
SO3 N
SO3
N SO3 HCl O ClCH2CH2Cl,1000C O SO3 N H O SO3H (41%)
吡啶是良好的亲核试剂,与卤代烷、酰卤等反应 形成吡啶盐,都是很好的固体,有芳香性(反应时并 未破坏它的环状封闭共轭体系),是活性强而温和的 硝化、磺化、烷基化或酰基化试剂。
2 1
N
5
3 4
9 8
N
7
1,3,5-三嗪 1,3,5-triazine
酞嗪 Phthalazine
6
1,10-菲咯啉
1,10phenanthroline
1. 结构和性质 氮原子数目增加,不易起亲电取代反应, 而亲核反应较易进行。
相当于硝基氯苯的亲核取代反应。
含氮杂环酸碱性比较
它们的共轭酸 的pKa为 碱性次序
1. 非芳香性杂环
O
O
O
N H
四氢呋喃
O N H
1-氧-4-氮杂环 己烷(吗啡啉)
1,4-二氧六环
四氢吡咯
六氢吡咯
N H
N
奎宁环
Si H2
Se
硅杂-2,4-环戊二烯 硒杂环丁烷
2. 芳香性杂环
N H N N
吡咯 Pyrrole
吡啶 pyridine
喹啉 quinoline
N
O
S
S
呋喃 Furan
噻吩 thiophene
14.2.2 喹啉和异喹啉
5 6 7 8 1 4 3 5 10 4
N
N2
8
N 9
1
Quinoline
Isoquinoline
Acridine
吖啶
喹啉
异喹啉
与吡啶类似, 喹啉和异喹啉都有弱碱性(喹 啉:pKb=9.15;异喹啉pKb=8.86)。
1、喹啉和异喹啉反应
(1)亲电取代反应
喹啉和异喹啉的硝化、磺化、溴化等,比吡啶 容易,亲电试剂主要进攻苯环部分,即5-位和8-位 上。
2. 物理性质
吡咯、呋喃和噻吩都有偶极矩
吡咯的偶极矩方向与四氢吡咯的方向相反
3. 化学性质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a、呋喃、吡咯和噻吩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 应。 b、它们的亲电取代反应都比苯活泼 (吡咯>呋喃>噻吩>苯>吡啶),其活泼性同 苯酚、苯胺相似。 c、由于它们的高度活泼性以及呋喃和吡咯对 于无机强酸的敏感性,其亲电取代反应需要 比较温和的条件。
sp2Βιβλιοθήκη 碳原子P轨道中有一个电子,
Z
Z= O S NH
杂原子P轨道中有两个电子,
形成环状离域大键。 电子数: 6个 有芳香性。
吡啶N
N
P SP
2
N H
吡咯N SP2
P
C SP2
呋喃O( 噻吩S)
P
P SP2
“多π”芳杂环———六个电子由五个原子分配,每个碳原 子的电子云密度比苯环高,故亲电取代比苯容易。
δ δ
+ +
0.139nm
0.1 40n m

δ
+
N 0.13
δ 7. 55 δ 7.16 N δ 8. 52
4nm
N 2.22D
N H 1.17D
吡啶具有和苯非常相似的骨架结构和π电
子结构
N
吡啶环上的碳原子和氮原子均以SP2 杂化成键,每 个原子上有一个P轨道,P轨道中有一个P电子,共有 4n+2个p电子形成环型封闭的共轭体系,有芳香性。 氮原子上还有一对未共用电子,不参与π-体系,这对 电子可与质子结合而显碱性。因此吡啶的碱性 (pKb=8.8)较吡咯强,也比苯胺(pKb=9.3)略强。
吡啶是很好的离去基团,用N-酰基吡啶盐做酰化剂比酰氯和酸酐 更好。 氯化N-苯甲酰基吡啶
PhCOCl N Cl N COPh ROH N H Cl + PhCOOR
与卤代烷结合成的吡啶鎓盐相当于季铵盐,受热重排,烷基从N 上转移到α和γ碳原子上,生成吡啶同系物。吡啶盐是一种温和的 烷基化试剂。 碘化N-甲基吡啶
O
12
呋喃 Furan
O
吡啶 pyridine
N
常见芳香性五元杂环化合物(单环)
O
呋喃 Furan
S
噻吩 Thiophene
吡咯 Pyrrole
N H
N N N H H 吡唑 咪唑 Pyrazole Imidazole N O
N S
噁唑 Oxazole
N
噻唑 Thiazole
常见芳香性五元稠杂环化合物(稠环)
-3.6 4
7.00 1
5.23 2
1.23 3
这四种杂环中碱性最大的是咪唑, 酸性最大的是吡咯,嘧啶居中。
2.
嘧啶
尿嘧啶
Uracil
胸腺嘧啶
thymine
胞嘧啶
cytosine
5-氟嘧啶
嘧啶类为遗传物质核酸的组成部分。
H3C N
N
NH2 Cl N + CH2
S CH2CH2OH CH3
维生素B1
2、 物理性质
吡啶存在较大的偶极,其取代物的沸点较高。
CH3 CH3 N N CH3 N N

吡啶
2-甲基吡啶 128 ℃
3-甲基吡啶 4-甲基吡啶 144 ℃ 144℃
沸点 80.4 ℃ 115 ℃
吡啶环的特点: 1)C-C键长与苯近似,C-N键长则处于C-N键长和C=N键长 之间。说明吡啶环系具有与苯相似的结构。
Et2NH
NH3 , EtOH
H3C
HNO3/H2SO4
EtO2C H 3C N
CO2Et CH3
7、 吡啶衍生物
CONH2 N
HO H 3C CH2OH CH2OH N
烟酰胺 (维生素p)
CONHNH2
维生素B6
CON(C2H5)2 N
N
异烟酰肼(雷米封) 烟酰二乙胺(可拉明) 中枢神经兴奋药 抗结核药
2)吸电子诱导效应和吸电子共轭效应共存,方向一致。 键长不象苯(0.140nm)一样完全平均化。 吡啶
0.140nm 0.130nm
六氢吡啶 吸 电 子 诱 导
吸电子诱导 吸电子共轭
0.134nm
N
-30
N H
μ=7.4× 10
c.m

-30
μ=3.9× 10
c.m
3 ) 缺“π”芳杂环——氮原子使环上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 降低,亲电取代反应比苯难进行的一类芳杂环。
N + HCl N HCl 或 NHCl
吡啶形成的N-酰基盐
吡啶与路易斯酸形成的络合物
N
N SO3
BF4 NO2
吡啶与过氧酸形成的N-氧化物
O N CH3COOH N O
4. 吡啶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由于氮原子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吡啶环上的电 子云密度较低,其亲电取代反应与硝基苯类似,一 般需要强烈条件,且主要发生在β-位。
3、 吡啶的碱性和亲核性
吡啶的弱碱性 (pKa=5.19)
氮原子上有一对未共用电子,不参与π-体系, 这对电子可与质子结合而显碱性。因此吡啶的碱性 (pKb=8.8)较吡咯和苯胺(pKb=9.3)略强。
吡啶N SP2
(CH3)3N > NH3 >
pKa 9.8 9.3 >
N
P
NH2
5.19
4.6
可与强酸作用成盐。
它赋予血液以鲜红的颜色,体内输氧 (嘧啶和嘌呤)对DNA的复制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并使生命得以代代相传
杂环化合物通常是酶和辅酶中催化生化反应
的活性部位。
CH=CH2 H3C
叶绿素-a(R=CH3) 叶绿素-b(R=CHO)
CH3 N C2H5
N
Mg
H H3C H N N CH3 H
C20H39OOCCH2CH2
NO2
浓 HNO3
N
浓H2SO4, 0C
o
+
N 50%
N NO2 48%
浓 H2SO4 N 220 C
SO3H
o
N
54%
喹啉与异喹啉的亲电取代反应
Br
Br2 , AgSO4 N 浓 H2SO4,
+
N 1:1
NO2
N Br
浓 HNO3 N 浓H2SO4, 0C
72%
o
N
+
NO2 8%
N
(2)喹啉与异喹啉的亲核取代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发生在吡啶环上,其中喹啉主 要在2-位取代,而异喹啉主要在1-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