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专科教育管理《教育行政概论》试题及答案2.doc

电大专科教育管理《教育行政概论》试题及答案2.doc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教育行政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行政的目的在于保障全体公民的________,促进____的发展。

2.教育行政的________是指由中央和地方分工合作共同管理教育事业的一种体制。

3.一--------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设置的核心依据。

4.一---------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的学制。

5.课程实施是指通过_-------一把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

6.教育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对____ 进行管理的活动。

7.教育财政是国家对____ 及的管理。

8.校园用地可分为建筑用地、-----、---------。

9.教育行政法规和教育行政规章是由____ 根据宪法和法律(包括教育法律)授权,为贯彻实施________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10.教育规划的分类,根据所涉及内容的复杂程度划分,有-------------和----------。

11.教育督导的主要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效用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

12.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改进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教育行政的研究方法有( )
A.经验总结法 B.文献分析法C.调查法 D.实验研究法
2.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精简的内容包括( )
A.精简机构的数量和规模
B.精简行政机构领导者的职数和工作人员的数量C.削减行政开支
D.精简行政程序和办事环节
3.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主要有( )
A.双轨型 B.直线型C.单轨型 D.中间型
4.新中国成立后,对教师的任用,我国采用过( )
A.委任制 B.派任制C.代用制 D.聘任制
5.教育事业费的支出项目主要是( )
A.人员经费 B.土地征购费C.教育基本建设经费 D.公用经费
6.教育规划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
A.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原则B.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C.数量目标与质量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原则
7.学校设备中的教学设备包括( )
A.教室设备 B.实验室设备
C.图书阅览设备 D.卫生保健设备
8.教育法规的实施具有( )
A.阶级性 B.普遍的约束力C.非强制性 D.强制性
9.教育督导因其划分的标准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督导对象分,有(
A.督政 B.宏观督导
C.督学 D.微观督导
10.根据评价的内容来分,中小学评价可以分为( )
A.单项评价 B.综合评价
C.宏观评价 D.微观评价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筒述教育行政体制含义的主要内容。

2.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现状是怎样的?
3.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的课程行政职责是什么?
4.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教育人事行政业务范围基本包括哪些方面?
5.教育经费使用的原则是什么?
6.简述教育行政执法的特征。

试卷代号:204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教育行政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权利社会教育事业2.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3.教育工作的目标4.“癸卯学制”5.教学活动
6.法规制度教育人员
7.教育经费其他相关教育资源8.运动场地绿化用地
9.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教育法律
10.综合性教育规划专题性教育规划11.法治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2.诊断功能鉴定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ABCD
2.ABD
3.ACD
4.BCD
5.AD
6. ABCD
7.ABC 8.ABD 9.AC 10. AB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教育行政体制含义的主要内容是:
(1)教育行政体制的核心是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2分)
(2)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是国家教育行政体制的组织形态;(2分)
(3)教育行政制度是维系教育行政机构正常运转、发挥职能的基本保证;(2分)
(4)教育行政体制的形成是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和教育体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2分)
(5)教育行政体制作为一种社会事业管理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

(2分)
2.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为四等七级,支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已形成多种形式办学的格局。

(2分)四等是指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七级是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4分)支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是指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系统完善,不仅构成纵向升迁系列,而且三种教育亦可横向沟通。

(4分)
3.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的课程行政职责是:教育部负责规定各类课程的设置和比例;(2分)组织制定、修订、审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2分)组织制定并颁布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教材编写指南;(2分)研究制定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的评价制度;(2分)制定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政策;(1分)编写地方和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

(1分)
4.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教育人事行政业务范围基本包括如下方面:
(1)按照职权范围,审批所属教育机关的编制,配备相应的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2分)
(2)按照管理权限,对所属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进行考察、选拔、调配、培训、考核、晋级、奖惩和任免,并管理离休、退休、工资福利等工作。

现在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从事教师队伍的宏观管理。

(2分)
(3)负责分配到教育系统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安置工作。

(2分)
(4)根据国家有关人事政策和法规,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工作细则。

(2分)
(5)负责本地区教育人事统计,向上级部门提供有关人事统计信息,管理教育人事档案,处理教育人事方面的信访问题。

(2分)
5.教育经费的使用有三条原则:一是计划使用原则。

教育经费的分配是严格按用途即教
育活动的目的确定的,也就是教育经费的拨付都是有计划的。

(3分)二是节约使用原则。

节约教育经费,降低教育成本,不但是教育经费使用的重要原则,而且也是整个教育财政工作的基本要求。

(3分)三是有效使用原则。

如果不能有效使用教育经费,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无从实现。

教育经费使用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教育活动过程的有效性;其次是教育活动结果的有效性。

(4分)
6.教育行政执法具有如下特征:
(1)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国家意志性的活动;(2分)(2)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法律性的活动,(2分)
(3)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活动;(1.5分)
(4)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单方权威性的活动;(1.5分)(5)教育行政执法具有主动性特征;(1.5分)
(6)教育行政执法具有执法主体多元性的特征。

(1.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