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管理的研究

班级管理的研究

现在许多班主任老师都致力于班级管理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为班主任老师管理好班级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虽然如此,但是目前的管理思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培养新型人才的问题。

我们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现在班级管理研究的思路是:通过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管理能力,进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这种思路只局限于班主任自身的发展,许多有效的管理理论只在老师中间传播,而很少扩及到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人——班级干部。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错了!”早些年,我们已经提出了班主任要从“保姆型”向“指导性”转变的理念。

但班主任任然在扮演“保姆”的角色,班干仍在被动的接受指令。

遗憾的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一直禁锢着我们的思想,忽略了对班干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在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资源——班委职位的浪费。

中学仍然是基础教育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对学生个人的能力培养相当重要。

我们应该尽可能的解开对他们的束缚,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发挥各自的特长,展示自我风采,练就其工作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管理模式,使我的管理重心真正的从班主任转到班干部身上来。

已就是:我们对班级管理的研究应该从班干部的角度出发,提出适合班干自身的管理理论方法;班干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提高个人管理素质,进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

班干部由于学习的重任不可能分出更多的时间来研究班级管理,所以班级管理的理论方法不可能有班干部自己提出。

而且班主任也很难做到站到班干部的角度上来研究班级管理的问题。

这就我们始终没有提出一套适合班干自身管理方法的难点所在。

虽然难但还是有办法的,关键在于班主人和班干部要给与足够的重视。

只要有心我们一定能适时的把这套方法提出来。

我并不是说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研究不对,只是认为我们应该转变一下我们研究的角度,试着从班干的角度,以提高班干的管理能力,培养适合未来需要的新型人才为目的来研究班级管理,我们应该相信只要我们实现这个转变,中学的班级管理必然从此揭开发展的新篇章!我们现在所作的工有可能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挥洒下精彩一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