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针操作规范

电针操作规范

电针操作规范
一、定义:在毫针针刺得气的基础上,应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

二、波形选择:
①连续波:由基础脉冲波简单重复,中间没有停顿,频率连续可调。

②疏密波:电针仪输出的频率成周期性快慢变化的组合波形,由疏波和密波交替出现。

③断续波:周期性时断时续的组合波,由连续波经过矩形脉冲调制后得到的脉冲波序列。

三、操作步骤与要求
操作前检查电源开关,确保电量充足;检查输出电极线,保证导电性能良好,根据病症选取适当的腧穴或治疗部位。

按电流回路要求,选穴宜成对,以1对~3对为宜。

保持治疗环境清洁卫生,选择适当的体位,毫针针刺前应对针具、针刺穴位和医生双手进行严格消毒,
在使用电针机前,必须先把强度调节旋钮调至零位(无输出),再将电针机上每对输出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上。

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不可将两个电极跨接在身体两侧,更不应让电流从心脏部位穿过。

通电时调节电钮,使电量从无到有,由小到大。

切忌由大到小,或忽有忽无,忽小忽大。

电量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以患者感到
舒适为度。

临床治疗,一般持续通电15分钟左右,从低频到中频,使病人出现酸、胀、热等感觉或局部肌肉作节律性的收缩。

治疗结束后,应先将电量降至零值,关闭电源,然后从针柄上除去电极夹,并将刺入组织的毫针拔出。

四、注意事项
对患有严重心脏病的病人,治疗时应严加注意,避免电流回路经过心脏;不宜在延髓、心前区附近的穴位施用电针,以免诱发癫痫和引起心跳、呼吸骤停。

五.禁忌证。

(1)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瘤部位。

(3)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患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