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专题1《环境与环境问题》精品学课件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专题1《环境与环境问题》精品学课件
①环境污染:由于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
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超过了自然界的容纳和自净能
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
境问题。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次生环境问题分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②生态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而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的环境
问题。
总结:
湘教版选修六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1 环境概述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 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一般按属性分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
2、分类: 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概念 自然环境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 ,仍保留着天然生 态特点的环境 举例 原始森林、高山草 甸、大漠盐湖、极 地苔原等
湘教版选修六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2 环境问题概述
一 、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 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的概念: 温室气体产生的保温作用。 原因: CO2在大气中浓度不断增加(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二是森林的破坏
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气态碳氢化物如甲烷等能够吸收红外线的物 质不断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得大气不断增温
2.你了解哪些指标?
空气质量以空气污染指数(API)形式发布,涉及 三项主要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 (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
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主要是煤炭、矿物油)的燃烧、冶 炼和其他工业生产过程。长期暴露于含高浓度二氧化硫的环境空气中, 并在较高含量的PM的协同作用下,会引起呼吸道疾病、降低肺脏的防卫 功能,并可使已患心血管病者病情恶化。 二氧化氮来自高温燃烧过程的释放,比如机动车、电厂废气的排放 等。长期暴露在高浓度二氧化氮的环境空气中,可导致已患呼吸道疾病 者产生过敏反应、损害肺功能,增加呼吸道疾病发生率。 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 境空气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 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PM10被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 多疾病。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 对于老人、 儿童和心肺病患者这些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
三、环境质量
1.概念:是指环境因素受到污染的程度, 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这种状况的形 成,可能是自然原因,也可能是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分类: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 壤环境质量等。
环境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 有什么关系?
湘教版选修六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2 环境问题概述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产生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是 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 ①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 ②人口数量的高速增长。 ③科技进步的负面作用。
思考: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关系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 危害
①威胁生态平衡。
社 会 环 境
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 良 上,经长期社会劳动 性 所创造的、须由人类 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恶 性 因人类活动不合理 而遭到破坏的环境
城市建筑、工矿设 施、农田水利、畜 群牧场等
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 山劣地、因过度放牧 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二、环境因素
1.概念: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 质不同别要求小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成
“三废”排入江河湖海
“三废”排入土壤
固体废弃物污染 来自生产生活的垃圾 噪声污染 来自交通、工厂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来自放射性物质
各类污染物排漏入海洋
生态破坏
水土 流失 物种 灭绝
森林 减少
生态破坏
次生盐 碱化
地荒漠土化
2.生态破坏
表现 具体方面 原 因 举例
森林的环境调节 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森林面 积锐减
②危害人类健康。
③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沙尘笼罩下的呼和浩特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
•(一)可吸入颗粒物
环境污染
土壤污染 水污染
大气污染
环境污染
噪音污染 放射性 污染
固体废物 污染
1.环境污染
主要表现 具体方面 原 因 举例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环境污染
“三废”排入大气
应用:
活动:P4
(1)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原生环境问题);
(2)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引起的土地退化(次生环境问题); (3) 地震破坏引起的水体污染(原生环境问题); (4)森林的滥砍滥伐、草原的过渡放牧造成的荒漠化 (次生环境问题);
(5)捕杀动物造成动物种群减少(次生环境问题)。
3.次生环境问题分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全球变暖还有哪些危害?
2005年北极冰河
2007年北极冰河
海岸侵蚀、 洪水泛滥、 咸水入侵等
海平面上升3米时长三角的变化
冰川融化 水源短缺
• 气候异常、高温、飓风等极端天气出现
• 干旱、荒漠化范围扩大,饥饿问题严重
• 物种消失
• 人类健康(瘟疫增加),影响到各国经 济结构调整等
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
分,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大类
自然环境要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 阳光等
社会环境要素: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
宗教信仰等
材料: 青岛新闻网2月27日 昨日,市环保局发布2009 年全市环境质量状况概要,2009年,青岛市区环 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2%,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稳 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各类环境空气 质量功能区全面稳定达标。 向市区供水的6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率为100%; 思考:1. 什么是环境质量?
生 态 破 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 自然植被的破坏 化加剧
土壤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等 原因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 到破坏或过度捕猎
物种灭绝
世界的生态破坏
“我有一个希望,15年后我可以有自己的孩子,他们 会有一个家。而那个时候我们还会有一个美丽的岛 屿。”来自斐济的女孩拉维塔在哥本哈根峰会上哽咽 地诉说,“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可是气候变化对我们 的影响却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