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原始的农业聚落
一、选择题
1.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最有可能是( )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
C.青铜剑D.铁斧
2.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代,原始人用“稻”做饭招待你,那么你可能来到了( ) A.半坡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
3.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曾播放过有关人面鱼纹彩陶盆的节目。
人面鱼纹彩陶盆出自________之手。
( )
A.半坡原始居民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北京人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人是(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
5.对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来说,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种植粟或水稻
B.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6.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
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
7.考古学家在考古时发现一处遗址,在该遗址发掘的实物有:灰烬堆、磨制的石刀、石斧、骨针、彩陶片。
据此可以判断这处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B.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8.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应该是( ) A.种植粟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D.住干栏式房子
9.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且分布于山东、浙江等省区。
据此推断( )
①我国还处于采集的时代②我国出现了原始的农业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下列工具中,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读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是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根据这一文物,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图2是刻画了一头猪的形象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你能说出它的用途吗?这种陶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3)读图3和图4,分析比较下述遗址的人们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有何不同。
图3 河姆渡居民房屋图4 半坡居民房屋
参考答案
1-10:BDADD DDACB
11.【答案】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是用来纺织的,说明半坡居民生活的时代,已出现了原始纺织业。
【答案】这是河姆渡居民用来装东西的陶器。
刻画了一头猪的形象的陶器出现,说明河姆渡居民有了原始的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