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2、性格的理智特征
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 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也是多方面的。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是指个体在情绪表现方面的心理特征。 主要表现在: (1)情绪的强度方面; (2)情绪的稳定性方面; (3)情绪的持久性方面; (4)主导心境方面。
4、性格的意志特征
2.性格 性格(character)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 特征。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的稳定态 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 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性格与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关系密切。 性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三)现代“五因素模型
塔佩斯等(Tupes& Christal)运用词汇学的 方法对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进行了再分析, 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1)神经质性维度。 (2)外向性维度。 (3)求新性维度。 (4)随和性维度。 (5)尽责性维度。
第三节 人格测验
一、人格的问卷测验 人格的问卷测量就是根据要测量的人格特 质,编制许多有关的问题,要求受测者根 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一回答这些问题,根 据受测者的答案,去测量受测者在这种人 格特质上表现的程度。为完成这种人格测 量而编制的测量工具叫自陈问卷或自陈量 表。问卷的项目形式一般采用是非判断式 或选择式。
二、人格的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 Projective test )是以弗洛伊 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 (一)罗夏墨迹测验 (二)主题统觉测验
三、人格的情境测验
人格的情境测验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学 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主张,如果能将某 种刺激与个体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确定下 来,那么就可以创造某种情境来预测或监 视个体的行为。这就是情境测验的设计原 则。
1、鉴定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
感受性: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可 用最小刺激量来衡量。
耐受性:个体耐受刺激作用的能力,可从 强度和作用时间两方面进行衡量。 反应的敏捷性:心理活动的灵活性,从心 理活动的速度和不同活动转换的速度来衡 量。 可塑性:个体根据外界事物的变化情况而 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
气质的学说
1、体液说 2、体型说 3、血型说 4、激素说 5、活动特性说 6、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1、体液说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有四种 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希 波克拉底根据这四种体液在人体中所占的 比例,把气质分为四种: 多血质:血液占优势 粘液质:粘液占优势 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 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
特 质 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 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
(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卡特尔(R.B.Cattell)认为,特质是建筑人 格的砖石,因此特质的概念是卡特尔理论中最重 要的内容。他将特质分为以下几类: 1.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 2.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3.动力特质
情绪的兴奋性: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情绪 的兴奋程度。不仅能反映出个体神经活动 的强弱,还能反映出个体兴奋与抑制的平 衡性。
外倾性与内倾性:外倾性是情绪兴奋性强 的体现,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都倾向表 现于外;内倾是情绪的抑制过程占优势的 反映,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都不轻易表 现出来。
(一)气质与性格
二、人格的特征
人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概念反 映了人格的特征: 1.人格具有独特性 2.人格具有稳定性 3.人格具有整体性 4.人格具有社会性和生物性 5.人格具有功能性
三、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 了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 自我调控等方面。
(一)气质与性格
1.气质 气质(temperament)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 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 理特征,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讲的脾气、秉性、 性情。
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 关系
高级神 经活动 类型 兴奋型 活泼型 安静型 抑制型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气质类 型 胆汁质 灵活 不灵活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强 强 强 弱
不平衡 平衡 平衡
(三)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 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 1、鉴定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 2、典型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 3、典型气质类型的中学生的行为特点
3、血型说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提出,认为人的气质与 血型有关。
4、激素说
英国L.Berman提出,认为人的气质是由甲状 腺、肾上腺、脑垂体、副甲状腺和性腺等 内分泌腺的活动水平决定的。 参见2006年11月12日《大江晚报》 ——《催化噩梦后,硕士花痴坚守良心补 救》
5、活动特性说
美国巴斯提出,用活动性、情绪性、社交 性和冲动性等反应活动的特性为指标,区 分出四种气质类型。
(一)气质与性格
性格是由多侧面、多成分的心理特征 构成的复杂的心理结构。 1、态度特征 2、理智特征 3、情绪特征 4、意志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 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 主要表现在: (1)对别人、集体、社会的态度特征; (2)对劳动或工作的态度特征; (3)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 的心理特征。
主要表现在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 制力、坚忍性、独立性、纪律性、勇敢、 镇静等方面。
(二)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或自控 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 制三个子系统,这三个系统是对人格的各 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 与和谐。 l.自我认知 2.自我体验 3.自我控制
在理解人格的时候,人们除了将某些人格归于某一种 类型以外,还习惯确认某些人具有某些特质(trait)。研 究特质的人们试图确定能够描述大多数人的那些特质,这 些特质可以用来预测行为。 一种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特质心理学家假定:人 格特征在时间上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在大多数时间中保 持一致性;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也就是在多数情境中人 格特质是一致的。
一、人格类型理论
人格的分类: (一)我国古代对人格的分类 (二)克瑞奇米尔的类型论 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提出了体格类型说,将体型分为三 类:强壮型(肌肉发达)。瘦长型(高而瘦)和矮胖型 (矮而胖)。 (三)斯普兰格的类型论 德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斯普兰格(E.Spranger)用价值观 来划分人格类型。斯普兰格按照这六个领域将人格划分为 六种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 宗教型。每一重人格类型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一、人格类型理论
四)荣格的类型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两种态度:内顿与外倾;四种功 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将人格划分为八种类型。 1.外倾思维型 2.外倾情感型 3.外倾感觉型 4.外倾直觉型 5.内倾思维型 6.内倾情感型 7.内倾感觉型 8.内倾直觉型
二、人格特质理论
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Gordon Allport (1897–1967)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特质” ( traits)是人格最有效的分析单元。
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
首要特质 个人特质(individual traits) 中央特质 次要特质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 (R.B.Cattell,1905~1998 )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人格理论 第三节 人格测验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Person”,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 面具。 综合大多数心理学家的观点,可以这样 定义人格:“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 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三、人格的情境测验
情境测验就是主试在某种情境下观察 被试的行为反应,进而了解其人格特点。 情境测验可用于教育评价、人事甄选上。 依据这两种情况,可以将情境测验分为两 种: 性格教育测验 情境压力测验。
思考题
1.结合实际分析理解影响人格的因素。 2.怎样理解人格特质论与人格类型论?
四、影响人格的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二)自然环境因素 (三)文化环境因素 (四)家庭环境因素 1.亲子关系 2.家庭气氛和父母榜样 3.家庭结构 4.出生顺序
四、影响人格的因素
(五)学校环境因素 1.课堂教育 2.班级集体 3.教师 (六)大众传媒 (七)自我调节因素
第二节 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包含两种主要的理论形式: 类型论用人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主要的特质来 说明人的人格; 特质论同时用人的多种特质来说明人格。 例如: 类型论说某人是一个内向的人;特质论说某人 是沉静、较孤僻和处事谨慎的人。类型论是一种 人格分类的理论,特质论是一种人格分析的理论。
第三节 人格测验
常见的人格测量问卷有以下几种: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包括10个临床量表。 (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简称16PF)是 由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卡特尔教授经过几十年的 系统观察、科学试验以及因素分析统计后逐渐形 成的。卡特尔筛选出16种人格根源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