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政府与民众对侵华战争道歉的认识

日本政府与民众对侵华战争道歉的认识

日本政府与民众对侵华战争道歉的认识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已经度过了30几个春秋。

30多年来,中日两国之间总的来说是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特别是从1972年邦交正常化开始到80年代中期的一段时间里,两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中国热”和“日本热”,这种“热”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但是,自从1982年日本文部省篡改历史教科书,以及1985年中曾根以首相的身份到供奉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略亚洲、双手沾满了亚洲各国人民鲜血的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争罪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参拜以后,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就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日本政界的右派势力不顾中国以及亚洲各国的反对,一次又一次地到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参拜,修订日本历史教科书,大肆歪曲和篡改历史,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甚至还否认日本侵略中国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给中日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使中日关系出现倒退。

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以及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归根到底是日本政府对给中国人民及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的认识问题。

到目前为止在日本政府所有的正式文件里面,从来没有就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向中国人民道过歉。

这也具体反映出日本政府对过去侵略中国这一事实所持的态度。

然而,在日本,不少民众、甚至学者却都认为日本政府已经多次向中国道歉,并且对中国要求日本政府对侵略中国的罪行进行道歉感到不理解甚至反感。

2000年10月朱镕基总理访问日本时,在东京通过电视与日本各界民众进行了一次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引起日本朝野的轰动。

当主持人就日本战争道歉问题问道:“中国总是要求日本道歉,这种道歉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朱镕基总理严肃地指出:“我想提醒一点,在日本所有正式文件里面,从来没有向中国人民道歉。

1995年,当时的村山首相曾笼统地向亚洲人民表示过歉意。

因此,不能说中国没完没了地要求日本道歉。

道歉不道歉是你们自己的事情。

但是我们希望日本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注:朱镕基总理14日晚在东京广播公司演播厅里接受有日本民众参与的电视采访详情请见“人民网”次日专题报道:《东京专电:朱镕基总理与日本民众对话》(http///GB/channell/topic1674/),另香港《文汇报》等各大港报亦有相关报道。

对于朱镕基总理有关日本战争道歉的讲话,日本共同通讯社16报道竟引述日本内阁官房长官中秀直的言论,称日本在过去已经以不同的方式道了歉,没有必要再作书面道歉。

)在中国,过去的有关中日关系的研究中曾经提到过这一问题(注:张香山:《中日复交谈判回顾》,《日本学刊》1998年第1期。

蒋立峰:《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意义重大》,《日本学刊》1999年第1期。

王升:《世纪之交:中日关系的回顾与展望》,《日本学刊》1999年第2期。

),但都未作深入探讨。

有些中国学者则认为日本道歉问题已经解决,不必拘泥于刻板形式(注:参见马立诚:《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

在日常的外交事务上我也赞同这种新的思维。

但是,事实究竟如何,我们中国人自己还是应该弄清楚的。

我认为健康的中日友好关系应该建筑在坦率诚恳的基础之上,有关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尤其是对敏感问题的学术讨论更应该畅抒己见,而不是闪烁其词。

本文就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事实,就日本战争道歉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日本民众对战争道歉问题的认识究竟30多年来日本人是如何对待战争道歉问题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日本一般民众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在日本,许多人认为日本政府就过去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重大灾难已经多次向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了道歉。

日本朝日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田原总一郎在2000年3月19日与中国驻日本大使陈健的对谈节目中对陈健大使说:最近在日本对中国有好感的日本人愈来愈少了,原因是中国方面不断地要求日本政府向中国道歉。

陈健大使听后当即进行了反驳,并列举日本广岛和长崎当年受到美国原子弹的轰炸,至今日本人每年都要以受害者的身份举行纪念集会,他希望日本人也同样从受害者的立场来理解中国人民的心情。

主持人提出的这种现象正反映了现今的日本民众对过去侵略战争的普遍认识。

日本方面不仅认为日本已经道歉够了,而且开始忘却自己过去加害于亚洲各国的所作所为,还反过来以至今世界上惟一的原子弹受害国自居,“受害者”意识在日本人中间日益膨胀。

遗憾的是,这不仅仅是一般日本民众的认识,许多日本学者也同样认为日本政府就过去侵略中国已经多次向中国作出了道歉,中国方面不应该再耿耿于怀。

日本专修大学的冈部达味教授在专门杂志《外交论坛》上题为《日中关系的过去与将来》一文中辩护说:197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以下简称《中日联合声明》)中所用措词已经充分表达了日本政府真挚的道歉;1992年9月明仁天皇访华时以日本“国民的象征”这一身份,最大限度地向中国方面吐露了自己的真情;而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的《总理大臣讲话》更是向亚洲各国表示了衷心的歉意。

他认为中国方面对以上事实视而不见,仍然不断要求日本道歉,不仅矮化了中国宽容大度的形象,而且也会影响中日今后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在过去给中国造成了这么大的灾难、连声道歉也不愿说的日本方面倒是理直气壮起来,要求其道歉的受害者反而成了不近人情,这实在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更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正直的、对中国态度友好的学者也怀有类似的看法。

横滨市立大学商学部矢吹晋教授在《信浓每日新闻》上撰文,列举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所发表的《中日联合声明》、1995年8月15日内阁总理大臣村山富市的讲话和1998年11月26日中日双方在东京发表的《中日联合宣言》以及1992年9月日本明仁天皇访问中国时的讲话,力证日本政府已经多次向中国表示了道歉,认为朱镕基总理关于“在日本所有的正式文件里面从来没有向中国人民道歉过”的说法并不妥当。

他认为这是中国方面的误解和曲解,主张中日之间不应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

日本的年轻人也普遍持有同样的看法。

2001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文化基础部的卢德平先生与日本神奈川大学的田畑光永先生分别就中国大学生的日本观和日本大学生的中国观进行了问卷调查的共同研究,并发表了论文。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您认为日本对这场战争已经谢罪了吗?”准备好的答案有四:(1)已经充分谢罪;(2)谢罪了,但不充分;(3)没有谢罪;(4)不清楚。

接受问卷调查的中国大学生在回答中没有一个学生认为日本已经充分谢罪了,认为谢罪了但不充分的也只有26%,近74%的学生认为日本没有谢罪。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学生中回答“不清楚”的学生为0,一个都没有,这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既有主见又旗帜鲜明的性格,也代表了中国年轻人对这个问题所持的态度。

同样的问题,日本大学生的回答是:21%的学生认为日本已经充分谢罪,认为谢罪了但不充分的近48%,认为没有谢罪的近15.6%,回答不清楚的有14.7%。

这个调查结果直接反映了中日两国的大学生在这个问题认识上的差异。

二、《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联合宣言》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正式文件中日本政府对侵略中国作出的所谓“道歉”。

30多年来,涉及日本过去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问题的日本政府正式文件只有两个:一个是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时在北京发表的《中日联合声明》;另一个是1998年11月26日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时中日双方在东京发表的《中日联合宣言》。

我们先来看看有关签订《中日联合声明》的一些情况。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率大平正芳外相、二阶堂进官房氏官一行访问中国,当晚,周恩来总理设宴表示欢迎。

田中首相在宴会的致词中表示在过去的战争中日本“给中国人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中文的“麻烦”在日语中是“迷惑”两字,读作“MEIWAKU”。

这句所谓“添了麻烦”的说法在当时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

第二天的中日首脑会谈一开始,周恩来总理就指出:田中首相表示对过去不幸事件要深刻反省的认识我们可以接受,但是田中首相的“给中国人民添了麻烦”的说法将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因为在中国说“添了麻烦”只用于很小的事情。

田中首相在接下来的讲话中没有对此作出回答。

27日晚,毛泽东主席在自己的书房里接见了田中首相、大平外相及二阶堂官房长官等人,毛泽东主席说中国的年轻人认为“添了麻烦”的说法不够,不能接受,因为在中国“麻烦”这词是在将水泼湿了对方的裙子时使用的。

田中解释说:迷惑这词虽说是从中国传来的,但在日本则也用于诚心诚意地表示谢罪之意的时候。

毛泽东主席听了后笑着说:看来“迷惑”这个词你更会用。

之后的几天,就《中日联合声明》中有关战争道歉等用词,姬鹏飞外交部长和日本大平外相又多次磋商,于1972年9月29日发表了标志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的《中日联合声明》。

日本政府在声明中是这样表示的:“痛感由于过去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重大灾难和损害的责任,对此表示深刻反省。

”《中日联合声明》中的“反省”一词成为以后日本政府对侵略中国表示“道歉”的基调。

1989年4月,日皇明仁会见李鹏总理,在提及中日之间不幸的历史时,只表示了遗憾(日语读作“IKAN”)。

1992年9月,日皇明仁访问中国,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日本天皇到访中国,他对日本曾经带给中国人民巨大的苦难深感悲痛,表示要反省,不可以让这种战争重演。

应该说这次表示要反省比1989年的“遗憾”前进了一步,但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表示。

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作为中国国家元首访问日本,这是20世纪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访日本。

中国方面本着“总结过去面向未来”这样一个良好愿望,希望借此机会与日本政府在总结过去历史的基础上就未来新的世纪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交换意见,使两国关系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缺乏政治远见的日本政坛领袖没有抓住这一良好的历史机遇,对日本过去在侵略战争中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一历史事实,没有表现出政治家应有的决断,还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不愿正视。

11月26日,江泽民主席与日本首相小渊惠三经过会谈,在东京发表了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在《中日联合宣言》中日本方面表示“遵守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和1995年8月15日内阁总理大臣的讲话,痛感由于过去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重大灾难和损害的责任,对此表示深刻反省”,这基本上继承了以往日本政府对侵略中国表示要“反省”的基调,没有重大突破。

有所不同的是加入了“遵守1995年8月15日内阁总理大臣的讲话”这一句。

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吧。

因为当时的日本总理大臣村山富市在为纪念日本战败50年所发表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日本在过去一段时期国策错误走上了战争道路,陷国民于存亡之危机;又因殖民地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的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害与痛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