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第六章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二、多机拍摄 采用三台以上的摄像机同时进行拍摄,叫多机拍摄。 多机拍摄的对象往往是一些重要的事件、大型的庆典、表演,这些节 目面积大、范围广、参与的人数多,机位少不可能反映这些这些场面,容 易把重要的内容丢掉,所以采用多机拍摄。 三、固定场合的多机拍摄 在固定场合的多机拍摄,机位也有一套固定的位置。 机位分工如下: 一号机:离舞台较近,主要负责拍摄主 持人的近景或特写、舞台上人物的近景和特 写。 二号机:在舞台的中轴线上,且离舞台 较远,主要负责拍摄全景和中景。 三号机:离舞台稍远,主要负责拍摄小 全和中景。 有时导演可能调动一台机器成为流动机, 拍摄一些3个机位拍不到的场面和细节。
习题: 1.摄像三坐标是什么? 2.什么是景别? 3.简述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的表现特点。 4.什么是仰拍、俯拍,各有什么特点? 5.如何利用三台机拍摄舞台节目,机位如何选定以及各机位的主要分工 是什么?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全景比远景画面丰满,气氛热烈,拍景物一般能表现整个场面,拍人 物能表现全身的动作。 远景和全景视野开阔,能全面反映事件发生的场面、环境,有气氛, 常被用于电视节目的开头和结尾,交待事发的地点和环境。 二、全景 全景是表现事物的全貌。如 拍人物要拍全身,拍建筑要拍整 体,拍会议要拍整个会场等等。 三、中景 中景是集中拍摄事物的主体, 如会场的主席台、大厦的主体部 分;拍摄人物,则一般以腰部以 上为界。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五、现场直播 一些大型的重要活动,需要现场直播,让世人在同一时间了解活动的 情况,如足球赛、奥运会等,都需要多机位现场直播。现场直播是直接播 出,未经过后期的剪接处理,拍摄的差错不可能修正,所以要求摄像人员 要比平时拍摄更加认真,避免出现各种问题。 1.尽可能的熟悉地形、邻近的机位,熟悉节目的全过程,自己负责的画 面更要了如指掌。 2.拍摄时,镜头的处理要比平时更准确、稳定,当导演用你的画面时, 确保画面的质量。 3.对事态的发展要有预见性,主动抓拍好的镜头,供导演使用。 4.不但要服从导演的指挥和调动,还要通过通话系统和你的镜头,反映 本机位的情况,供导演参考。 5.互相协作,避免出现漏洞。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四、背面拍摄 背面拍摄的特点:交待人物所面向的 人物或事物、给观众留下神秘感、用背部 来表现人物的活动内涵。 第三节 拍摄高度与画面特点
拍摄高度,是指在距离、 方向不变的情况下,镜头平视、 仰视、或俯视被摄物体进行拍 摄。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一、平视拍摄 摄像机镜头在与被摄物基本水平 的高度进行拍摄。简称平拍。 特点:平视拍摄的画面接近人眼 观察事物的角度,画面生活气息浓郁, 平易近人,画面平凡。 缺点:画面平常,缺乏新意,画 面不丰富。 二、仰视拍摄 摄像机镜头从低于被摄物的角度, 仰角拍摄。简称仰拍。 特点:仰视拍摄的画面夸张对象 的高大、宏伟;拍摄跳高、球类等运 动场面,会加强运动员动作的腾空飞 跃的感觉。 缺点:镜头不能与被摄物太近, 被摄物容易变形,配合脚光可择与取景
四、特殊场地的多机拍摄 一些大型活动,活动范围广,场地特殊。如马拉松、赛车等等,需要 多机拍摄。 以赛车为例,即为安排原则如下: 1.主会场,拍摄主办单位讲话、剪彩等。 2.起点和终点,这是比赛过程必不可少的场面,让观众知道起点的情况 和比赛的结果。 3.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如弯道、障碍等。 4.观众多的地段。 5.尽量找到合适的机位拍摄全景。 注意事项: 机位的安排要考虑轴向,使多机位的画面衔接时,保持画面流畅。 大型活动的拍摄工作,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过程,要听从导演的调动, 互相配合,互相协作。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选择机位的目的和方法,掌握各种拍摄角 度的特点和意义,以及各种景别的运用。 教学重点: 景别、拍摄角度。 教学难点: 多机位拍摄大型活动时机位的选定。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当你拿起摄像机准备拍摄景物、人物以及某一物体时,首先考虑的是 机器的位置,也就是机位。 选择机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距离、方向和高度。这三个要素被称为 摄像三坐标,都会直接改变摄像的构图。 第一节 拍摄距离与构图景别 拍摄距离是指摄像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当摄像机的方向、高度、 镜头的焦距固定不动,摄像机位置前后移动时,或运用不同焦距拍摄时, 画面中看到景物的范围和画面结构就会不同,称为景别。 常见的景别有以下几种: 一、远景(大全景) 远景:既远距离拍摄广阔场面 的画面。反映景物的全貌,表 现周围的环境。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二、侧面拍摄 侧面拍摄的特点:侧面拍摄物体有利 于表现物体的层次和轮廓;拍摄人物,有 利于表现人物的轮廓线条、身材姿势。 缺点:不利于表现人物,观众看不到 人物的眼神,不利于观众交流。
三、半侧面拍摄 半侧面分前侧面和后侧面 前侧面拍摄的特点:前侧面拍摄,有 正有侧,有一定的纵深感,形象较立体丰 满,光线有明暗层次,是常用的角度。 后侧面拍摄的特点:半侧半背,如采 用侧逆光,被拍的人或物有棱有角,层次 分明。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第四节 多机拍摄的机位 多机拍摄是指对同一题材、同一节目,同时使用多部摄像机进行拍摄。
一、双机拍摄 双机拍摄常常用于拍摄访谈 节目的拍摄。 一般将两台机摆成如有图的 不等边四边形的格局,主机(一 号机)拍被访者,副机(二号机) 拍主持人机被访者等其它画面。 双机拍摄节省时间,整个访 谈过程流畅、画面丰富。但两个 机位事先要有明确的分工,要有 合作的精神。 注意一定避免另一个机器被 收进画面,影响节目的质量。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改变画面的景别,除了改变机位之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来 实现。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画面越平;焦距越短,景深越长,画面越立体。 所以拍摄时,不要站在一个机位,拍一个物体的不同景别。应该用不同的 机位,不同的焦距拍不同的景别。免得画面呆板,信息量少。 第二节 拍摄方向与构图 拍摄方向是以被摄物为中心, 摄像机在同一水平线高度对物体 拍摄的方向。 一、正面拍摄 正面拍摄的特点:表现物体 庄严、规范,多在画面的中心; 表现人物稳重端庄。用于比较严 肃的题材。 缺点:画面平板,缺乏深度 和立体感。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三、俯视拍摄 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物自上而下 进行拍摄。简称俯拍。 特点:俯视拍摄最容易观察事物 的全貌,是交待全景的最佳位置,画 面开阔。 缺点:被摄物显得渺小,所以不 易拍摄人物,除了拍摄反面人物等。
府拍的角度如果与地平面垂直 或接近垂直,就成了顶拍。 有时为了表现大的场面,地容 地貌,比如长城、城市等,我们常 利用热气球、飞机进行航拍,俯视 大地,气势恢宏。
第六章 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
四、近景 近景是拍摄景物中最活动、最精彩的部分。 中近景舍去了画面中比较次要 一般的部分,我们可以近距离的观 看事态的发展和变化,符合观众的 视觉习惯,所以在电视相对小的画 面中最为常用。
五、特写 特写画面是对被摄体某一部分的 强调。最能表现人物的表情和物体的 细节。 由于特写镜头排除了周围的景物,看不到环境,在电视画面的剪接中, 常被用于两个场景之间的过渡镜头,用于场景的转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