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三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 欣赏《庄子》的幽默风趣,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
3 体味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 导入语:
庄子和孔子一样,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他们俩的面貌截然不同,昨天我们学习了《〈论语〉五则》,感受到孔子的“仁”和儒家文化的含蓄隽永。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来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2 提问:
对庄子和他的《庄子》,大家了解多少?
指名回答后,投影关于《庄子和他的〈庄子〉》,学生自由读。
(投影1)
二朗读课文
1 自由地大声朗读
2 开火车正音(9人)(投影2)
3 齐读9个词语
三研读《庄子钓于濮水》
1 积累文言词语,找出特殊句式(投影3)
字词积累(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句式是状语后置句
2 指名读
3 直译课文
4 思考问题(投影4)
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庄子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③可以看出庄子怎样的追求?(淡薄名利,追求自由)
5 课堂交流(投影5、6)
四研读《惠子相梁》
1 自由朗读翻译(同坐互读互译)
2 指名翻译(同坐,一读一译)
3 把握比喻的深意(投影7)
鹓鶵、鸱、腐鼠各比喻什么?表明庄子对朋友对做官各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4 欣赏本文美点(投影8)
①比喻巧妙贴切
②人物形象鲜明
③情节出人意料
④描摹(细节)生动传神
五研读《濠梁之上》
1 分角色朗读(三人一惠子、一庄子、一旁白)
2 分角色翻译(三人同上)(投影9)
3 思考:
①庄子坚持认为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景语即情语”——王国维,表现了庄子的豁达、快乐)
②你以为在这次辩论中,谁是胜者?
③比较庄子和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投影10、11)
六课堂拓展
阅读《徐无鬼》(节选),进一步感受庄子对惠子的友谊(投影12)
1 自由阅读
2 各自翻译(投影13)
3 共同分析
文中“匠石”指的是庄子,“颖人”指的是惠子。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
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庄子跟惠子之间的纯厚真挚之情。
能设出这样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七课堂总结
1散文《庄子》的艺术特点(投影14)
2《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投影15)
3 后学对庄子的研究
①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的《庄子说——自然的箫声》对庄子思想、道家文化用漫画的形式加以阐释(投影16)
②央视10套“百家讲坛”《于丹说〈庄子〉》用演讲的形式阐发对庄子的理解
八布置作业
比较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区别(投影17)
附投影片:
投影1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作过蒙城漆园吏。
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
继承并发扬了老子道家学派的思想,与老子合称“老庄”。
《庄子》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
鲁迅先生评价《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投影2
濮水累巾笥
曳尾鹓雛醴泉
鸱嚇儵鱼
投影3
1、古今异义:
吾闻.楚有神龟闻,古听说;今用鼻子嗅.
2、一词多义: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往:去、到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往:走
3、词类活用:
愿以境内累.矣累,使……劳累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贵:显得尊贵
王巾笥
..而藏之庙堂之上巾笥:用巾盖,用笥藏
投影4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庄子对此事是什么态度?采用了怎样的手法?可以看出庄子追求的是什么?
投影5
楚王派两位大夫劝说庄子出来做官。
庄子采用比喻手法,以神龟自喻,表明自己宁可像目前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也不愿去做官,使自己受累,并谢绝了楚王。
投影6
反映了庄子不慕富贵,不愿为世事所羁,追求自由生活的意愿(淡泊名利、追求自由)
投影7
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ch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
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投影8
1、情节出人意料。
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2 、人物形象鲜明。
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3、比喻巧妙贴切。
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4、描摹生动传神。
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投影9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鲦(tiáo)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施说:“你不是鱼,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白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
投影10
惠子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投影11
轻松闲适,趣意盎然:
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
投影12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1) ,使匠石斫之(2) 。
匠石运斤成风(3) ,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4) 。
宋元君闻之(5) ,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6) 。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 注释]
(1)郢:楚国的国都。
郢人,是位尼水匠人。
垩(è):白灰。
漫:涂。
(2)匠石:人名,木匠。
祈(zhu ó):砍。
(3)斤:斧。
(4)失容:失色。
(5)宋元君:宋国的国君。
投影13
庄子给亲朋送葬,经过惠施的坟墓,回头对随从的人说:“郢人在他的鼻尖上涂了像苍蝇翅膀那样大小的白土子,让匠石把白点砍掉。
匠石运斧如风,声声作响地砍它,砍尽了白土子而没伤鼻子,郢人站立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到此事,召匠石说:…试试为我砍一次看看。
‟匠石说:…我以前砍过,但是,我砍的对象已经死很久了。
‟自从先生死了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
投影14
第一想象奇幻。
第二构思巧妙。
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第四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投影15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思想或文风来说,都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juàn)”,正道出了庄子和屈原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且不说,后如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在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中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了庄周《秋水》篇的精神。
投影16
投影17
观看央视10套“百家讲坛”之“于丹说《庄子》”,进一步感受庄子的思想。
比较道家与儒家观点的不同之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