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管理学重点总结

护理管理学重点总结

、绪论1.5种管理职能: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职能1•管理的方法(小题P4看看)2•管理的基本特征①管理的二重性一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②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3•南丁格尔一一奠基人,近代护理学创始人4•护理管理的任务(大条)①护理行政管理②护理业务管理③护理教育管理④护理科研管理5•影响护理管理发展的几大因素①护理管理的一般环境②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结构③宗旨和目标④人员因素6•我国大多数医院护理管理体制的设置情况1)护理部主任5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要求配备专职副院长2 )科(总)护士长3)护士长目前我国医院均已实行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或总护士长、系7•护理管理者的角色1 )明茨伯格的模式创始人:明茨伯格-明茨帕格的模式人际芜系角伐.信息类角色决策类角西代言者—监督者■削业者联绪者发莒人资源分配占谈判者2)霍尔的模式创始人:霍尔和布兰兹勒3)其他有关角色护理业务带头人教育者二、管理理论和原理8•古典管理理论包括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一一“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通过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运用科学、代替经验管理。

2)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一一“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9•行为科学理论包括: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麦格雷戈的人性管理理论(“X理论-Y理论”)护士长二级管理体标准化的管理方法10.管理理论 1)系统理论(1)原则 整分合原则 相对封闭原则 (2)应用 P362)人本理论 (1)原则能级原则 动力原则 行为原则 (2)应用 P373)动态理论(1)原则 反馈原则 弹性原则 (2)应用 P38护理管理者必须把握上述变化, 收集信息,及时回馈,对管理目标及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因 地制宜,保持充分弹性,有效地进行动态管理,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护理的要求4)效益理论(1)原则 效益原理相应的原则是价值原则 (2)应用 P39效益原理要求管理中要讲究实际效益, 以最小的消耗和代价, 获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

护理管理者运用效益原理应注意: ①以讲求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②坚持整体性原则③讲 实效④长远目标与当前任务相结合三、计划② 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④有利于控制工作 ⑤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12. 计划的步骤⑤选定方案 ⑥制定辅助计划 ⑦编制预算13. 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① 护理服务计划 ②护理人员计划 ③预算计划14. 目标管理的特点① 强调整体性管理 ②强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 ③强调自我管理 ④强调自我评价15. 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①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 ②护理组织的价值理念 ③护理高层领导的重视 ④实施前的宣传教育 ⑤目标设置的合理性 ⑥管理体系的控制16. 项目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①领导的支持 ②全面的沟通 ③周全的计划 ④明确的目标 ⑤定期的监测 ⑥及时的评估17. 时间的三个特点:① 客观性②方向性③无储存性18. 时间管理的作用①提高工作效率 ②有效利用时间 ③激励员工的事业心11.计划的意义①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 ③有利于合理使用资源①分析评估②确定目标③拟定备选方案 ④比较方案19. 时间管理方法P56①ABC时间管理法核心是抓住主要问题解决主要矛盾,保证重点工作,兼顾全面,有效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②授权③拒绝艺术④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⑤保持心理健康20. 管理决策的原则①目标原则②信息真实原则③可行性原则④对比择优原则⑤集体决策原则21. 影响护理管理决策的因素①情境因素②环境因素③决策者的因素22. 管理决策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①互动群体法②头脑风暴法③德尔菲法四、组织23. 组织的基本要素①资源②精神③时机④任务24.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①直线型结构②职能型结构③直线-职能参谋型结构④矩阵型结构25. 组织设计基本原则①统一指挥原则——来自法约尔②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原则③管理层次原则④管理幅度原则⑤责权对等原则⑥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26. 医院工作的特点①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为主体②科学性、技术性强③随机性大、规范性强④时间性和连续性强⑤具有社会性与群众性⑥社会效益为首位27. 医院等级划分我国医院根据医院的规模、医院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院质量,可分为三级十等,即:一、二级医院分别分为甲、乙、丙三等;三级医院分为特、甲、乙、丙四等。

28. 组织文化的功能①导向功能②约束功能③凝聚功能④激励功能⑤辐射功能⑥调适功能29. 组织文化建设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P97五、人力资源管理30.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包括:一是吸引、开发和保持一个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二是通过高素质的员工实现组织使命和目标。

31.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P10232. ①护理人力资源规划②护理人员招聘③护理人员培训④护理人员绩效评价⑤护士开发及职业生涯发展管理⑥护理人员的薪酬管理及劳动保护33.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①人员保障原则②合理配置原则③成本效率原则④结构合理原则⑤个人岗位对应原则34.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和护理岗位分类及职责(看看,不用记)P10335. 临床护理教学岗位P1071)护理教学护士主要职责:①负责本科室各层次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及科室各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工作;②教书育人,按照培养计划有效落实护理教学和实习任务,评估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进展,定期收集学生需求,持续改进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③开展临床护理教学研究工作,促进护理教学建设和发展。

2)教学护士任职资格:护理专业本科毕业, 5 年(含)以上护理经验,主管护师(含)以上技术职称,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经过临床护理教学培训,获得培训合格认证的注册护士。

36. 护士招聘的步骤①护理人力资源规划②工作分析③招聘测试④录用决策⑥招聘工作评估护理人员招聘流程图P10837. 护理人力需求预测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医院发展目标和规划②医院护理业务服务拓展情况③医院现有护理人员短缺情况④医院内部护理人力流失和流动情况⑤现有护理人力存量⑥护士离岗培训人数38. 招聘测试的步骤①初筛②考核③招聘面试④岗位能力测试39. 护理人员排班原则①满足需求原则②结构合理原则③效率原则④公平原则⑤分层使用原则40. 护理人员排班方法P112①周排班法特点:②周期性排班法特点:③自我排班法特点:④功能制护理排班⑤整体护理排班⑥弹性排班特点:⑦小时制排班⑧APN连续性排班41. 护士培训的目的①实现医院和护士个人发展目标功能制护理②改善护士行为,提高护理劳动生产力临床路径③节约成本,提高效率④维持稳定的护理工作标准⑤完善护理组织文化42. 护士培训的原则①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原则②与组织战略发展相适应原则③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培训相结合原则④重点培训和全员培训结合原则⑤长期性与急用性相结合的原则43. 常用培训评价方法①问卷调查②行为测试③座谈及经验交流④学习后测验⑤观察法⑥指标测量44. 影响护士绩效的因素1 )外部因素2)组织因素3)个人因素:①知识水平②工作技能③工作态度45. 护理人员绩效管理功能①诊断功能②人事决策功能③激励作用④导向功能⑤规范功能46. 护士绩效管理基本原则①标准基于工作的原则②标准公开化原则③标准化原则 ④激励原则⑤结果公开化原则⑥面谈反馈原则47. 护士绩效管理工具和方法评价工具 ①绩效评价表——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绩效评价工具②排序法③比例分布法 ④描述法⑤关键事件法⑥目标管理法⑦ 360 度绩效评价48. 绩效考核实施包括 ①确定绩效目标制度考核标准②绩效考核③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及应用 49. 内在薪酬包括 P1251 )直接薪酬:①有兴趣的工作②挑战性和责任感③个人成长④参与决策⑤成就感 2)间接薪酬:①工作环境②弹性工作时间③社会地位④和谐人际关系⑤交通通讯便利 50. 薪酬管理原则①按劳付酬原则②公平原则③竞争原则④激励原则⑤经济原则⑥合法原则51. 影响护士薪酬的因素①地区与行业间的薪酬政策②护理人员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③护理岗位价值 ④护士个人条件⑤医院经济负担能力⑥外界环境六、领导52.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P137①目标不同②基本职能不同③活动方式不同④实践对象不同⑤评价标准不同53. 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1) 职位权力:①法定权力②奖赏权力③强制权力 2) 个人权力:①专家权力②参照权力 54. 领导者影响力的种类1) 权力性影响力:构成因素一一①职位因素②传统因素③资历因素2) 非权力性影响力:构成因素一一①品格因素②能力因素③知识因素④感情因素 55. 领导理论 1 )特征领导理论 2)行为领导理论(1)领导方式论3种极端的领导风格:①独裁型领导风格②民主型领导风格③放任型领导 风格(2)管理方格理论 5种典型的领导风格:①协作式管理②中庸式管理③俱乐部式管理④权威式管理⑤贫乏式管理3)权变领导理论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4 种领导风格——(选择题)适于不成熟 M1 型下属。

适于初步成熟M 2 型下属。

适于比较成熟 M3 型下属。

适于成熟 M4 型下属。

56. 授权的原则 ①明确目的②合理授权 ③以信为重④量力授权原则 ⑤ 带责授权原则⑥授中有控原则⑦宽容失败原则57. 授权的方法①目标授权法②充分授权法③不充分授权法④弹性授权法 ⑤ 制约授权法⑥逐渐授权法⑦引导授权法58. 授权的注意事项 ①授权规范化②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③保持沟通渠道畅通④积极承担责任 59. 创新的内容①技术创新②制度创新③环境创新④管理创新⑤文化创新60. 高效能团队的特征 ①清晰和开放的目标②相关工作技能③相互信任④高度忠诚⑤沟通良好⑥化解冲突 ⑦有效领导⑧环境支持① 命令型(高工作一低关系) ② 说服型(高工作一高关系) ③ 参与型(低工作一高关系)④ 授权型(低工作一低关系)61. 提高领导执行力的措施①明确目标②有效整合资源③消除制度缺陷④提高领导者素质⑤形成执行文化七、护理管理中的激励62. 激励的基本模式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为-目标-需要被满足或未满足-新的需要或需要调整,通过反馈构成循环。

63. 激励原则①目标结合原则②物质、精神、信息激励相结合原则③引导性原则④合理性原则⑤时效性原则⑥正负激励相结合原则⑦按需激励原则⑧明确性原则64. 激励理论1)内容型激励理论: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②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③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i与人努力工作的动机相关的因素有两类: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ii激励因素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良好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悦;iii赫茨伯格认为:“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员工“没有不满意”并不代表员工“满意”2)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1)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化的类型:①正强化②负强化③惩罚④消退3)过程型激励理论(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2)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八、控制65. 控制的类型1 )按控制点位置:①前馈控制②过程控制③反馈控制2)按控制活动的性质:①预防性控制②更正性控制3)按控制手段:①直接控制②间接控制4)按控制的方式:①正式组织控制②群体控制③自我控制5 )按实施控制的来源:①内部控制②外部控制6)控制信息的性质:①前馈控制②反馈控制66. 控制的原则①与计划一致的原则②组织机构健全的原则③控制关键问题的原则④例外情况的原则⑤控制趋势原则⑥灵活经济控制的原则67. 常用控制技术的方法①目标控制②质量控制③人事管理控制④预算控制⑤组织文化与团体控制68. 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①目的性②及时性③客观性④预防性⑤促进自我控制69. 控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1)护理风险管理主要的风险控制措施:①风险预防②风险回避③风险转移④风险承担⑤风险取消⑥风险相关的法律事项⑦风险教育2)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①根本原因分析②重大事件稽查③应用病人安全技术④健全管理机制3)护理成本管理九、护理质量管理70. 护理质量管理基本原则1)以病人为中心原则2)预防为主的原则3)工作标准“零缺陷”的原则4)全员参与原则5)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6)持续改进原则71.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的原则(1)可衡量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先进性原则(4)实用性原则(5)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原则72. 护理质量管理方法1)P DCA循环(1)步骤:①计划阶段②实施阶段③检查阶段④处置阶段(2)特点:①系统性②关联性③递进性2)临床路径(1)阶段:①前期准备②制订临床路径③实施临床路径④测评与持续改进73. 品管圈活动的特点①强调自我启发、相互启发②强调自我检讨、自主管理,解决自己工作现场的问题③强调全员参与,共同讨论,集思广益④中层以上干部扮演支持、鼓励、关心辅导等角色十、护理信息管理74. 信息的特征①真实性②时效性③依附性④共享性75. 信息的种类1.)以产生信息的来源分类可分为自然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