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冷与低温工程名词解释

制冷与低温工程名词解释

1.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以达到低温,并利用膨胀后的气体在低压下的复热过程来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

4.热电制冷: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段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5制冷系数:消耗单位功所获得的制冷量的值,称为制冷系数。

ε=q 。

/w 。

6.热力完善度: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

其值恒小于1。

7.热力系数:获得的制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

用ζ0表示
8.洛仑兹循环: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由两个和热源之间无温差的热交换过程及两个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是消耗功最小的循环,即制冷系数最高的循环。

9.逆向卡诺循环:当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不变时,具有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的逆向循环,称为逆向卡诺循环
1. 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1、氟里昂制冷剂 :饱和烃类的卤族衍生物。

2、共沸混合制冷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制冷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具有共同的沸点一类制冷剂。

单位质量制冷量 ;压缩机每输送1Kg 制冷剂经循环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

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 单位容积制冷量:压缩机每输送1m3以吸气状态计的制冷剂蒸汽经循环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
热量。

qv=q0/v1=(h1-h5)/v1 kJ/m3;
液体过冷: 将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冷却到低于冷凝温度的状态,称为液体过冷。

液体过冷循环 :带有液体过冷过程的循环,叫做液体过冷循环。

吸气过热: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汽的温度高于吸气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称为~ 吸气过热循环:具有吸气过热过程的循环,称为吸气过热循环。

回热循环:利用回热器,使节流阀前的高压液体与蒸发器回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使液体制冷剂过冷,并消除或减少有害过热,这种循环称为回热循环。

制冷机的工况:指制冷系统的工作条件。

包括:制冷剂的种类、工作的温度条件。

理论比功:w0理论循环中制冷压缩机输送1Kg 制冷剂所消耗的功。

w0=h2-h1 Kj/Kg ; 单位冷凝热:qK 单位(1kg )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凝所放出的热量。

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

qK=(h2-h3)+(h3-h4)=h2-h4kJ/kg
复叠式制冷装置:复叠式制冷装置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冷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制冷循环在高温循环的蒸发器和低温循环的冷凝器处叠加而成的低温制冷机。

制冷设备;制冷装置中具有各种功能的热交换器和一些用于改善制冷装置运行条件、提高装置运行效率的器件,统称为制冷设备。

015021q h h w h h ε-==-0150
210k c h h T T h h T εηε--==-
⒈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认为的方法(1分)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去(1分),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1分),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1分)。

⒉共沸溶液类制冷剂: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分)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1分)在常溫下按一定的质量或容积比相互混合(2分)而成的制冷剂。

⒊载冷剂: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1分),完成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2分),亦称为第二制冷剂(1分)。

⒋热力完善度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制冷机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循环的程度(2分)。

它也是制冷循环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2分)。

⒌一次节流一次节流是指向蒸发器供液的制冷剂液体直接由冷凝压力节流至蒸发压力的节流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