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大学838-管理综合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838-管理综合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8、负责审核各专业复试小组的复试记录和复试结果,复试记录和复试和遗留问题的处理。
三、复试公告
专注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辅导
1、网上公示复试办法和复试名单
研招办于 3 月中上旬将学校复试基本要求(参考分数线)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各学院 须在本学院网站公布本学院的复试办法和复试名单,并将网址报研招办备案。
6、对考生身体状况的审查
考生在复试阶段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 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复试基本内容和形式
1、专业综合课和外语笔试
由各学院对复试考生组织一至二门专业综合课和外语笔试,考试时间为 2.5 至 3 小时, 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为 100 分、外语笔试满分为 50 分,试题由各招生学院自行命制。试卷 由各招生学院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评卷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集体评阅, 成绩在规定时间报研招办。考试科目及考试范围最迟应在复试通知中告知考生。
4、对毕业证书的审查
专注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辅导
复试阶段须对非应届考生的毕业证书原件进行严格审查。对毕业证书原件有疑问的,及 时向考生毕业学校进行调查,也可要求考生到教育部指定认证机关认证。
应届生注意核对学生证上的入学年月是否正确,是否按期注册。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 定,对于不能按期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应届毕业生,我校不予录取,何时发现何时取 消录取资格。
3、对考生资格的审查
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的考生,要审查其本科毕业后的工作年限是否达到三 年(截至录取当年 9 月)。
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要审查其本科毕业后的工作年限是否达到四年(援藏计划考生要 求为二年(截至录取当年 9 月)。
报考金融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非全日制考生,要审查其本科毕业后的工作年限是否达 到两年(截至录取当年 9 月)。
5、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 生到村任职”和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服务期满的考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应届 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务义务兵役退役后的考生,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 生考试,享受初试总分加分并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请符合政策的考生于 3 月 12 日前直接联系我校研招办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我校根据教育部最新文件 及名单审核考生资格。
四、复试资格审查
1、考生须持复试通知、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生 持每学期均注册的学生证)报到。
2、对考生身份的审查
复试开始前,复试小组应认真核对考生身份证上的照片是否与本人、《复试考生照片清 单》以及复试通知书上的照片一致;对照考生的身份证、学历证书原件等相关材料与报考信 息是否一致;笔试结束后核查考生初试试卷与复试笔试试卷的笔迹是否相同,以防考生替考。
我校不接收大学本科一、二、三年级在校生报考。
党校学历:对于党校本科学历的考生,具有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的可以报考, 其余党校学历的不予报考。
关于在校硕士生报考:考生须提供在读招生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同意报考硕士生的证 明,否则不予录取。
远程教育(含网络学院)毕业生必须提供国家承认的本科或专科毕业证书原件。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安排
复试工作是进一步考察考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否符合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 生)培养要求的重要环节,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研究生人才选拔中具有重要 作用。各学院应切实重视这项工作,积极探索和完善复试办法。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 办法。
一、复试原则
专注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辅导
管理(Manage)是社会组织中,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它包括 4 个含义:1.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2.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3.管 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中;4.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 进。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 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 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 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2. 过问,理会。《再生缘》第四一回:“你若嫌烦,休管理,我同媳妇会铺排。”
3. 管束。 洪深 《劫后桃花》十三:“﹝学校﹞管理极严,除掉星期六,平常都不许回 家的。”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 01 哲学 02 经济学 03 法学 04 教育学 05 文学 06 历史学 07 理学 08 工学 09 医学 12 管理学 13 艺术学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2、 [Run]:经管,料理把企业管理好。
管理仓库。
3、 [Control;Take care of]:约束;照管管理车队。
管理牲口。
详细解释
专注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辅导
1.料理;治理。 明 刘兑 《娇红记》:“去年听除回来,为见侄儿 申纯 在家管理事务, 十分停当。”《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天可怜见,生得此子,本待把家私尽付与他,争奈 他年纪幼小,你又是个女人,不能支持门户,不得不与女壻管理。” 清魏源《圣武记》卷六: “近日西洋 英吉利 ,自称管理五 印度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四章:“大妈赞叹地说: ‘管理咱们这么大个国家,一天得有多少事。’”
政治、外语、专一(数学)、专二、总分
50
50 90 90
330↓
55
55 90 90
360
50↓ 50↓ 90 90 350
50
50 180
330↓
55
55 90 90 350
50 50
180
335↑
45 45 90
90 300
45 45 90 90 300
50 50
180↑
300
50↓ 50↓ 90 90 350↓
45 45 90
90 330
政治、外语、专一、专二、总分
经济类专业学位 02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 50 50 90 90 340
务、保险、资产评估)
035101 法律(非法学) 035102 法律(法学) 0352 社会工作 0453 汉语国际教育
50
50 90 90 340↓
50 50 90 90 330
学校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对弄虚作假或不符合报考资格者,何时发现, 何时取消复试或录取资格。
2、复试时间和复试通知
(1)硕士生(推荐免试)复试时间安排在上一年度 7 月至 9 月。
(2)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公共管理硕士(MPA)的提前批面试安排在上一年度 7 月至 10 月;其他参加统考、联考的硕士生复试安排在每年三月下旬。
复试工作要自始至终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公开透明、严谨 严密的原则,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各学院对拟录取的硕士生必须进行复试,复试合格方可录取。
我校实行差额复试,差额复试比例在 120%以上。生源充足的学院可进一步扩大差额复 试比例。
二、复试工作管理
我校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工作实行二级管理。学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定我校硕士 生复试规则和各学科的复试基本要求;各学院依据学校复试要求,负责确定本学院复试名单, 制定本学院的复试办法并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研招办)备案。
5、负责对所有复试工作人员进行保密工作教育。复试工作人员须对试题、答案及评分 标准、复试小组名单、考生分组情况、考生成绩、考生个人信息等保密。
6、负责组织本学院的专业综合课和外语笔试试题的命制、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试题 的命制、外语口语听力试题的命制、对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试题的命制。
7、负责制定本学院的综合素质面试和外语面试的实施方案,认真制定面试评分标准、 考核指标。
(3)参加复试的考生于相应复试时间前登陆研究生院网站网上支付复试费,网上下载 《复试通知书》。复试名单和复试办法在各学院网站查询。
(4)《复试通知书》内容应包括该考生在本学院参加的复试科目名称、复试形式(面 试、笔试),复试日期、时间、地点等;还应包括我校体检安排等。
(5)复试期间的食宿费、交通费由考生本人自理。
汉语词语
英语:management; An activity to realize a certain task goal in the future.
基本解释
拼音:guǎn lǐ
1、[Have charge of;Supervise;Manage;Administer;Administrate]:主持或负责某项 工作。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回忆我的母亲》
2、严格复试工作人员管理,遴选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品行端正的人员参与复试工 作。
3、负责按专业成立硕士生复试小组,复试小组成员应是我校在职的硕士生导师,人数 应不少于五人,组长一人,组员四人或四人以上,按小组另安排记录员一名。
4、负责组织召开所有复试教师工作会议,进行复试工作培训,使复试教师了解复试办 法、明确复试要求和工作责任、掌握复试方法,保证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 838-管理综合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 分数线
838-管理综合课程介绍
管理(Manage)是社会组织中,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它包括 4 个含义:1.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2.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3.管 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中;4.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 进。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 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 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 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