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物理二模卷(含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初三模拟考
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共16分)
1.依据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A. 原子
B. 质子
C.中子
D. 电子
2. 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3.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一句声音的()
A.音调
B. 响度
C.音色
D. 以上三项
都是
4. 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 蓝光
B. 紫光
C.黄光
D. 橙光
5. 质量为0.2千克的物体从空中下落,无题受到空气阻力位1牛,其所受合力为()
A. 1.2牛
B. 0.8牛
C. 2.96牛
D. 0.96牛
6.电动自行车两刹车手柄各有一个电键S1和S2,在行驶中用任意手刹车,该手柄上的电键立即断开,电动自行车上的电动机停止工作,图1所示的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11. 质量为10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牛,方向______,若该物体的体积为5x10-3立方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牛。
12. 某导体两端电压6V,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量为5库,这段时间内电流做的功为_____焦。
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安。
当该导体两端电压增大为9伏时,它的电阻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3. 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将电压表V₁、V₂正确接入电路,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各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
移动滑动变阻器R₂的滑片P,电压表V₁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不发生变化。
电压表V₂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发生变化。
①电压表V₁测量的是两段的电压,电压表V₂测量的是两端的电压。
②若电压表V₁与电压表V₂的示数比值逐渐变大,则变阻器的滑片P正在向端移动(选填“a ”或“b”)。
14.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运动2秒时通过的路程为2米。
此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为4米。
则在图5所示的s-t图像中,乙的s-t
图像是图线;乙的速度是米/秒:当甲运动10秒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是米。
15. 小徐同学暑假要去兰州旅游。
她上网查找了上海和兰州两地2016年6月20日到6月22日三日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上海的昼夜温差比兰州的昼夜温差。
小徐查看地图知道上海属沿海城市,兰州属内陆城市,根据相关信息分析两地昼夜温差区别较大的的主要原因:。
上海兰州
6月20日最高温度29℃27℃最低温度22℃16℃
6月21日最高温度29℃28℃最低温度22℃16℃
6月22日最高温度29℃27℃最低温度23℃17℃
三、作图题(共7分)
请用2B铅笔将图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6. 在图6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
OB ,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17. 在图7中,分别画出杠杆的动力臂1l 和阻力臂2
l 。
18. 在图8中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 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 极以及电源正、负极。
四、计算题(共25分)
19. 质量为1千克的水升高了20C ︒,求吸收的热量吸Q 。
[)(千克焦水
C //102.43
︒⨯=C ]
20. 如图9所示,用力F 匀速提起重为20牛的物体A ,不计摩擦,若物体A 在10内上升4米,求此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和功率。
21. 一个底面直径为R 2,底面积为S 的薄壁容器放在水
平地面上,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
(1)若容器内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水的体积(2)求距离水面0.1米深处的液体内部压强。
(3)若水中浸入一个正方体,正方体沉底后,液体深度为h,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为P∆,为使P∆达到最大,求该正方体的边长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结果用
ρ,S,R,h等字母表示)
水
22. 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1)当电路中电流为0.6安时,求接入电路的总电阻(2)在确保电路元件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化范围为8欧—50欧;用定值电阻R0替换R1后,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化范围为3欧—60欧,。
求该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以及定值电阻R1、R0的阻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欧安”;定值电阻的阻值R1= 欧,R0= 欧。
五、实验题
23. 图11所示杠杆的弹簧测力计量程为_______N,此时的示数为_______ N,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在图12示位置静止,此时可以将右端的螺母向调节(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
24.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试验中3,为了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需将镜前物体放在位置进行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试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进行探究。
在“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试验中,要测量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以得到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在“测定物质密度”试验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
25. 小徐用图13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作用。
实验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在电路中分别接入电阻R1和R2。
已知R1=10Ω,R2分别为不同阻值的电阻,他们将实验记录在表一中。
①分析比较表一中第二列、第三列与第五列的数据相关条件,归纳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电阻不变,。
②分析比较表一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随另一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
③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中第四列与第五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的初步结论是,
连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④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意义,他们又继续进行实验,请你在表二中的第二列、第三列中的空格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达到实验目的。
26. 小徐同学在“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选取电源,
待测小灯泡(标有“3V”字样),电流表,电压表,规格为“10Ώ 1A”的滑动变阻器,电键和若干导线,他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时他将滑动变阻器置于A端,如图14(a)所示,闭合电键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4(b)所示,小灯泡发出明亮的光,接着他移动滑片,继续实验,当
1变阻长度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划片移动到距离A端约
4
示数比滑片A端时逐渐减小约1伏后突然变为0伏,将划片往回移动一点,电压表恢复到前面的示数,小徐同学思考后判断是_______ 发生断路故障(选填“小灯”或“滑动变阻器”或“电压表”)并请求老师帮助,老师检查器材后确认小徐判断正确,故障器材上有一处断路其他部分完好,小徐根据已经获得的信息思考后,没有要求更换器材,而且调整电路连接方式继续实验,并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压表示数如图14(c)所示
①实验中使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伏;
②小灯额定电流为_______安;
③小灯额定功率为_______瓦;
④小徐发现的问题后对电路做出的调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D B C A D C B B
二、填空题
9. 托里拆利;并联;0.5
10. 形状;增大;运动
11. 98;竖直向下;49
12. 30;0.5;不变
13. R1;R2或电源;a
14. a或c;3或1;20
15. 小;上海是沿海城市,水域面积大,水的比热容大,存储白天的热量多,所以温差小。
三、作图题
16-18:略
四、计算题
19. J
=
cm⨯
∆
=
4.8
Q4
10
t
吸
20. J FS W 80==
W W
P 8t
==
21. ①3
3
m 100.2m ⨯==ρ
V ②a 980gh P P ==ρ ③
S
R S F P R S R S F P R 3
2g h h g h ρρ=
=∆>=
=∆≤容浮容浮时(浸没)当时(不浸没)当
22. ①Ω==
30I
U
R
总
②
Ω
+=
Ω+3801R U R U 电
电
Ω
==Ω10,5:150:11R R ,Ω
=150
R
所以Ω
=60max
滑R
,A
I
1max
=
23. 0-5;3.6;右;水平;
24. 不同;静止;普通规律;减少误差
25.①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着阻值的增大而增大 ②第二列、第三列与第四列
③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另一阻值两端的电压之和为定值
④串联电路中,定值电阻与另一电阻两端电压之比等
于它们的阻值之比
20 20
30 20
26. ①4.5
②0.3
③0.9
④原本接A的线接到B,并将滑片滑倒B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