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训练题与答案目录一、《赤壁》训练题(张集)二、《归园田居》训练题(张集)三、《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训练题(仙人渡)四、《行路难》训练题(仙人渡)五、《春望》训练题(七中)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训练题(七中)七、《饮酒(其五)》训练题(洪山咀)八、《江城子密州出猎》训练题(洪山咀)九、《渔家傲秋思》训练题(孟楼)十、《水调歌头》训练题(孟楼)十一、《渡荆门送别》训练题(贾湖)十二、《饮酒(其五)》训练题(贾湖)十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训练题(竹林桥)十四、《过零丁洋》训练题(竹林桥)十五、《次北固山下》训练题(四中)十六、《归园田居(其三)》训练题(四中)十七、《春望》训练题(三中)十八、《观沧海》训练题(三中)十九、《归园田居(其三)》训练题(八中)二十、《武陵春》训练题(八中)二十一、《江城子密州出猎》训练题(江山)二十二、《赤壁》训练题(薛集)二十三、《水调歌头》训练题(薛集)一、《赤壁》训练题(张集)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写______,后两句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之气。
1赏析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训练题(张集)答案:1、兴感之由发议论感慨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2、这两句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二、《归园田居》训练题(张集)2诗中形象描绘一天农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愿”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训练题(张集)答案: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世间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三、《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训练题(仙人渡)1.这是古代诗中的名篇,“酬”的意思是。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首联中的“巴山楚水”“二十三年”分别交代了作者被贬的,和,在这两句中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
3.前四句基调是,后四句是。
4.两个典故各指什么?表达什么感情?5.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理解“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作用。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训练题(仙人渡)答案:1.酬赠,以诗相答。
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
2.地点,时间,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3.伤感低沉,慷慨激昂。
4. a“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b“闻笛赋”表现了诗人怀念故友的感情。
“烂柯人”表现了诗人对岁月的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5.答: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这句话的意思是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表达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6、点明酬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
四、《行路难》训练题(仙人渡)1、“行路难”是乐府古诗,多咏叹,李白的这组《行路难》主要抒发了的情怀。
“长风破浪”比喻。
2、这首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两句衬出诗人。
4、试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5、如何理解“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训练题(仙人渡)答案:1、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苦孤苦的处境;怀才不遇;2、抒情3、内心的悲苦。
4、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
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5、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
这两句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写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五、《春望》训练题(七中)1、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情,感人至深。
2、本诗的名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请写出你的理解。
《春望》训练题(七中)答案:1、忧国伤时、念家悲己2、这两句的意思是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
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训练题(七中)1、这首词上片描述,下片前四句描写。
2、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训练题(七中)答案:1、军旅生活战斗场面。
2、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写到这里已达到这首词的最强音,它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七、《饮酒(其五)》训练题(洪山咀)1、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分)2、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分)《饮酒(其五)》训练题(洪山咀)答案:1不同意。
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言之成理即可)2、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八、《江城子密州出猎》训练题(洪山咀)1、上片中的极言行走之快,出猎者精神抖擞;则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这与该词的语言风格相一致。
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江城子密州出猎》训练题(洪山咀)答案:1、卷平岗、看孙郎.、粗犷、豪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九、《渔家傲秋思》训练题(孟楼)1、这首词上片写景,主要描写,下片抒情,集中抒发。
2、谈谈你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理解。
《渔家傲秋思》训练题(孟楼)答案:1、塞下秋景、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2、这句话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十、《水调歌头》训练题(孟楼)1、这首词的上片叙述了;下片抒发了。
2、这首词寓理于情,请你谈谈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
《水调歌头》训练题(孟楼)答案:1、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对兄弟的怀念之情2、这两句话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十一、《渡荆门送别》训练题(贾湖)1.诗歌的颈联通过两幅画面来展示江上的美景。
这两幅画面分别是“____”图和“____”图。
2. 尾联两句是什么意思?有何作用?《渡荆门送别》训练题(贾湖)答案:1.水中映月图、天边云霞图 2.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
这两句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
十二、《饮酒(其五)》训练题(贾湖)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
3简要的谈谈你对“心远地自偏”的这句诗的理解。
3、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4、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什么特点。
5、《饮洒其五》中表达诗人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6、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时行画面描述。
7.《饮洒其五》这首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心远”的意思是_________。
8、请你谈谈“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诗的理解。
《饮酒(其五)》训练题(贾湖)答案:1心远。
2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3、悠然4、突出了宁静、平和(或闲适、恬淡)的特点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傍晚,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
7、心远地自偏“心远”的意思是心境高远8、诗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真意”即是其人生理想,陶渊明在田园中保全了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涵养了一种适性与自然的精神境界,“真”是他的人格力量,使他能够独立于虚伪、污浊的社会之外。
十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训练题(竹林桥)1、这是古代诗中的名篇,题目中“酬”在这里是意思。
2、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选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写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B、颔联写自己归来时的感触,表无限喜悦之情。
C、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尽显慷慨激昂之概。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表现了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训练题(竹林桥)答案:1、、酬赠、以诗相答2、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3、B十四、《过零丁洋》训练题(竹林桥)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说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3、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这两句也因此成为千古名句、千古壮歌。
B、诗歌头两句回顾自己经历的两件大事:一是受皇帝选拔进入仕途;二是临危受命,出生入死,但此时国家危在旦夕,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C、诗的颔联进一步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用两个比喻:如风中柳絮,风雨吹打的浮萍来形容国事和身世,生动形象,蕴含哲理。
D、“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前一句是追忆过去,后一句是慨叹眼前,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了他现在因被捕的恐惧、寂寥之情。
《过零丁洋》训练题(竹林桥)答案:1、通过追忆自己艰辛抗元的经历,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2、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3、D十五、《次北固山下》训练题(四中)1、这首是的主题是,表明了这一主题的诗句是。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不少于20字)3、下面有关是个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点题。
“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
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船上所见景色。
“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