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教学楼规范

中学教学楼规范

普通中学教学楼设计实训指导书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因此学校的建筑设计,除了在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要遵守国家有关法规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教学楼的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以及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备的选用等方面,要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

同时要考虑青少年活泼好动、好奇和缺乏经验等特点,充分注意安全。

一、工作参考准备1、准备0号或1号图板,2号图纸、铅笔、丁字尺等绘图工具。

2、相关面积设计要求注:①本表按小学每班40人,中学每班50人,中师、幼师每班35人计算。

②本表不包括实验室、自然教室、史地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附属用房面积指标。

③本表普通教室的面积指标,系按中小学校课桌规定的最小值,小学课桌长度按1000mm、中学课桌长度按1100mm测算的。

二、工作方法和步骤进行设计时,经过构思,通常是从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三个不同的方面来综合考虑的。

平面设计是关键。

因此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先从平面入手,同时认真考虑剖面及立面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及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只有综合考虑平、立、剖三者的关系,按完整的三度空间概念去进行设计,才能做好一个建筑设计。

中小学教学楼一般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教学部分:包括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房等,这些都是教学楼的主体部分。

各主要房间面积指标见上表。

办公部分:包括行政、社团办公室及教师办公室。

辅助部分:包括厕所、传达室等。

交通部分:包括楼梯、走道、门厅、过厅等。

1、学校总平面设计学校总平面设计,必须依据学校规模、功能特点、所属地区的自然条件、学校用地的周围环境、地形、地貌的现状等客观条件,以及当地城市规划对学校建筑的要求等进行,使学校用地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首先要注意的问题有:总平面与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教学楼与运动场地之间的关系,及各种建筑的类型、朝向、入口关系等。

然后再一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比较:从整体出发,及时修改和调整。

创造一个安静优美、整洁卫生,使用方便的校内环境。

(1) 总平面的组成根据学校的使用要求,学校用地一般分为四类:一类用地包括办公、教学、实验;第二类用地包括运动场;第三类用地包括室外科学用地;第四类用地包括校办工厂及其他用地。

(2) 总平面的功能分区在进行学校总平面设计时,应结合学校用地现状,学校中各个单体建筑、各种室外活动空间及场地组合的合理性;认真研究环境上的动静要求、层数与部位上的高低要求、独用与公用的要求、相互关系的聚集与分隔的要求、室内与室外及在环境上的要求等。

2、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的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单个房间组合设计是在整体建筑的基础上,确定房间的朝向、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周围环境及其它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个房间合理地组合起来。

(1)普通教室的设计设计要求:大小合适,视听良好,采光均匀,空气流通,结构简单和施工方便等。

①教室尺寸的确定取决于教室容纳的人数,课桌椅的尺寸和排列方式,以及采光通风、设备及施工等因素。

教室的使用面积由三部分组成:家具、设备占用面积;学生使用活动面积;室内行走所需交通面积。

所需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教室容纳的人数、活动特点以及课桌椅的尺寸和布置等因素。

中小学校课桌椅的尺寸,根据国标《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3976-83,桌面宽度:单人用550~600mm,双人用1000~1200mm。

桌面深度为380~420mm,桌高为520~760mm,根据学生的身高进行确定。

课桌椅的布置要满足学生视听及书写要求,并便于学生就座和教师辅导,其布置应符合国标《中小学教学楼设计》GBJ99-86的有关规定。

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座位布置有关尺寸注:本表根据《中小学校建筑规范》(GBJ 99-86)制作。

②教室布置、形状与尺寸的确定根据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教学方式,普通教室主要以教师面向全班讲课、学生集中听讲为主。

因此,在教室的平面设计中,为确实保证学生上课时的视听质量要求,对桌椅的选择和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 桌椅尺寸:应结合学生的身高及各部分尺度关系选择适宜的桌椅尺寸。

b 视距要求:为避免前排学生近视或粉笔灰尘对学生健康的影响,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为避免眩光影响,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º;为保证最后一排座位同学在正常照度及正常视力情况下看清黑板字迹,最后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

此外,为保证前排同学看黑板自然、舒适,第一排学生看黑板顶端视线与黑板所夹垂直视角应不小于45º。

c 桌椅布置:教室的桌椅布置应满足学生的视听及书写要求;并便于通行及就座。

座位的排列,每行不宜多于两个座位。

除应满足普通教室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视距要求、课桌椅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综合考虑到的有:教室为左侧采光,控制规定的使用面积,教学楼结构体系经济合理,有利于施工建造,便于教学楼的空间组合,经分析比较确定合理的教室平面形式、规格尺寸。

常见的平面形式有:矩形、方形和多边形等。

矩形平面便于家具布置,能提高房间的利用率,平面组合方便灵活,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有利于建筑构件标准化;矩形平面的长宽比例一般以不超过1:2为宜。

方形平面教室短,最远视距较近,讲课省力,视听条件好,但因其进探较大,每排布置座位数较多,为满足水平视角要求,前部两侧座位区难以利用,与矩形教室相比有效面积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增大了教室进探,离窗远的学生桌面照度差,因此方形教室在平面组合时不宜采用单侧采光的内廊式组合,可以采用外廊式组合形式。

多边形教室常见的有五边形和六边形平面,该形式采光、通风良好,座位排列灵活,但在容纳同样人数的情况下较上述形式所需面积较大,同时结构、施工均较复杂。

重点了解一下矩形教室的座位布置方式及有关尺寸见表。

矩形教室的座位布置尺寸注:1.教室纵向长度:第一排课桌前沿距前墙2000mm,课桌前后排距小学850mm,中学900mm,最后排课椅后面应有600mm宽的走道。

③普通教室门窗的设计教室门的设计:门主要是作为交通并兼通风之用。

门的设计应考虑出入便捷、疏散迅速、开启灵活。

另外学校教室为保证防火疏散要求,门一般应向外开启,但在走廊式组合形式中,为方便走廊内人流活动,也可以采用内开门。

门的数量和宽度应考虑学校的使用特点,通常一间普通教室设置两个门,且应放在教室内纵墙的前后两端,并距墙角为240mm。

门的宽度一般取900—1000mm,为考虑室内通风和增加黑板面的垂直照度,门的上部应设置亮子,因此,门的总高度一般为:2400—2700mm。

教室窗的设计:教室窗的设计,要有利于采光通风;并便于开启。

窗内开时,不应影响室内学生听课;窗外开时,应保证擦洗安全。

因此可适当选用推拉式窗。

窗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室内的采光要求,对于学校教室通常采用窗地面积比的方法,估算窗的面积大小。

窗地面积比是指窗的透光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之比。

根据规范规定,教室、办公室的窗地面积比一般取1/4—1/6,通常教室的窗宽为1500—2400mm;高为2100—2700mm。

注:GBJ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了学校用房的采光要求。

④普通教室的内部设计《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规定普通教室内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和“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等,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以上设备均可利用结构处理成壁龛式,以利于室内美观。

·黑板的尺寸:高度≥1000mm,宽度:小学≥3600mm,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黑板表面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宜≥200mm,宽度应≥650mm,高度宜为200mm。

学校用房工作面或地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和窗地比注:①全年阴天在200天以上,早上八时的云量在七级以上地区,教学及教学辅助房间工作面(或地面)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2%,其窗地比不应低于1:45;临界照度为4000L X。

②走道、楼梯间应直接采光。

(2)专用教室的设计除普通教室外,根据不同学科在教学环节上的特殊要求及为提高该学科的教学效果而需设置适量的专用教室,如音乐教室、实验室;语言教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大教室等。

专用教室与普通教室的设计原则、所需考虑的因素基本相同,只不过在位置、桌椅尺寸及布置、室内设施等方面均有特殊要求。

根据使用的班级及人数,确定其合理尺寸及面积;根据其使用功能要求,确定其适宜的楼层及朝向。

为充分满足其使用要求,应合理地安排其辅助用房的位置、尺寸规格、数量等。

在设计时,可参阅《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及《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等。

①实验室设计: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语言实验室及小学的自然教室等。

根据使用情况又可分为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及演示实验室三种类型。

生物实验室可分显微镜实验室、演示室及生物解剖室等。

根据教学需要及学校的不同条件,这些类型的实验室可全设或兼用。

实验室平面尺寸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实验室的使用人数、家具的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及设备的要求。

人数以班级为单位计算,家具中的演示桌和实验桌是影响实验室大小的主要设备。

每个实验室均要设一间准备室,作为实验准备、存放仪器、药品和标本用,一般面积在45m2左右。

准备室应紧靠实验室,并设门与之相通,以利使用。

各种实验室除设演示桌、黑板、学生实验桌、上下水、电气设备、挂衣钩、窗帘及幻灯机(或投影仪)外,还需考虑各种不同实验室的特殊要求。

如物理实验室需设遮光通风窗;化学实验室要考虑排气柜,并用通风管道通向室外以排除实验时产生的毒气;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常有酸、碱溶液排出,对铁制下水管有腐蚀,所以位置宜设在底层,并用陶管单独排水等。

②音乐教室设计:大小形状可与普通教室同。

若考虑兼作文体排练和其它用途时,面积可适当加大。

音乐教室一般附有乐器室,两者紧密相连,并设门相通。

为创造轻快、活泼的气氛,音乐教室的平面形式常设计成三角形、多边形、扇形、正方形等几种。

为改善室内的声环境,常把音乐教室的墙面、顶棚装修成波形反射面和适当的吸声面。

③语言教室设计语言教室是利用电教手段、装备有声响器械进行语言课教学的专用房间。

一般全校设置一个。

语言教室的位置,应选择在教学楼中安静并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地方。

语言教室的容量应按一个班人数设计,其面积大小应按教室的使用人数、学习桌尺寸、座位布置形式及学生就座方便程度等因素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