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珠宝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目录第一节黄金珠宝行业:从“黄金十年”到“成熟发展” (5)一、多重利好推动,黄金珠宝行业经历“黄金十年” (5)1、政策开放 (5)2、金价上涨 (5)3、渠道扩张 (5)4、消费升级 (5)二、消费升级和适婚人口高峰持续,行业中长期景气度无忧 (8)1、消费升级拉动珠宝消费,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8)2、适婚人口高峰持续,婚庆相关需求稳定 (9)三、行业进入成熟发展期,整合转型重塑产业格局 (10)1、“金价红利”终结,零售渠道趋于饱和,行业整合加速 (10)2、回归消费需求,从渠道驱动向品牌运营转型 (11)第二节传统格局与新生趋势共存,互联网助力行业变革 (14)一、黄金珠宝产业链结构 (14)二、行业管理粗放、经营规范性低、上游设计与终端信息脱节 (15)1、对加盟商管控力低,品质参差不齐 (16)2、价格战和偷税漏税严重 (16)3、产业链条冗长,上游设计与终端消费脱节 (16)三、O2O搭建轻资产模式,链接产品设计与终端需求 (16)1、缩短流通层级、提升信息反馈和上游设计能力 (16)2、门店轻资产化,提高存货周转和资金运营效率 (17)第三节资本驱动行业扩张,供应链金融潜在规模巨大 (19)一、杠杆经营为常态,资本驱动行业扩张 (19)二、行业融资需求场景及供应链金融潜在规模分析 (22)三、中小企业缺乏低成本融资渠道,第三方供应链金融企业大量涌入 (24)1、银行融资(包括传统贷款和黄金租赁) (25)2、品牌商、批发商账期 (25)3、小额贷款、P2P和民间借贷 (26)四、供应链金融拓展难点:行业经营规范性差、信用数据缺失 (27)第四节黄金珠宝零售企业介入供应链金融的逻辑和路径 (29)一、品牌珠宝企业介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逻辑 (29)1、具备资金实力、上下游客户资源和经营信息 (29)2、金融业务提高利润贡献 (29)3、支持上下游企业规模扩张,提升自身行业地位 (29)二、品牌企业介入供应链金融的三种模式:信息中介、直接参与、行业整合.. 29三、风控体系建设是关键,关注规模地位、管理运营和行业整合能力 (33)第五节重点公司分析 (34)一、潮宏基:品牌/直营驱动,看好多品牌运营前景和供应链金融布局 (34)二、爱迪尔:钻石行业小而美企业,并购整合空间巨大 (34)三、老凤祥:加盟体系稳健、逆市扩张的行业龙头 (35)第六节风险提示 (36)图表目录图表1:2006-2014年行业复合增速高达17% (5)图表2:黄金价格经历十年上涨期 (6)图表3:黄金投资消费需求持续高涨 (6)图表4:品牌商纷纷跑马圈地,门店扩张速度惊人 (7)图表5:人均珠宝消费额占可支配收入比重波动上升 (7)图表6:美国人均GDP5000-20000美元时间段,珠宝腕表消费增长最快 (8)图表7:我国限额以上分品类零售额增速(单位:%) (9)图表8:中国迎来第二个适婚人口高峰(单位:%) (9)图表9:结婚人数逐年上升 (10)图表10:限额以上企业珠宝零售额占比呈上升趋势 (11)图表11:国内珠宝企业多采取加盟扩张模式 (12)图表12:国内品牌营销费用率较低 (12)图表13:以品牌驱动和以零售驱动的珠宝企业模式 (13)图表14:珠宝行业主要品类 (14)图表15:珠宝行业产业链结构 (14)图表16:珠宝零售价格构成(K金、钻石镶嵌) (15)图表17:黄金产业链利益分配(以老凤祥为例) (15)图表18:刚泰控股收购柯兰钻石,开启O2O模式 (17)图表19:爱迪尔O2O模式 (17)图表20:上市公司收入增速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图表21:行业应收账款保持较快增速 (21)图表22:行业出现“去库存”趋势 (21)图表23:珠宝产业链各环节融资场景 (22)图表24:四季度珠宝制造业出现资金需求高峰 (22)图表25:一季度珠宝零售业出现销售高峰 (23)图表26:珠宝行业主要融资方式 (24)图表27:产业链中下游企业银行融资困难 (26)图表28:银行黄金租赁流程 (26)图表29:珠宝行业上中游企业集聚在深圳罗湖 (28)图表30:珠宝行业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 (29)图表31:与P2P/B2B平台合作的信息中介类模式 (31)图表32:金叶珠宝融资租赁业务模式 (32)表格目录表格1:珠宝门店开店铺货成本 (19)表格2:上市珠宝企业存货周转率/存货占总资产比 (19)表格3:分环节测算供应链金融潜在规模(亿元) (23)表格4:珠宝行业供应链金融潜在规模测算(账期测算) (24)表格5:上市公司供应链金融主要举措 (30)第一节黄金珠宝行业:从“黄金十年”到“成熟发展”一、多重利好推动,黄金珠宝行业经历“黄金十年”受益于政策开放、金价上涨、渠道扩张和消费升级,黄金珠宝是我国过去10多年来增长最快的消费品类之一。
根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数据,中国金银珠宝类零售总额已仍2006年的1,600亿元发展到2014年的5,0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7%,我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事大珠宝消费市场。
1、政策开放自古以来,黄金就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之一,民众对黄金的认可度极高,但黄金在中国一直属于管制类商品,在行业发展初期基本依赖走私,民间拥有量极少。
自2003年上海黄金交易所、钻石交易所成立后,珠宝商才有了正规的进货渠道,黄金首饰零售市场开始发展起来,消费者受到压抑的黄金消费需求由此爆发。
2、金价上涨2000至2011年间,国际金价一直处于单边上升区间,最高曾在2011年9月达到1895美元/盎司,相比最低点2001年4月255.95美元/盎司上涨6.4倍。
黄金价格的长期稳步上升,推动了行业销售规模的增长,并凸显出黄金的保值增值特点,进一步激发消费者购买黄金珠宝首饰及投资金的热情。
3、渠道扩张2003年放开行业管制以来,海外、香港及国内的珠宝批发、零售商纷纷跑马圈地,加快渠道扩张步伐,形成了以百货专柜为主,专卖店和黄金珠宝市场为辅的渠道结构,快速下沉至三四线城市。
渠道供给的增加进一步挖掘潜在消费需求,助力行业增长。
4、消费升级2003年至今,我国居民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复合增速分别为14.42%、11.97%,作为可选消费品,黄金珠宝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2014年人均珠宝消费支出365.55元,是2006年的3倍,人均珠宝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由2006年的1.04%升至2014年的1.24%。
图表1:2006-2014年行业复合增速高达17%资料来源: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图表2:黄金价格经历十年上涨期资料来源: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图表3:黄金投资消费需求持续高涨图表4:品牌商纷纷跑马圈地,门店扩张速度惊人图表5:人均珠宝消费额占可支配收入比重波动上升资料来源:Wind,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二、消费升级和适婚人口高峰持续,行业中长期景气度无忧1、消费升级拉动珠宝消费,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品牌企业和零售业迎来了宝贵发展机遇,品牌服饰、化妆品、珠宝等可选消费品受益消费升级更为显著。
通过对美国消费市场的历史分析发现,仍上个世纪50年代起,以珠宝为代表的中高端消费增速一直领先于其他主要可选消费品类,占比居民总体商品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上升。
1970-1987年,即人均GDP仍5000美元增长至20000美元时间段,美国年珠宝消费规模较期初增长了6倍,占总商品支出的比重上升了整整一倍,是消费升级最迅速的时间段。
图表6:美国人均GDP5000-20000美元时间段,珠宝腕表消费增长最快资料来源:CEIC,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2014年我国人均GDP 7485美元,且大部分省市人均GDP在5000-15000美元之间,正处于中高端消费的快速提升期。
以黄金珠宝和腕表为代表的中高端消费需求增长近年来一直高于化妆品、服装、电器等其他可选消费品类,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快速提升。
图表7:我国限额以上分品类零售额增速(单位:%)资料来源: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2、适婚人口高峰持续,婚庆相关需求稳定珠宝首饰是我国传统结婚习俗中的必备品,相较于高端珠宝首饰购买者,婚庆需求因其刚性需求属性,对消费者短期财务状况或者金价的弹性较小,是珠宝行业的核心支持力量,我们估算婚庆相关需求分别占到黄金首饰和钻石首饰消费30%、70%以上。
黄金饰品也是初生儿的赠礼标配之一,受益于二胎放开政策。
从人口结构来看,85-95年是我国生育高峰,自2008年以来,我国年均结婚人口数在1,000万对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20-29岁的适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推算,从2010到2020年都将是我国结婚登记高峰,未来珠宝行业需求将继续受益于婚庆市场的不断增长。
图表8:中国迎来第二个适婚人口高峰(单位:%)资料来源: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图表9:结婚人数逐年上升资料来源: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三、行业进入成熟发展期,整合转型重塑产业格局1、“金价红利”终结,零售渠道趋于饱和,行业整合加速过去十年黄金大牛市,持续上涨的黄金价格使得珠宝产业链各环节(无论是上游矿山、加工厂,还是批发商、经销商,亦或是最终消费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益。
2013年4月以来,国际黄金现价屡现断崖式急跌。
受金价下跌影响,黄金珠宝投资需求萎缩—>周转下降—>存货减值的负循环对行业内所有企业造成沉重的压力,利润空间缩窄。
资金实力偏弱、缺乏套期保值能力、存货周转较慢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甚至退出市场。
据统计目前全国珠宝零售网点达6万多个,基本趋于饱和,未来行业成长逻辑将仍渠道净增加走向存量调整和效率提升。
在产能过剩、行业洗牌的竞争中,实力雄厚的品牌企业无疑占据优势,可以通过逆市扩张和并购抢占市场份额。
过去10年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年营收500万元以上)黄金珠宝消费额CARG=31%,高于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长,限额以上珠宝消费占比由2006年的20.3%提升至2012年的53.9%。
前3家企业市占率由2008年的12.8%增加至16.2%。
按照欧美等国家珠宝行业的发展路径,珠宝市场将形成几家多品牌、多渠道的珠宝零售集团主导市场的格局。
图表10:限额以上企业珠宝零售额占比呈上升趋势资料来源: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2、回归消费需求,从渠道驱动向品牌运营转型过去10年的行业爆发增长期,企业对渠道扩张、规模增长的战略优先级远高于产品提升,不仅将上游设计、制造环节大比例外包,而且下游渠道扩张模式以加盟、经销为主,借助财务&经营杠杆快速跑马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