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网格化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
项目建议书
1平台建设必要性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改善公众生活质量
社会管理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等,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全面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夯实社会稳定基础,成为改善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
提升现代城市安全性和宜居性
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流动人口增加和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管理的方式已经难以胜任。
社会管理必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实时更新的控制和协调系统,实现智慧化管理才能与日益复杂的城市实体系统协调一致,达到现代人宜居的目标。
精准、可视、可靠、智能的社会运行管理网络将有效支撑城市安全、可靠运行。
提高社会应急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处理水平
社会发展必须快速和妥善解决应急事件和突发性事件问题。
经济发展带来了我国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也带来了恶性传染病爆发、恶性犯罪事件的增加、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等问题。
为了防范和解决这类问题,社会管理创新的引入可以在第一时间快速感知这些突发性事件,通过其智能化的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加快判断和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性与及时性,实现不同行业和区域的协同和应对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其“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处理应急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水平,使应急预案程序化、智能化。
2建设目标
搭建城市网格化综合社会管理和服务平台,运用万平方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市民融合服务的理念和城市部件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PGIS平台应用支撑,根据城市实际情况,面向市区各社区市民、街道,以综合治理、维护稳定、融合服务
为核心内容,逐步实现城市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为建立全市统一的网格化社会管理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础。
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社会管理长效机制。
3平台建设任务
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信息系统建设可以分为“一条主线、两个中心、三个基础、若干个触角”。
“一条主线”即协同工作系统;“两个中心”即网格管理呼叫与指挥中心和数据管理和交换中心,它也是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信息集散地;“三个基础”即IT 基础设施、基于网格GIS 的城市部件地理编码系统、安全保障系统;“若干个触角”包括“城管通”、3G手机、自助服务机、呼叫中心电话、社会服务门户网站等,它是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信息采集点。
各部门、各环节的人员围绕协同工作系统进行协同工作,通过协同工作系统,达到事件信息、与事件想关联的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的相互协同,达到城市管理的主动、精确、快速、统一和效能。
4 平台总体框架
基础设施环境
应用支撑层
数据支撑层
业务应用层
服务层
应用中间件(应用服务器)
网络基础设施(市政务专网、政务外网、互联网)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法规与技术标准规范
网格员服务
空间数据库引擎
OLAP 应用集成和数据交换空间地理信息PGIS 、单元网格人口基础信息库园林数据库呼叫中心知识库
部件、事件数据库门户网站
手机
呼叫中心
主机及存储系统网络接入系统(呼叫中心、数据传输无线网络接入)
工作流引擎
数据交换平台
城市管理系统
社会管理系统
市民公共服务系统
纠纷联动化解协同工作系统数字园林
市容环卫户外广告管理大屏监督指挥地理编码系统呼叫中心受理无线数据采集业务短信
自助服务市长热线
个人空间
社区服务政务自助生活服务公共服务车辆监控
视频集成治安乱点整理远程交流绩效评估
事件处理基础信息查询
自助服务机
主动推送
城管通
如上图所示,将城市网格化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分成基础设施环境、应用支撑层、数据支撑层、业务应用层、服务层、安全保障系统、法规与技术标准规范等7 部分。
5 平台应用系统简介 5.1 社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
社会管理和服务系统以整体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中心建设为依托,结合各个部门的业务应用,形成整套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系统。
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应用系统
人口基础信息库常驻人口信
息
流动人口信
息
GIS 标准地址公共服务设施
社会管理及服务数据库管理数据服务数据
数据中心
数据交换平台
信息采集数据库
地理信息
人员信息
特殊人群模块
社区自助服务
模块
社区政务服务
模块
人口服务模块公共安全模块事件处置管理模
块通用功能模块
矛盾联调受理
事件排查整治联席会议协调工作日志管理排查整治治安管理案件报送娱乐场所管理
特殊人群登记特殊人群查询
特殊人群统计流动人口管理计生人口管理
养老人口管理人口统计分析社区自助服务站
邻里中心
社区信息发布社区健康服务
统一证照管理政务延伸服务
民政服务系统管理系统权限
查询分析信息发布
垂直公共管理及服务
交通违章
社保服务
政务延伸
安全监控
区域特色管理服务
街道综合服务
智能社区服务
信息采集管理
健康养老服务
……
公安管控
……
综合管理及自治关怀服务
社会救助
社会关怀
特殊人群管理
流动人口管理
……
政府服务部门
社保
交通
民政
计生
教育
……
社区服务部门
街道
社区
卫生
派出所
居委会
……
社会管理组织
网格管理中心
邻里
志愿者
……
业务内容组织支撑基础设施
网络终端服务器
系统接口
社会管理和服务系统包括以下几大子系统
13 监督指挥子系统信息屏与地图屏联动、统计分析展示、网格员定位和轨迹查看
14 居民与房屋管理子系统建筑物信息管理、人口信息管理、人房关联电子地图展示、人房互查
15 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管理子系
统
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出租屋信息管理、查询
统计
16 数据交互子系统内部系统的数据交互、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
17 业务短信子系统案卷到达短信提醒、案卷督办短信通知、短信超时提醒、短信群发通知。
18 移动督办子系统超时件管理、急要件管理、统计分析、信息快递、催办督办、工作审核
19 通用功能模块系统管理、系统权限、查询分析系统、信息发布系统。
5.2城市管理基础业务系统
按照建设部标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由以下9大子系统组成,通常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除了按照建设部标准进行开发外,还依据本地特色进行扩展系统开发。
序号系统名称主要功能
1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手机的基本功能、用户登录和打卡下班、问题上报、快捷上报、个人任务、历史记录、
5.3城市管理扩展业务系统
6与电子政务和数字城市的关系
6.1与城市电子政务的衔接
网格化社会管理项目作为城市政府电子政务工作的一部分与城市电子政务紧密联系,资源共享、互为补充。
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根据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建设原则,网格化社会管理的所有核心数据资源将纳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供各政府部门共享使用。
移动服务平台
根据电子政务移动服务平台的设计原则,网格化社会管理项目的各类移动服务终端纳入移动无线服务平台,作为重要服务对象。
云计算服务平台
为配合云计算模式下的各类数据服务和应用支撑,网格化社会管理项目所有的数据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作为组成部分纳入电子政务云计算服务平台,作为城市管理方面的专用云,提供基础支撑和应用服务。
6.2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平安城市
平安城市项目所有视频监控资源可作为网格化社会管理项目资源调用,另
外,所有网格化社会管理实景测量影像数据作为补充资源纳入平安城市资源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包含“网格化社会管理”建设,“网格化社会管理”通信网络利用智慧城市网络基础设施中的光通信网络、城市无线网络、城市管理专网以及三网融合的结合作为基础通信层,为保证“网格化社会管理”数据共享以及应用系统的融合提供通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