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管理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4、管理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四、简答题汇总1.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

2.在管理实践中如何运用系统原理?3.目标管理具有注重成果的特点,是否会在目标实现过程中诱发不道德的行为?如何防范4.何谓无边界组织?无边界组织如何取消或减弱组织的边界?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实际工作的启发是什么?1.简述霍桑研究及其对管理实践的贡献2.设计良好的目标有哪些特征?3.简述组织设计的原则4.什么是权力?构成权力的主要基础是什么?职权与权力有何联系?5.团队型领导扮演了哪四种具体的角色?2.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3. 从职权与权力的异同角度简述“人走茶凉”的成因。

4. 简述组织变革的三个方面。

谈谈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我们实际工作的启示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哪五个层次的需求?1.根据M?韦伯的观点,被社会接受的合法权力有哪几种类型?1.(1)传统型权力 1.5分(2)个人魅力型权力1.5分(3)法理型权力2分2.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指标有哪些?2.(1)销售增长率 1.5分(2)市场占有率 1.5分(3)产品的获利能力(销售利润率) 2分3.如何防止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失调?(1)高层领导应成为充分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的榜样1分(2)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应认识到他们的工作性质1分(3)必须让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参与系统的建设1分(4)保留管理信息系统的人情味1分(5)定期检查,不断完善。

1分何谓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成几个阶段?费德勒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控制过程一般有哪些步骤?5.什么是人际关系平衡?其种类有哪些?6.现代计划方法主要有哪些?7.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为什么说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1.列出孔茨提出的“管理学丛林”11个学派。

2.什么是决策树法?它适用于哪种决策?2.决策树法就是把决策过程用树状图来表示。

树状图一般是由决策点、方案分枝、自然状态点、概率分枝和结果点几个关键部分构成。

树状图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决策环节,一种是主观抉择环节,另一种是客观抉择环节。

决策树法适用于风险型决策。

3.简述组织文化的功能。

3.(1)组织文化使组织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2)组织文化可以形成组织的凝聚力;(3)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有约束作用;(4)组织文化可以使组织调整和强化与社会环节的良性交流和相互作用关系。

4.梅奥等人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内容。

4.(1)人的主要工作动机是社会需要。

(2)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求工作的意义。

(3)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人有更大的影响力。

(4)人们最期望获得领导者对他们成绩的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5.简述托尼•亚历山德拉提出的四种典型类型的听众。

5.(1)漫听听众;(2)浅听听众;(3)技术性听众;(4)积极听众。

1.管理学发展的特点。

1. (1)从对管理学中经济人、机械人的设定到对管理中社会人设定的过程。

(2)从管理过程的单个因素、单个过程和单个侧面的研究到全面系统研究的过程。

(3)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过程。

(4)从学派分化到兼容并包,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的过程。

2.决策的事实前提的特点及其与价值前提的区别。

2. (1)事实前提的主要特点是:客观性、可检验性和变动性三个方面。

(2)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

(3)认识形成的依据不同。

(4)影响决策的作用不同。

3.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3. (1)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原则。

(2)整体协调的原则。

(3)突出重点的原则。

(4)因事设职的原则。

(5)权责结合的原则。

(6)规范标准化和制度化的原则。

4.小道消息的功能。

4. (1)建构和缓解焦虑。

(2)使支离破碎的信息能够说得通。

(3)把群体成员甚至局外人组织成一个整体。

(4)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或权力。

5.分散控制的优缺点。

5.优点:(1)分散风险。

(2)对控制系统的信息存储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易于实现。

(3)反馈环节少,具有反应快、时滞短、效率高、应变能力强等特点。

缺点:难以协调,有可能影响整体目标。

4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41.(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指导与领导)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42.简述决策的程序。

42.(1)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

(2)评价备选方案。

(3)选择方案。

43.简述组织工作的步骤。

43.组织工作的步骤包括六步:(1)确定组织目标。

(2)对目标进行分解,拟定派生目标。

(3)确认为实现目标所必须的各项业务工作,并加以分类。

(4)根据可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它们的最好方法来划分各种工作,由此形成部门。

(5)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由此形成职务说明书,规定该职务的职责和权限。

(6)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各部分的业务活动上下左右紧密地联系起来。

44.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

44.计划工作的步骤包括以下八点:(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

(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评价各种方案。

(6)选择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

(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1.什么是预测?2.1.预测是指对未来环境所做出的估计,它以过去为基准推测未来,以已知预测未知,(2分)预测不是臆测,“未来等于过去和现在的函数”,(1分)预测是对未来事件的陈述,是计划工作的—个环节.计划说明要使将来成为怎样,预测说明将来会怎样。

(2分)2.沟通联络的形式。

2.(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1分)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1分)(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1分) (4)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1分) (5)用含蓄的形式进行沟通和使用快速处置人员以及联络人员。

(1分)3.人员配备的责权利一致原理3.责权利一致原理,是指组织越是想要尽快地保证目标的实现,就越是使主管人员的责权利相一致。

(2分) 主管人员必须有足够的权务才能担当他应负的责任,才能实施他的计划,这个权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其自主程度。

(1分) 职责就是主管人员的工作任务,同样也是他的义务。

(1分) 主管人员必须也应当得到与其权力、职责相应的待遇,既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

(1分)4.内部提升有哪些优点?4.(1)人选比较准确。

(1分) (2)能较快的胜任工作。

(1分) (3)激励成员上进心。

(1分) (4)提高员工士气和兴趣。

(1分)(5)可使组织对其成员的培训投资获得回收。

(1分)1.外部招聘的优点。

1.外部招聘的优点:(1)有广泛的人才来源,(1分)(2)可避免近亲繁殖,带来新思想、新方法,(1分)(3)可避免组织内没有提升的人的积极性受挫,避免情绪不快和不团结,(1分)(4)节省培训费用和时间。

(2分)2.决策的特征。

2.决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1)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

(1分) (2)要以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基础。

(1分)(3)要有二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以便进行比较选择。

(1分) (4)要对控制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1分) (5)追求最可能的优化效应。

(1分)3.指导与领导工作的指明目标原理.3.指明日标原理,是指指导与领导工作越是能使全体人员明确理解组织的目标,则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贡献就会越大。

(3分)这个原量表明,使人们充分理解组织目标和任务,是指导和领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这一工作越是有效,就越能使组织中的全体人员知道应该怎样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1分)4.按计划的形式可把计划分为哪些种类?4.(1)宗旨 (2)目标(1分) (3)战略(1分) (4)政策(5)程序(1分)(6)规则(7)规划(1分)(8)预算。

(1分)1.管理的基本特征。

1.(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1分)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者对管理的效果承担重大责任(1分) (3)管理的任务是实现组织规定的目标。

主管人员分三个层次,管理工作的实质是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这五个基本职能(2分)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1分)2.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

2.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有:(1)主管人员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1分) (2)面对问题的种类(1分) (3)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1分) (4)授权(1分) (5)计划及组织的稳定性(1分)3.选聘主管人员应注意哪些问题。

3.要做好选聘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是:(1)选聘的条件要适当(1分) (2)主持选聘的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具有伯乐式的慧眼(1分) (3)注意侯选人的潜在能力(1分) (4)正确对待文凭与水平的关系(1分) (5)敢于启用年轻人(1分)4.PERT(时间网络分析法或计划评审法)的优点和缺点.4.PERT的优点:(4分)(1)它促使主管人员去进行计划工作。

(2)它促使主管人员将计划拟定的工作交给下级去做。

(3)它促使主管人员把注意力集中在可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关键问题上。

(4)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前馈控制。

(5)使具有分网络的整个网络系统有可能在恰当的时间针对组织结构中的恰当职位和管理层次提出报告和为采取行动施加压力。

PERT的局限性:(1分)它的最主要缺点是它只强调时间因素而不强调费用因素,所以只适用于注重时间因素的那些计划或适用于那些与时间因素有密切的直接关系的规划.1.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1.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1)管理是一个过程(1分)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1分)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1分)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1分)这一个学派主张按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作为研究管理问题的概念框架。

(1分)2.什么是目标管理?2.最高层领导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

下级主管以至每个职工据此分别制定出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

(3分)并把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2分〕3.指导与领导工作的目标协调原理.3.目标协调原理,指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能取得协调一致,人们的行为就会趋向统一从而为实现目标所取得的效率就会越高,效果就会越好。

(3分)在指导和领导下级时,主管人员必须要注意利用个人的需要动机去实现集体的目标(1分)。

在阐明计划与委派任务时,协调个人与集体的目标,使人们能够发挥出忘我精神使管理工作更加顺利。

(1分)。

4.有效沟通的要求。

4.(1)力求表达清楚。

(1分) (2)传递力求准确。

(1分) (3)避免过早的评价。

(1分) (4)消除下级人员的顾虑。

(1分) (5)主管人员必须积极进行沟通联络、对情报过程加以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