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宁夏中考语文试卷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的掌握能力。
阅读三则摘抄的内容,表述的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可以确定出自名著《傅雷家书》。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在书信中傅雷很关心儿子傅聪的生活与成长,对儿子做人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指导。
(3)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感悟的表达。
此题为开放题,只要表达的感悟与所给的材料内容相关即可。
摘抄的前两则内容,都表现了傅雷傅聪父子关系的亲密、和谐;第三则内容重在对儿子的教育,让他正确对待朋友。
以父子间的关系或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为中心,表述阅读的感受即可。
答案:(1)傅雷家书(2)傅聪做人生活(3)示例:傅雷与儿子之间亲密如友人般的父子关系令我感动,他不仅关心儿子的成长,教育他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方法,还理解儿子的心。
面对这样的父亲,哪个孩子不会敞开心扉,茁壮成长?【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成语积累。
(4分)青松永远是那么绿意葱笼、①_____,是世间永恒的绿色使者。
墨色的枝丫②_____,虽经磨历劫、③_____(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却依然不屈不挠地支撑着一顶顶“公”字的松毛帽子,一直保持着一种正色庄重的模样。
松下的淙淙清泉充满诗意,吟诵着《诗经》《楚辞》中的名句,“山有乔松”“如松茂也”……或浪漫或豪迈,或婉约或旷达,氤氲其间,令人④_____(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1)①②处填写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生龙活虎错综复杂B.生机盎然错综复杂C.生机盎然纵横交错D.生龙活虎纵横交错(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③④处的成语。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它一般用来形容人充满生机和活力。
所以,该成语不能形容语段中的青松;“生机盎然”意思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一般比喻花草树木充满生机。
所以,用它来形容青松比较恰当。
“错综复杂”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
它一般用来形容形势或情况。
所以,该成语不能形容语段中的枝丫。
“纵横交错”指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
也形容情况复杂。
所以,取其本义来形容枝丫是比较合适。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能力。
根据括号内的解释,③处的成语为是“遍体鳞伤”,④处的成语是“心旷神怡”。
另外,注意“鳞”和“怡”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1)C(2)遍体鳞伤心旷神怡【点评】成语的积累和运用,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能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并且能正确地书写成语。
4.张爷爷写了一副对联,他想考考你。
(3分)①请你把对联中空缺的一个字补写出来。
上联:立德齐今古下联:藏书子孙②张爷爷让你把对联贴到他书房的墙面上,你要把上联贴到左边还是右边?【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的书写,对联的书写要注意字数要相同,句式要相同,内容要符合主题的意思,并与上联的内容联系要密切,反映主题,因为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所以我们可围绕这一要求去对。
横批从右往左,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解答】答案:(1)示例:遗(2)右边【点评】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生态文明建设如同一面广角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照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大局观、整体观②见证对子孙后代负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③折射出追求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理念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
解答此题,要在对文段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排序,首先确定首尾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
【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四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③是首句,紧接着从观念出发①,最后从历史担当入手②.所以顺序为③①②,据此可知答案为B。
故选:B。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几则新闻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5字)(3分)①大数据观察,网聚青年力量。
调查显示,有91.9%的青年在网上拥有至少两个与工作完全不同的身份,他们活跃在网上,利用闲暇时间与兴趣专长,分享内容、传递爱心,不仅丰富自己,也为社会进步贡献了青年力量。
②发布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
美丽乡村游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时尚,他们走进乡村,用视频记录乡村生活。
美景、美食、传统建筑、刺绣、剪纸、扎染……他们制作出一系列“乡村美生活”短视频在网上播放,讲述中国乡村故事,宣传传统文化,传递文化自信。
③指尖种树木,运动捐步数。
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蚂蚁森林1号林,有着129500棵梭梭树,这是第一批“蚂蚁森林”公益应用用户用自己指尖“种”出的。
许多年轻人还会通过微信运动捐步、QQ公益捐步等,参与网络平台上的各类公益项目。
④小小点评员,大大成就感。
今年30岁在外企工作的杨冰倩,闲暇之余喜欢在网上积极参与消费点评,这样花时间精力又没有一分钱回报的事情却让她乐在其中:“写评论不仅能帮助其他消费者,还能促进店家改进服务。
”(2)本题考查图表解释。
从表格来看,粮食能源生产、市场主体运行、产业链运转稳步增长显然对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未发生改变。
【点评】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热点题型,也是很容易失分的题型,应该引起考生注意。
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首先要读懂画面组成要素,然后根据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
最后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诸葛亮(出师表》选文,回答问题。
(12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②先帝不以臣卑鄙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10.翻译句子。
(4分)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11.请用“/”符号给划线的句子断句。
(2分)12.先帝深知诸葛亮“谨慎”,请结合选文说说诸葛亮的“谨慎”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分析】【参考译文】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
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
躬:亲自。
②句意: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③句意: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以:把。
④句意: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
效:效命的任务。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此,这。
所以,用来……的。
之,的。
句意: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
②重点词:亦,也。
宜,应当。
以,来。
诹,询问。
察,明察。
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
句意: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
(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
句意为: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故断为: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从文中“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可以知道,诸葛亮接受刘备托孤以来,经常忧愁叹息,担心先帝刘备托付给自己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损伤先帝的英明,足见诸葛亮的“谨慎”。